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严进宽出”制度的选择道路
2016-05-30庄艳
庄艳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初采取“严进宽出”的制度,实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和统一毕业分配。大学扩招后,大学生质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只求混文凭、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等,本文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严进宽出”的制度进行了反思,探讨了实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的可能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严进宽出;宽进严出;严进严出
一
我国高校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实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和统一毕业分配制度。学生入学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而后经过四五年的培养,学生基本都能毕业,高校实行“严进宽出”的教育制度,这种制度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一方面是因为入学把关严,学生整体素质好,具备宽出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招生时按社会用人需求计划安排的,毕业后要按计划分配到各用人单位,无就业之忧。就本科院校而言,以福建省为例,文革前仅有四大四院,它们是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学院、福建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和福建第二师范学院。这其中仅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具有一定的规模外,剩下的均为小院,招生人数受很大的限制。八十年代以来,福建省的高等院校比肩全国先进的省市,飞速发展,就数量而言,现在的福建省有本科院校二十四所,这还不包括各大学下的二级学院和民办高校,尚有许多在升格或准备升格之中。就规模而言,原有的四大四院,过去学校占地几百亩,现在均在两千五百亩到三千亩之间,各校的在校生均在两万人左右。
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大幅度的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而且在几年内还将进一步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据统计,时至201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因此,严进变成了宽进但宽出依然如故、即宽进的学生绝大部分也如期毕业了。我们在高等教育上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表面上是严进宽出和宽进宽出结合的怪物——考试的严和录取毕业的宽,实际上是宽进宽出,有些不符合上大学条件、不具备大学生素质的学生也进大学。不少人进大学后,素质不行学习能力不够,只求混文凭,高校成为娱乐恋爱的场所,不思进取,我行我素。由于学校毕业的把关不紧,导致一批批不合格的大学毕业走上社会。
今天上大学更像是为了将来走进职场是用的敲门砖,我国的大学生质量更令人担忧的。北京大学前校长智宏曾深刻指出:“优秀的学生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关键看大学有没有本事把这批学生培养出来;高校不应看重招了多少高状元,更多关注的应是能否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才环境。”这是从大学教育的角度上的思考,我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表面的“严进宽出”和实际的“宽进宽出”的制度,现已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了。
二
为确保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这种名为“严进宽出”实为“宽进宽出”制度不宜再延续下去, 围绕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的讨论,必然会引出两种高等教育模式的选择,即“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应该说,“宽进严出”是当前国外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培养方式的主流模式,在这方面上,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很多。
美国高等教育典型的“宽进严出”模式。一般高校,尤其是社会学院,高中毕业生可以注册入学,必不考试,毛入学率高达80%以上,但能够取得学位者仅为50%~60%,淘汰率高达30%。法国一般的大学没有任何入学考试或入学筛选,高中毕业生均可进大学学习,但入学后考核非常严格,有40%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不能获得任何学位和文凭而离开大学。在德国,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各大学和专业都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有的学校和专业的淘汰率高得令人难以想象。如亚琛工业大学的平均淘汰率近50%;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电子技术专业淘汰率有时高达90%,淘汰的原因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拿不到规定的学分、论文不符合要求等。韩国大学招生计划中,追加了30%的名额,而在毕业时,至少有30%的人被淘汰。国外高校进入大化、普及化后,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学的大门向每一位高中毕业生敞开,显示了教育的公平性,但入学后严格按大学的标准培养学生,要求学生、考核学生,全部合格方能毕业,这是大学的质量。
国外高校进入大化、普及化后,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要涉及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以德国的大学与我国的大学做个细比较,其不同之处有,第一毕业率。德国大学普遍毕业率较低,像理工类大学,很多专业每年百分之五十的毕业率是很正常的。我的理解,主要难在闭卷考试,大部分考试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但每个专业总有几门重点课,很多人考三次都不过,只能被开除。另外的德国的教授并不像中国教授那样讲人情讲情面讲官位讲金钱,不过就是不过,没任何通融,否则就砸自己的饭碗。中国的大学生基本都能毕业,一个班最多也就几个拿不到毕业证,因为考试要求松,学生很容易通过。当然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中国学生是严进的,寒窗苦读十二年,通过残酷的高考,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善于考试;德国学生是通过高中毕业考试拿成绩自己申请大学,这个难度要比中国的小。事实是我们的大学要求宽松,教授们充满人情味,也不愿意自己教的学生考得差,反而落下不会教学的恶名。第二学分制。中国大学学分制的改革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由于它的变化会让大学发生方方面面的改变,德国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就是你修够了你学科内的学分就毕业,你如果有能量,一学期就可以考完所有考试,如果你不想学,一年不考试也没人管你,所以德国大学没有4年本科3年硕士之说,只有一个规定学期数。很多学生在大学呆了10年也没毕业,学校也不管,当然,现在德国教育体制也在变革,对于长期呆在大学的学生采取高收费的措施。中国大学基本还是模拟学分制,只有其表而无其实,就是必须4年毕业,这里的学分其实已经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了。第三学习模式。德国大学的教育是多样化的,比如经济工程机械制造专业,并不只有大堂课这么简单,像涉及机械、力学方面的有练习课,而他的老师是高年级的学生,练习课成绩带入最后的考试成绩,而练习课助教自己也有金钱或成绩得到。这样的方法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督促了学习,加强了各年级学生的交流,非常值得借鉴。团体化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上面的两种课,基本上每个专业都会有讨论课,对于一个题目,助教往往强调要分组,几个人合作,最终只看小组成绩。德国人的团体协作能力很强,而个人却很一般。而中国学生一般来说个人能力很强,但总喜欢单枪匹马,这估计和咱们的性格以及教育有关吧。综上分析,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制度有这几个特点,大学的规模并非一味的扩大但校门是敞开的,学生是自由自主发展管理主要靠自我约束的,毕业是一定要合格的。
三
我国高等教育是否能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呢?有学者认为,“宽进严出”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具体国情,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宽进严出”使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出现不平衡,造成资金、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将之形象地比喻为“人多地少的中国不能推行广种薄收,只能推行精耕细作”。而且目前的中国像是世界最大的工厂,所缺的是一线的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大学生进入工人行业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在世俗的观念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当工人是低就,很少大学生愿意干。
再看“宽进”的内容,“宽进”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是指进一般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应放宽入学条件,高中毕业生只需参加联考或凭高中会考成绩和高中毕业文凭即可报名入学,特长学生经推荐可免试入学。“严出”是指学生入学后严格按大学的标准培养学生,要求学生、考核学生,全部合格才能获得毕业文凭、学位证书,凡未达标者,不得毕业。实行完全学分制,修够了学科内的学分就毕业,采取宽松的学习期限,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发选择,对核心课程应实行教考分离,要制定淘汰制度,越是宽进的大学,淘汰率应越高,凡是注册入学的高校,淘汰率应不低于30%。为保证国家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若干所世界知名的一流的大学,而对国家这几所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主的重点大学可采取“严进严出”教育模式,这种有点有面的发展应为当前中国的国情最为相宜。
“宽进严出”是否能执行,取决与三个因素,即经济基础、社会需求和制度的建立。
首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的教育必然由这个年代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第一,国家的经济实力。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如何?以2014年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看,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累计140350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6449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75860亿元。我们国家的经济已具有一定的实力,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2806.46亿元,比上年的30364.72亿元增长8.04%。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6102.72元。第二,学费收入。高等教育费用由国家全包制到收费制,但大学采取的是学分毕业制,没有硬性的学年规定,以时间弥补金钱,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第三,高校规模。有人担心,采用“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策略后,进大学的人数大幅增加,现有的高校资源无法承受。这种情况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其一,我国的高校在近几年大多数都进行了整编扩充圈地建设,高校教育资源呈现出过剩的势头,一般本专院校已经开始为如何招到学生而发愁。其二,参加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大学生人数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重点大学抢生源和一般本专院校做广告宣传招生,比比皆是。其三,“宽进严出”后采取的管理方法不同,在生活方面,学生将采用更灵活的学习生活方式。这为高校增容提供了条件。
其次是社会要求。社会呼吁强烈的教育的公平问题,即教育资源公平、教育机会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这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做到教育的公平相对容易,民众反映较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资源公平,这是个钱能解决的问题,社会呼吁强烈的教育的公平主要指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不应限制学生报考高校,应给每个人提供上大学的机会,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还社会一个高等教育公平。
第三,观念的改变。目前我国民众普遍的孩子考上大学即成才的观念是错误的,中小学教育只是人生学习的铺垫,上大学是人生真正学习的开始,离成才还远着呢,只能说是向成才的目标走。读大学、大学生并非高人一等,于工人农民服务员等等一样。之所以会有这种观念,很大程度是因为考大学难,如果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对这种观念改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今天的中国像是世界工厂,技术含量低,中国的发展建设急需一线的技术工人,这应该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劳动者的待遇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像美国产业工人工资高于大学教员的工资,谁还说劳动者地位低?
最后是制度的建立。高等教育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入学率太高,是难以以保证教育质量。一般情况下,入学率在15%以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处于最佳状况。中国有十万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上仍疲于奔命,因为是处于被动管理状态,根源就是“宽出”,变“宽出”为“严出”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最佳选择,因为“严出”,学习就得自律,否则学费就白交了,家长们也不答应,自然而然的,高等学校的管理成为全社会 的管理,学生自己的管理。“严出”一定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严格按大学的标准培养学生,要求学生、考核学生,全部合格方能毕业,这是制度的总纲。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严进宽出”制度不宜再延续下去,应由“宽进严出”取而代之。
参考文献:
[1]孙春柳 张友星.大学扩招的背后——改革开放前后高等教育对我国社会分层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2]李小.美国教育副部长埃德华多、奥乔亚专访[N].中国经济周刊.2011、8、23.
[3]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10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4] 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经济网http://www.ce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