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教语文
2016-05-30王敬波
王敬波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优质高效的?专家评价一堂课是否优质高效,不是看教师如何表演、展示自己的多才多艺,而主要看学生是否动起来了,是否实质性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更看重教师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动态生成。我认为要上好一堂语文课,至少必须把握如下几点。
一、文本意识与教材意识和学生意识
文本意识,就是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教材意识,就是要体现编者的意图;学生意识,是指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教师是中介,是桥梁,在作者文本、编者文本和学生文本之间起沟通、融合的作用。做为语文大赛选手和教坛新星、特级教师选拔的考评课及其展示课,参赛选手绝大部分都能树立明确的文本意识和学生意识,即紧扣文本,知人论世,以文解文;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安排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即使是一些特级教师的展示课,教材意识的缺失现象也往往存在。有两位特级教师同时上展示课,一位执教的是苏轼的词《定风波》;一位执教的是陆游的《书愤》。前者由对《定风波》的品析进而拓展延伸,解读苏轼在黄冈写的另两首词《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和《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通过苏轼黄州词的鉴赏,在思辨中知人论世。由对三首词思想感情的把握,以点带面,概括总结,进而把握苏轼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后一位把《书愤》的赏析与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的复习训练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如何读懂诗,如何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意象等。不足的是,两人都没有明确的教材意识。《定风波》上成了选修课,《书愤》上成了必修课。
所谓“教材意识”,就是要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即教材编写者编选这篇课文要求我们学习什么,完成什么学习任务,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编者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即课程教材意识,就成了我们确定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应当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领会编者的意图。
二、“道”与“术”
在“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上,多数选手致力于“怎样教”,在技艺层面追求如何精巧、新颖,即停留于“术”的变化与翻新。如果是一个初涉教坛的新手,致力于了解熟悉教学的流程,把握教学过程与步骤,入格,学会怎样教,这无可厚非。
作为青年骨干教师,作为优质课大赛的选手,应该努力使自己由教书匠成为深谙教育艺术,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教育家,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停留在“术”的层面上的花样翻新,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
钱梦龙先生曾经把语文教学从低到高,分为四种境界:实践操作层次;经验积累层次;理论探索层次;形成思想、风格或体系层次。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教,就会教出不同的境界。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为应试而教语文,让自己和学生都成为解题的机器;不能就文本解读文本,不仅要走进文本,还要跳出文本教语文;不仅仅传授知识,还要传授方法,启迪智慧,激活潜能,让学生学会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如教授《雨巷》,在“合作探究”环节中,让学生讨论:如何理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形象?
可以理解为“我”追求的佳人。诗人当时爱上了施蜇存的妹妹施绛平,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可以说是象征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理想,但是“姑娘”可望而不可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凃上了一层悲剧色彩。还可以解读为诗人和“姑娘”二位一体:“我”是实实在在的“我”,“姑娘”是理想中的“我”,未来的“我”。因为抒情诗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雨巷》让我们读出了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与无法实现的理想这样具有普世价值的意蕴。诗中表现了对美好事物追求不得的失落,是一种“失落的忧伤”。理想虽不能实现,但它永远鼓舞着人类为之奋斗不懈,永远激励人们追求崇高人生境界和人格理想。
三、教学内容与“语文味”
语文到底要教什么?语文味如何体现?
从教材的编写来说,语文教材是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选用名家作品以“选文”的形式呈现的。同一篇作品,有时选作高中教材,有时又作为初中教材,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朱元思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时选作初中教材,有时又改为高中教材,如《雨巷》《再别康桥》。换言之,其他学科的“教材意识”和“文本意识”是同一的,而语文学科的“教材意识”和“文本意识”则有明显的区别。另外,语文知识在语文教材中也没有系统地设计。以“选文”为教材的语文学科内容就具有不确定性,教材中非语文因素的大量存在也是不争事实。语文教师面对一篇篇选文而苦思冥想出来的教学内容千差万别,文本解读多元了,可是恰恰失去了学科特点,丢掉了“语文味”。
从课程内容上看,其他学科课程标准,都有“课程内容”一章,而《语文课程标准》却独缺“课程内容”一章。因此,语文教学的聚集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和“为什么说(写作意图)”。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了解教材“说什么”和“为什么说”,更要重点掌握教材“怎么说”,即以教材为例子,揣摩、体味作者用何种表达方法,如何传播信息的。
以教学《拿来主义》为例,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是把握“拿来主义”深刻的思想内涵,理性地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吗?答案是否定的。许多人喜欢鲁迅的这篇文章,更主要的不是因其思想深刻,而是因为他的“表达方式”即言语形式与众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更精确一点说,是“杂文味”的鲁迅,因此“形象说理”“个性表达”,即“怎么说”才是“拿来主义”主要的“语文价值”。
作者单位:安徽潜山县野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