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深圳滑坡看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

2016-05-30强力静

对外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议题突发事件悲剧

强力静

编者按:本文就深圳滑坡事件,选取中外报道,探讨了突发事件对外宣媒体的挑战。如何对外报道突发事件,占据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作者提出报道的“深度”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突发事件报道是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围绕新闻时效与报道深度的竞争都变得白热化。一些海外媒体虽然很难派记者深入现场,但是他们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在议题设置上还是颇具威力,往往能够弥补新闻现场的不足,更容易在第一时间触及问题的症结,从而对我们以正面报道为导向的外宣报道提出挑战。

我外宣媒体要强化主场作战的时效优势并在第一时间引导舆论,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海外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视角和议题设置模式。在报道中,既要有新闻现场,又能透过新闻现场讲清楚新闻背后的故事、事件的挑战与反思。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发生于2015年12月20日的深圳滑坡事件,这起事件最早以滑坡灾害对外发布,后来经国务院权威调查组调查确认为堆土引发的滑坡,属于生产安全事故。其实,在调查组未公布调查结果之前,新闻真相已随着记者的调查逐步展开,编辑部的选题策划和议题设置也随之发生调整,在事发后的72小时里,新华社播发的英文文字稿件被外通社转载60多条,其中不少是-我社前方记者独家采访的细节。

关注“人”的故事

人们一般会以伤亡情况来判断一个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深圳滑坡造成了超过七十人失踪,几十栋房屋倒塌被埋,还导致了西气东输管道的局部损坏,尽管没有具体的伤亡人数,这起事件的严重程度在最初就是可以预料的,编辑部前三天的报道重点主要围绕救援来展开,寻找幸存者、救助伤者、目击者见闻、还原新闻现场成了重中之重,“人”的故事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焦点,它使冷冰冰的数字有了温度,满足了受众对事发现场的关注,也体现了记者的人文关怀。可是“人”的故事并不能仅仅停留于新闻现场。12月23日,新华社播发了一篇题为“深圳滑坡悲剧呼吁灾害预防机制”的英文新华视点,从这次滑坡事故的一名成功逃生者写起,讲述了滑坡突然发生的经过,并在文中结合了年初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和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的调查和处置措施,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了中国人对灾害预防机制的反思:中国快速发展的大城市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点睛之处源于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一位参与天津爆炸事故救援的武警官兵,虽然地点不同,但是救援者面对悲剧而救援的复杂心情是一样的,我们的英文编辑即以此为线索把三起悲剧串联起来,真实呈现了幸存者、目击者和救援者对这起悲剧的反思。当时,国务院调查组尚未认定这是一场安全事故,但是初步调查已显示整个悲剧的导火索是由垃圾场堆土引发,而并非自然灾害。此前又恰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8年再度召开,中国的城市如何发展才能做到安全、宜居是舆论高度关注的议题,所以,我们在报道中大胆地将三起悲剧结合起来,对预警和防范机制的完善进行了反思,这样既反映了一线救援者和当地居民的呼声,也反映了中国直面问题的态度,稿件被外媒转载,起到了积极的传播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社也对深圳滑坡做了深度报道,认为它是中国2015年以来继上海踩踏事件、长江游艇倾覆,天津港爆炸之后经历的第四次重大灾难,并强调“这些惨剧或被怀疑,或已经证实与人为的失误有关,暴露出中国缺乏监管和忽视安全的问题”。

在这样的当口,新华社的报道并没有回避这种猜测和怀疑,而是通过深入采访表达了人们呼吁政府加强城市管理漏洞检查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呼声。通过援引城市公共安全专家的评论,新华社的报道指出这些悲剧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敲响警钟,并就如何加强城市发展中的安全评估和灾害防御提出具体措施,不仅提出问题也给出了解决办法,这样就与外媒同步切入这场悲剧的关键症结,有效地呼应了海外舆论的质疑和关切。

棱镜效应

在实践工作中,笔者感到突发事件更像是一个引子或者一个棱镜,它把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关注迅速引向某个特定区域,而该区域内所有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人、事、物都有可能衍生出新的报道重点和议题。因此,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绝不只是一地一事的报道,因为不管国籍如何、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如何,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追求是相通的,那种与人类不同群体命运相关的话题都有可能依次展开。

例如,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深圳滑坡给中国成功故事投射阴影》一文的思路就颇为开阔。由于在滑坡现场居住的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纽约时报》的记者借助受众对深圳滑坡的高度关注将报道的视角拓展到外来人口与深圳的关系。这篇文章以一个生活在深圳的外来人口为文章的切入点,讲述他只看了房屋图纸就花费重金买房的故事,并通过这个例子告诉读者,即便是在中国经济总体放缓,大部分地区的房价都开始缩水的情况下,人们在深圳购置房产的热情依然不减,继而由此引出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由小渔村迅速发展成现代化大都市的历史背景,指出它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其所占据的地理优势和享受的优惠政策,当数百万计的外地人口到这里寻找就业机会时,他们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也为此做出了很多牺牲。应该说,这种人为关怀的视角是非常打动人的,它会让人感到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有很多无奈和令人遗憾的地方。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不仅关注了这起突发事件本身,也将思考拓展到为何这样的事故会在这座城市发生?它与中国其他快速发展的大城市有何异同?发生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事故背后隐藏着什么社会问题?诸如农民工进城、房地产市场过热、环境安全、绿色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划等问题都被囊括其中。所以,如何围绕突发事件做好深度报道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也是针对海外受众进行舆论引导的重点和难点。

提升信息采集力

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一定要有的放矢,好的议题设置首先不能“脱靶”,所以在从事对外报道的过程中,记者编辑必须尽量下“先手棋”或者“多想几步棋”,这个时候,及时充分占有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实践中,笔者感到外媒的新闻监控力量是非常强的,特别是对国内中文报道和官方发布信息的收集都非常迅速得力。

比如,法新社的报道也指出“此次滑坡事故是中国继天津港爆炸事故之后中国经历的又一大灾难性事故,暴露出松散的制度标准和执法效力的低下”,它的理由是事故发生地深圳光明新区的官方网站七月发布的一份文件。那份文件称“当地政府已经事先了解到倾倒渣土的危险,并已经开始敦促有关部门立刻采取措施叫停继续倾倒的行为。九月,政府再次发出警告禁止继续倾倒,然而还是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这样的事实一摆出来,政府相关部门有令难行,相关企业置若罔闻的现实就不言自明,这起滑坡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就很难再被否认。

应该说,加强对国家部委与相关地方政府官网、官方微博的监控是海外驻华媒体的普遍做法。在此情况下,如果外宣媒体只满足于授权发布,在新闻解读上畏手畏脚,那么我们就很难在舆论引导上掌握主动。由于海外媒体和我们的政治立场与文化背景不同,它们的分析和解读难免会有以偏概全或者有失偏颇的问题,所以只有加强新闻采集力,尽可能迅速地掌握更多信息,我们在编辑策划上才能赢得主动。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海外驻华媒体也会派出记者到一线采访,这时候他们对新闻现场的直观观察和感受往往就是深度报道选题的来源。比如《纽约时报》的文章就提到,记者在深圳见到“四处都是工地,新房价格不断飙升”,但随后话锋一转就指出“这起事故暴露出中国的城市在发展中经常会忽略安全标准和环境法规”,并援引建筑垃圾堆附近的农民工的话来对此加以证明。我们的记者在前方采访也有相应的现场描写,比如《深圳滑坡悲剧呼吁灾害预防机制》一稿就提到“倒塌建筑的巨大土丘和不远处的高楼街区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用事故后的悲惨景象和其他建筑的对比也能凸显出这场事故的惨痛,并继而折射出人们追求城市飞速发展却忽略安全的担忧。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由于各种原因,深度调研对国内和国外记者来说都会面临重重阻力和困难,而且中国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不是可以用日常正面报道来覆盖的,越是突发事件的敏感期,越需要加强舆论引导,主动发声。这时候,哪个媒体新闻采集力越强,哪个媒体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越高,哪个媒体越具有人文关怀和大局观,越容易把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这也是外宣媒体必须直面的挑战。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议题突发事件悲剧
伟大的悲剧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