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16-05-30汪传刚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汪传刚

摘 要:高中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研究科目,以人教版为例,针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劳逸结合、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对数学都是一种比较抵触的态度,教师快速的教学方式和繁重的数学作业让他们处于疲劳战斗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不高。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分数决定高低的功利思维

从小学开始教师和家长就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分数就是一切。所以孩子们就以追求绝对的高分为目标,不断参加各种奥数竞赛,证明自己的实力。这种心态歪曲了数学原本存在的教学意义。

2.课堂氛围严肃缺乏互动性

大部分课堂上总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而学生在下面压缩饼干式的吸收。其效果可想而知,除了少部分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半懂不懂,这就又需要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

3.教师大力提倡题海战术

现在学生学习科目多,负担重,作业做不完。我们不难发现,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从中学就开始戴上了眼镜,题海战术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精力,损害了他们的健康。

二、数学教学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与考高分的欲望不同,一种是积极欲望,一种是消极欲望。這其中有很多趣味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他们的大脑,用一种由内而外的天然方式,而不是人工进行开发。

2.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们不难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数学的理论教学比较多,实践教学少之又少。所以在此强调实用性,一个正方体纸盒的折叠与拆装,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是不一样的形状,而无论教师怎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都比不上让他们自己动手强,实体的感受与实践,能让他们有很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3.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认为学生就是消极被动的主体,要牵着他们走他们才会走,其实不然,大部分西方国家的课堂都是学生在上面讲解,教师在下面进行点评。而中国学生习惯了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对于其不以为然,而让他们自己上去讲解后就会变得手足无措。所以多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觉性,也能让他们理解教师讲解的可贵之处。

学习不仅是纸上谈兵,更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于生活之中。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爱上数学、理解数学、尊重数学,用数学严谨的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张梦潮.高中数学发展问题与研究[J].数学文化:基教研究,2012(06).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