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16-05-30次旦卓嘎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次旦卓嘎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给青少年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中小学生尚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许多认识还比较幼稚,面对各种不良网站不懂鉴别,面对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现象不知所措。

【关键词】德育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渗透

一、当今德育的发展要求

德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的人的品德的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在共性的道德品格规范基础上形成个性品格的重要过程。

二、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让学生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伦理和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三、德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1.信息技术有助于德育内容的丰富。信息技术可用来更新德育内容,即给德育增添富于时代性、现实感的东西。要想给学生一些富有时代性的德育内容,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因其具有资源共享性、即时性等優点,使得短期内给德育注入新的内容成为现实。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在完成大纲规定的任务后,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展示近期重要的国际国内大事,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2.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德育的育人模式与手段。信息技术介入德育以后,德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变得丰富多彩,投影仪投影、放映视频教材等渐渐成为教师喜欢的方式。也有很多德育方法可选用,如陶冶法、示范法等。信息技术可帮助教师组织和管理各类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培养。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德育环境,德育活动可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开展,网络技术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师生交流变得平等,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搜集自己想要的知识,寻找自己遇到的问题,达到自主教育的目的。同时,网络的心理辅导交流可以避免暴露自己的身份,保留自己的隐私,可以大胆地吐露内心的感受,师生能够单独交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

3.运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表现为学习上怕艰苦,自主学习能力低下,在学科教育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喜欢学、求知欲强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各种各样的主题,创设学习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有意识开展让学生自学、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让他们亨受通过自大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有效利用学生信息技术特长引导特殊学生。对一些有计算机基础,动手能力强,有强烈的表现欲,由于找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继而转向破坏计算机设备甚至搞垮计算机网络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就成了老师心中的“捣蛋鬼”,然而,如果能够适度引导,也可以将他们的这些“缺点”转化为优点。我们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培训,让他们参与到管理、维护机房设备和教室信息设备的工作中去,使他们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好帮手。要组建好队伍,定期组织培训,定期组织考核,对他们所负责的设备完好情况,设备的摆放与卫生进行评价。这样这些小管理员既能发挥所学的知识,又能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网页设计与动画制作比赛,最终发挥他们的特长。

5运用信息技术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感观。信息技术教师要从根本上吃透教材,能够利用教材建构适合课堂教学的教育素材,并以此为契机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6.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如何控制孩子上网成了家长们所面临的挑战。

总言之,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切入点比比皆是,关键是教师要以德育为己任,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有人因素,取材合适,用材得当,善于发现,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做“无声的老师”,为学生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典范,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端庄、实事求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陶冶、教化。用自己的博爱之心、无私之情、容人之量,实现对学生的思想、行动的实际教育,耳濡目染,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相信信息技术学科会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遍开德育之花,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使命,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 广东教育2003,(1)

2.张颖.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

3.吴刚.信息技术教学呼唤道德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1(4).

4.胡成广.网络德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