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入门阶段教学方法探讨
2016-05-30黎玉洁杨雪
黎玉洁 杨雪
摘要:建筑学是一门集技术、艺术、人文于一体的应用型综合学科,涉及内容众多,方面较广,很难掌握。《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学专业组成结构的核心课程,是我们理论培养的重中之重。《建筑设计》这门主干课程,从大二开始一直贯穿到大四,持续时间久,课程课时量大,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建筑学;抽象思维;设计方法;交流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13-02
大二开设的《建筑设计》课程,被称为设计课程的入门阶段,该课程主要是承担对初学者的设计启蒙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设计分析能力、方案组织能力以及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
如何能让学生从无到有,能够合理有序地在一张白纸上勾画方案,是我们低年级课程的难点与重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建筑设计》往往是以课题为单元,在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着从小到大、从简到繁的顺序,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多种建筑类型,涉及衣、食、住、行等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选择熟悉的建筑类型难以解决他们对方案设计的不可控性,依旧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应对。
一、什么是美的建筑?——抽象思维的树立
对建筑美的疑惑和不确定性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应试教育下,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疲于学习数理化知识,忽略了对人文、艺术的熏陶,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自身素质与专业课的接轨难以有效的形成,从而产生了专业认识的偏差。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有学生把诸如雕塑、绘画等“大艺术”的美与设计这种“小艺术”之美混淆,认为建筑就是在方盒子上面“加”东西,把花草树木等形象都添加在上面,忽略了构成、抽象在设计艺术中的作用,建筑形象过于具象、生硬。因此树立学生正確的设计艺术观念,建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设计艺术能力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对艺术的学习与探索,往往从鉴赏、分析、临摹经典作品开始。除了基本的课题布置外,我们还灵活穿插多种手绘小作业,力求培养学生的设计美学意识。从构成主义大师马列维奇到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以及荷兰分离派的代表人物蒙特里安等,通过对这些抽象艺术大师艺术作品的鉴赏与临摹,促进学生从以往简单直接的具象思维逐步转化为抽象思维,并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多种手法和方式去表现表达对象,从而激发大家的发散思维能力。手绘临摹,在建筑学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其表现能力和作图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手绘的表达来有效的建构设计思路,将手、脑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并且手绘能力的培养还能够从侧面树立学生较好的空间思维和立体思维能力,将设计元素与手绘相结合的训练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提高,是一种“一箭多雕”的训练方式。
学生抽象意识的培养除了被动临摹外,还逐步增加发挥主动性的环节。课程小作业安排为期2~3周的小作业,让学生提供一副写实画,通过几次提炼、抽象,让其变成一个抽象而简洁的元素,通过这一系列的打破、重组的变形处理,形成一幅抽象画,让学生了解平面设计与建筑美的联系性,在作业过程中将所运用的提取、分离、衔接、穿插等手法灵活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使其成为多样统一、手法灵活、包含多重含义的设计体。
二、怎么样做建筑——设计方法的培养
大二是建筑学学生开始设计的初级阶段,也是他们第一次做建筑设计。学生就像面对着一张白纸,无从下手。以往他们所接触的课堂形式往往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笔记。而设计课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上课模式,在这里,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自己方案的设计者,同时也是过程进度最直接的控制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课堂中要面对不同学生在设计方案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进行辅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教育家J.杜威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个人生活实践或直接经验作为学习的中心,要求围绕特定的生活事务来学习知识,即“由做而学”,这种实用主义教学论,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我们在大二阶段,一般会布置《别墅》、《餐饮店》等作为基本设计单元,因为这两种建筑类型的面积较小,学生容易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该类建筑非常的熟悉,能够将自己生活的经验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题目内容的选择上,摒弃以往的假题,尽量选择以真实地形、真实项目为出发点,学生们通过自己实地调研,将课堂活动延伸化,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对建筑学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同类型项目进行前期调研,从区位到地形、地貌;从建筑外观到材料选择;从内部功能到具体尺度都初步的了解。而“真题”环境的调研则将前期项目调研与自己的设计项目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有效加深了学生对地形条件、建筑周围环境的独特见解,从而更加灵活深入的切入主题,而不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同时,这种“真题”的引入,也使得建筑设计过程变得不再空泛,教师教授原理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学生对其的理解也能更为直接、透彻。此外,我们还将现实的项目开放给低年级同学,以12级建筑学为例,就将原有“学校家属区的环境改造”这个真实的项目作为大二下学期的设计课题,考虑学生的个人实际能力与项目的差距,用团队参与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在这次项目的前期调研过程中,无论是从地形到环境,还是使用者的心理、行为调查上面都做得相当深入,使得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设计的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建筑设计遵循着一个从粗到细、不断深化的设计过程,然而在具体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因此,做到中途就会走向设计的死胡同,不得不重做一个新的方案,然而,课题的时间往往只有8周,迫于时间压力,后面这个重做的新方案较难有效的深化,学生对设计的了解更是一知半解,没有得到一个有序有效的设计过程。鉴于此,我们在大二上学期的小题目中,要求学生进行多方案比较,在设计构思的开始要求同学们策划出三个不同思路的方案,在设计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筛选,最终形成设计的最佳方案。在这种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指导与调整,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丰富设计手法,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和设计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不断比较、不断调整的设计过程,是一种思路的博弈,更是设计入门阶段去伪求真的有效手法,通过多方案的比较,学生的设计才可能完整准确,抓住每个阶段、环节的重点与难点有的放矢。
三、如何表达建筑——交流能力的塑造
交流能力是一种信息互换的能力,在我们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充满了团队合作,就犹如构建一个建筑体系一样,需要梁、柱、墙以及门窗等构件合作组建而成,有效交流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交流,能够促进团队意识的提高,能够有效搭建起专业内外的协调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然而,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发现交流却变成了很多学生的短板,有的学生腼腆羞涩,一门心思埋头画图,难以同老师、同学交流,这种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死胡同,难以自拔。而有的同学则拥有较强的沟通意识,但是在讲述方案的过程中,缺乏条理性。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同样成为我们设计课的一项拓展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我们在设计课中提倡小组制,3~5人组成一个团队。大家在课堂内外对各自的方案进行探讨、评论。在三次草图修改评定过程中,将不同的学生邀请到台上,请他们根据地形、思路、功能流线、设计特点等分步骤有序地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方案,然后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老师再集中点评,这种公开的方案汇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胆识;也能够促进课堂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同步交流;此外,老师对方案的集中点评,也能够让其他同学发现自己方案共同的问题,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以上的这些措施是针对建筑学大二年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目的是有效提高建筑学初学者的方案综合能力。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反映来看,有较理想的效果。教学不仅是一个教授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完善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学生自身情况,不断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才能获得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郑子方.当代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探研[N].郑州大学,2012.
[2]邹广天.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方法.建筑学报[J].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