APP下载

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

2016-05-30郭宏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心理健康

郭宏

摘 要: 心理健康对幼儿成长有很大影响,注重幼儿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可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作者主要针对幼儿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希望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 幼儿教学活动 心理健康 教育问题

一、幼儿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幼儿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好动、易焦虑、自私、攻击性强等。下面对几个主要的心理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好动。

幼儿处于一个好奇心特别浓厚的时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主要特征。很多小朋友在教学活动中十分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教学活动成效不高。而且,幼儿的自制力较差,不能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完成需要的学习任务。好动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情绪波动大,情绪变幻莫测,幼儿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对于他们心理成长极为不利。

(二)自私。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他们大多数不懂得分享和合作。研究表明,自私是普遍存在于幼儿中的心理问题。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于零食和玩具不懂得分享,受到委屈就只会指责别人,这些都是幼儿常见的自私表现。如果不对幼儿的自私心理进行纠正,他们就会逐渐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进而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三)攻击。

出于对自己的保护,有些幼儿会用攻击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这种心理问题在男生中较为普遍,攻击性较强的小男生经常会发生打架事件,有些攻击心理很强的学生甚至会不服教师的管教,有时还会攻击老师。攻击心理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爱搞破坏,破坏玩具、课本等,用恶作剧欺负同学……如果不对幼儿的这种攻击心理进行校正,他们就会逐渐养成易暴躁的坏习惯,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在攻击心理的影响下越走越远,严重的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幼儿的心理与遗传有很大关联。人的情绪受基因影响,基因决定了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情绪波动大还是小、行为退缩还是攻击……遗传因素决定了幼儿心理,教师在分析幼儿心理时,要对遗传因素给予足够重视。结合遗传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心理状况与家庭环境有关,家庭环境和睦,幼儿心理问题就出现得相对少一点。如果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攻击的心理,人际关系也很有可能处理不好,孩子以后的生活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三)幼儿园环境。

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环境影响,尤其对幼儿而言,仍处于懵懂时期,极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果幼儿园中教师和蔼可亲、孩子们相处融洽,幼儿在其中就容易形成健康的心理。反之,幼儿间关系不好,教师不负责任,幼儿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三、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幼儿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于会动的事物和一些色彩鲜艳的物体,他们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短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用多媒体展示多种教学资源,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他们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让他们克服好动的毛病,学会全神贯注地完成一件事,养成良好习惯。

(二)巧用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合作意识

学生的自私心理可以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纠正。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体育活动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克服学生的自私心理,一举多得。举行小型的拔河比赛、多人跳绳比赛,通过这些需要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懂得分享和合作,克服自私的心理,理智面对竞争和合作,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与他人有效合作。

(三)建立与家长的良好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与学生家长一起研究良好的教学方法。家庭中出现问题,学生的心理会受到波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对不正常的学生进行必要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探讨学生心理问题,鼓励家长参与进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建立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必要时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与家长一起出谋划策,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心理健康对于幼儿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可以让幼儿在良好心理的指引下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循循善诱,投入耐心,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与家长一起,寻求良好的解决措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纠正心理问题,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赫崇波.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J].华章,2011(31).

[2]杨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9).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班主任的对策分析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