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2016-05-30刘喜鹤
刘喜鹤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探究式模式需要教师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观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认知与心理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提高认知结构形成的效率,使之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课前预习、发现问题
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学生通过通读教材,可以初步理解教材内容和思路,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明确教材重、难点,发现自己不理解和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前预习发现问题,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積极地探索规律,学生以最大的精力和顽强性掌握教材时,其智力受到最强烈的激发.
(二)创造情境,揭示问题
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来烘托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以问题为诱因造成的问题情境,体现出情境在探究式教学中的突出作用以及问题在情境中的地位.
(三)深入课堂,抓住问题
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把疑难不确定的问题引到确定的情境两端之间.把握课堂教学的脉搏,对创设情境中的问题反复持续地探究,在探索过程中产生许多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方法排列出来,从各种解决方法中选优、分析和预测它们的可行性.
(四)发散思维,提出质疑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主动和自我发现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对一些高深的问题产生深层次的疑问.学生的每一次质疑本身就有内容的专一性和排他性,随着质疑的变化,质疑内容也发生变化,质疑的质量也相应提高.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启发学生提出有明确目的性的问题,要连续不断地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质疑.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数学实例进行探究式教学哪?以下将举出几个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实例.
例 学习《多姿多彩的图形》时,让学生自备各种小纸盒(多备一些正方体小纸盒),分小组配合将小纸盒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反复进行展开→合拢→观察→展开→合拢→观察,寻找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形的规律,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和不同图形的特点,探究如何判断一个平面展开图形是否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方法,通过探究讨论同学们发现了正方体的表面是由6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接而成的.每个正方形都有4条边(棱),而且每条边都和它相邻的正方形的边重合因此展开后仍有5条边是重合的,而没有重合的边有14条(即5双14单).若6个正方形符合5双14单,并且有4个面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余两个正方形分别在直线的两侧,则一定是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否则就不是,如图1是,图2不是,如图3是.
若6个正方形符合5双14单,但没有4个正方形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可以根据图形的特点,用一条直线把6个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分成两部分,如图(4)(5)(6) 如果其中一部分绕呆点(点A)旋转90°后,有4个正方形在同一直线上,其余两个正方形分别在直线的两侧,则一定是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否则就不是.
上述例子通过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操作体会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则达到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包罗万象,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法满足所有课堂教学.数学探究教学是一个涉及数学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中学数学教师进行深入、扎实地研究.因此我们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探究,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