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数学课“大生课堂”的探索

2016-05-30曹青燕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1期

曹青燕

秉承清末状元张謇先生的教育理念:“天地之大德曰生”,我校提出了“大生课堂”的课堂教学愿景。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关键词“先学、合作、展示、提升”。这四个关键词的主语都是儿童,经过一年多的课堂实践研究,经过专家论证,都指向于它是一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学。

基于以上认识,我总结了“大生”理念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力求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探究中理清思绪,指引学生获得长足发展。

一、先学

课标把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几部分。落实到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无论什么类型的课,课前要带什么学习用品,都需要前一天布置好。如:小棒、圆片、钟面、计数器、图形等。而且,小棒的根数,每几根捆成一捆,圆片的大小等都要和学生详细沟通。我曾遇到有学生在商家购买的钟面模型每一大格有5个点,把一大格平均分成6小格的现象。这说明,课前准备要思考周密,并抽时间做好指导,避免在课上出现反作用。

一年级第一学期,我指导学生用阅读数学书,给关键词句做记号的方法来先学。过渡到一年级的第二学期,一些典型的课例我设计了“尝试先学单”,发给学生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如:《元角分》一课的先学单上,有这样的内容:①回忆认识的人民币,并说一说。②找一张人民币,观察它的正反面,再找另一种面额的进行比较。③你对人民币还有哪些想了解的知识?

这样,在课前学生对新课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在课堂上他才能带着自己思考的成果走近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合作

合作的目的是增进生生交流,让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深入理解问题,产生共鸣,并尽可能发现新的问题。这一内容的关键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的建构。如:一年级的《我们认识的数》一课,本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课上会有很多学生交流和数学实验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一到小组合作时容易走神,谈论时容易声音越说越大,影响到后继学习的有序进行。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进行了小组分工和训练。我进行了六人组和四人组的对比实验。六人组小组活动时学生个子小,桌子大,很容易不知不觉地就跪到凳子上去了,组内轮流做实验收集数据时,时间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经试验,四人组效果较好。我给四人小组编好号:组长、噪音控制员、记录员、汇报员,汇报员要定期换一换。经过训练,学生能有意识地按要求有序合作。

在正式上课时,由于之前进行了长期的有效训练,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做到有序、有效,实现了我的预期目标。

三、展示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开发,学生在表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语言组织不够严谨,说话不够完整。这时,需要师生共同认真倾听,及时捕捉学生问答过程中的关键词,适时加以点拨,鼓励学生把语言表述完整。

佐藤学教授认为:“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更应该评为优秀。”因为,“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更加应该注意仔细倾听。他认为,在课堂上,要倾听、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只有在“用心的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简单的制度化建设很有必要。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小组展示时可以说一说,“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谁还有补充”“谁有不同意见”“我觉得他的想法很好”等。在生活中孩子们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课堂上老师适当点拨,可以给孩子们的发言起到过渡语的作用,让生生之间有一个直接的对话,比一味的师生对话更加灵活,使得生生交流更加丰富有效。

四、提升

我们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教育价值,提炼出精练的练习内容,我们要依托学生自己的生命成长,使整个学习的运作过程转化到真正的主体——学生身上,让他们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各个层次的练习量和练习难度,就顺应了“教育即生长”这一理念。不可否认,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快慢、高低之分,我们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因“才”而“练”,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适合自己的价值体验。

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我运用了小红花贴纸,用来表扬作业书写认真、正确率高的小朋友;运用小红旗贴纸,来表扬作业书写速度快的小朋友。当然,一次练习的“终点”将是下一次练习的“起点”,我想,一个积极向上的少年,他的学习潜力是无穷的。

教学中,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生成。时代在发展,学生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我将不断完善班级的教学常规,引领学生提升学习品质,达到“大生课堂”的教学愿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