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

2016-05-30程艳芳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激励性探究语文

程艳芳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推行它,就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一、如何让学生自主

首先给学生营造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我在课堂上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同学,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意见,凡是学生正确的解答特别是有创见的看法,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赞赏,从不讽刺挖苦学生,时刻谨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其次,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都是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再次,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这是他们刻苦学习,主动钻研的表现。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进出创新的火花。最后,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自主学习。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評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只有运用激励性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二、如何让学生合作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合作。课堂上分的小组可两人,可四人,可八人,视具体情况而定,改错别字可两人一组,背诵可四人一组,问题讨论、剧情表演可八人一组。教师首先要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个环节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及自身承担的责任,且讨论的问题不宜过简,过简会浪费时间;问题也不宜过难,过难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储备,视野狭窄,即使“挖地三尺”,也讨论不出个“丁与卯”来。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要有启发性,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三、如何让学生探究

探究学习是人们为获得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而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行为方式。探究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探究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主动探索精神和主动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任何指导,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充分研究,通过和同学的探讨,完成学习任务,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在自己的身心结构中逐步接受过来,转化积沉下来,完成内化的过程,成就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发展。正所谓“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动探究正是很好地把学和思结合了起来,因而能收到效果。

猜你喜欢

激励性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