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壤“污垢”无处遁逃
2016-05-30黄丹雯
黄丹雯
土壤污染事件屡屡曝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切实解决土壤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土壤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今,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土壤污染事件屡屡曝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切实解决土壤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在“土十条”即将出台之际,记者走进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心实验室,看看实验员是怎样让土壤“污垢”现身的。
做好监测分析刻不容缓
“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发布,备受瞩目,而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即将出台。早在年初的时候,环境保护部便公布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修订草案《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土十条”的出台提供了技术保障。
“土十条”暂未出台,而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却是刻不容缓。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不足全世界一成,却使用了全世界近40%的化肥;我国单位面积的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全国受污染耕地已达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大部分为重金属污染……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现状,国家也不断出台相应举措。今年3月,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要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主要要做好4方面工作,即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让土壤污染治理有法可依;要加强工矿企业的环境监管,切断土壤污染的源头;要对污染的土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避免这些污染扩散和扩大;要通过试点示范,建立适合我们国家自己的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目前,我国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污染类型也呈多样性,土壤污染途径多且原因复杂。而如今的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等原因,更是加剧了土壤污染,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已经刻不容缓,“土十条”即将出台,土壤监测将会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
按照国标做分析
一直以来,广东省按照环保部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全省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并逐步构建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精确地做好土样分析,是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一大关键。
走进实验室,记者就看到整齐排放的一袋袋土样,用透明封口袋装着,上面贴着标签,有着不同色号。实验员告诉记者,这些全部都要制成样品来检测,来多少样就测多少样。
“虽然土样比水、气那些要稳定得多,通常可以保存90天,但一般来说,采样人员采完样会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采集后我们用可以密封的聚乙烯袋或者玻璃瓶避光保存,而有机污染物类型土壤样品则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监测中心中心实验室何群华表示。
样品到达实验室,第一步是制样,就是实验员经常说的前处理,做完前处理后才能上机进行检测,得出数据。
“首先得将原始状态下的土壤破碎、用尼龙筛过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放置在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并充分搅拌混匀,再采用四分法取其两份,一份交样品库存放,另一份作样品的细磨用,我们实验室采用玛瑙研磨器进行细磨。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25mm(60目)筛,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另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15mm(100目)筛,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
研磨混匀后的样品,分别装于样品袋或样品瓶,填写土壤标签一式两份,瓶内或袋内一份,瓶外或袋外贴一份。得到细颗粒的土样,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纸袋装好,完成样品分装。
研磨完成后,按照国家检测标准,实验员根据每种检测因子所需不同的量进行称重,加上酸等试剂,进行加热消解,让土壤颗粒里的重金属完全溶出,完成这一步便可进行定容,制成样品了。
土样分析,无非就是检测里面到底有什么重金属,含量又有多少,与水样分析的原理是一样的。“过程听起来没有想象中复杂,土样分析,可以算是体力活,单单是研磨就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而加试剂消解需长达六七个小时的时间。所以一旦数量多了,速度就会慢下来。”何群华介绍说。
制样完成后就可以分批上分析仪器进行分析并得出数据了。一整个流程下来,至少也需要一天的时间,要是做土壤普查等项目,则要花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全部做完。
创新方法减误差
“我们实验室用于土样分析的是等离子体切割机,在国内可以算是最先进的分析仪器之一。”据介绍,实验室一直沿用国标来做分析,使用的仪器也是与国标相适应的。
从全国来看,以前土壤不是主要检测对象,土样检测相对比较少。据了解,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心实验室所做的土样分析,大部分是地市送样,自行采样的较少,每年的土壤采样基本会集中在七月到九月。
“‘土十条出来后,土壤检测分析将会越来越多,而从现有的环境土壤分析技术角度来讲,还是有所欠缺,因为以往对固体检测比较少,且现有的国标不是针对某一个实验室或是某一次项目来制定的,标准也比较模糊,打个比方说,标准规定的操作温度中只提到用中温、高温或是低温,并没有具体点出要多少度。所以我们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靠实验员的实操经验,靠每个实验室自己制定的操作细则。”实验室赵志南博士透露。
据介绍,现有的实验误差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人为操作产生的误差,二是前处理带来的误差,其中,前处理带来的误差占比较大,特别是加酸加热进行消解的时候。
赵志南向记者透露,现在实验室在做一个新的尝试,用新的方法新的仪器,跟以往的标准方法截然不同,完全颠覆了传统。
“我们现在有在尝试使用新的仪器,这台仪器不是主流的仪器,也不按照国标规定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分析。”不消解、不取净样,不再是通过加酸加热溶解成液体来进行分析,而是用固体直接分析。据实验员介绍,用新方法进行样品分析会快很多,以前两到三天才能做完的样品,现在一个上午就能做完,特别是像土壤普查这样成批量,需要做一两个月才能做完的,用新的方法时间会缩短不止一半,得出的结果也比较精准,减少很多误差。
“但是这个新的方法目前不是国家认可的方法,没有相关标准做依据,据我们了解,现在全国只有三四个实验室在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如果这个分析方法能达到我们的要求,看看以后能不能申请个地标。”赵博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