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千万工程”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综合利用
2016-05-30胡学艺
胡学艺
摘 要 现阶段,岳池县正实施的“千万工程”,区域内的各项工程指标均需达到高标准状态。以岳池县农业为例,分析千万工程区农田的高标准建设情况,分析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几项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建设高标准农田并综合利用提出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岳池县农业发展,建设好高标准农田,为千万工程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达到千斤粮万元钱的产出效益。
关键词 农田建设;农田利用;岳池县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农田,根据当地土地整治规划及总体规划对农田进行专项整治,使之更适应现代经营方式及农业生产。目前,岳池县千万工程区在农业生产发展上主推水稻、玉米、油菜、蘑菇、蔬菜和葡萄等粮经果作物,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良种化及集约化种植,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促使农业的持续良性发展[1]。现阶段,在岳池县“千万工程”建设中,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综合利用被列为建设的重点,一方面要求确保农民的持续收入以及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证667 m2产出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通过实施千万工程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另一方面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改进。本文以岳池县千万工程区农田的高标准建设以及综合利用为主线,研究岳池县的农田发展趋势。
1 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综合利用因素
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因素较多,岳池县千万工程区要想建设好高标准农田,需首先考虑到经济因素及农田因素。
1.1 经济因素
岳池县千万工程区虽然在农业发展上处于较为领先位置,但在经济支撑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千万工程区内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工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该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农业劳作有效劳动力逐渐减少。一些年轻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一部分有效劳动力离开农村,不再从事农业工作,使高标准农田建设受到一定阻碍[2]。高标准农田建设单位面积投入大,新型农业机械需要的成本较高,一些农民习惯了使用人工方式种植植物,造成新型设备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影响了农业发展进程。因此,岳池县政府加大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投入、技术投入与人才投入,让每位农民都能够切实发现新型设备的优势,让高标准农田真正达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产出、高效益收获。
1.2 耕地因素
耕地的综合利用需建立在高标准建设基础之上,在规范化的土地上实施各个项目的开发与运转。但岳池县千万工程区多为丘陵地貌,耕地特征不仅使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较高,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建设和耕种积极性。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更需要集中连片的耕地,这样才能够保障综合利用和集中连片开发所需。但由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一些小面积土地在开发难度上较大,投资成本高,利用效益不明显,对规模开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综合利用策略及效果
岳池县千万工程区的耕地特征及现阶段农田建设规模状况,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综合利用方面需从多角度出发,以创新、扎实的规划策略让千万工程区的农田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为岳池县的农业发展添砖加瓦。
2.1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田利用率
对于岳池县千万工程区建设而言,在农业发展上应取得多方面,包含财政、农业、水利、国土、农发等部门的支持。县级政府应鼓励农民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引用现代化农业设备及农产品,开辟专项资金或设立专业部门对农民的创新农业规划加以指导,鼓励全县支持现代农业[3]。在经营机制上,需结合自身土地状况、气候状况及经济状况,采用订单销售、联合销售等方式,让农产品订单的选择空间更大,令消费者能够以最实惠的模式达成合作,继而推动农田的现代化建设。在土地建设方面,可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扩大规模,管理上实施合作模式,成立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在利益获取上,可适当雇佣本地劳动力。例如,在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中招聘农业工人,按照工作强度或时间发放酬劳,令更多人享受到农田产生的利益,达到均衡发展。
2.2 扎实农业种植基础,提升农业发展技术
要想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还必须在种植基础上扎实稳打,避免一味地强调农产品产量及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农产品质量。目前,岳池县千万工程区作物种植以常见蔬菜、油菜、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主,逐渐向高产量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可通过防治病虫害、选用优质品种、改善农耕方式等达到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及综合利用的目的。在具体技术方面,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统防统治、强化栽培等技术让农作物种植向优质化、高效化发展,在品种、种植、加工三方面均做到最优。这样一来,岳池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将大大提升,病虫害可有效防治。
2.3 优化农田模式,综合利用资源
农田模式的优化需建立在不断探索基础之上。岳池县千万工程区可土地分旱地和稻田这两类耕地加以整合利用,通过种植模式的改进实现产量的提升。具体而言,在田坎可利用种植向日葵或丝瓜防治病虫害,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供观光者观光;旱地可采用早糯玉米-辣椒-蔬菜、養猪-沼气池-蔬菜、玉米-芋头-豆类-蔬菜这些模式种植,提升旱地利用率;稻田可养鱼养鸭,结合适合的蔬菜种植。这样一来,不同地块均能够被更充分的利用,让岳池县农产品实现生态化、绿色化、优质化,实现667 m2产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2.4 提升土地质量,实现综合利用
土地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实现综合利用以及综合利用程度。在这一方面,岳池县首先需将土壤地力提升,加大培肥力度,利用现代化土壤肥力提升方式,科学的让土壤更适合综合利用。具体而言,可采用沼渣沼液还田、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和高效生物肥料等。在农田的排水、蓄水能力方面,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新建蓄排水设施,因此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上应达到水资源供蓄平衡,排灌渠建设上满足引流、蓄水、排水及灌水功能,确保综合利用的各个项目均有充分水资源。现阶段岳池县在千万工程区已经新修建了20座囤水田、整治山坪塘27座、蓄水池46口,排灌沟渠15.5万m,基本满足耕地综合利用需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田承载能力,也就是作业能力。目前,岳池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小改大、以薄改厚、以瘦改肥的同时,努力做到每块田地土埂及田坎规范化、道路畅通化、农机便利化、土壤肥沃化[4]。目前,在千万工程区累计新建田间作业道路98 km,护梗114 km,秸秆还田800万kg,增施有机肥6 000余t,种植绿肥0.21万hm2,建成高标准农田0.35万hm2,所建区域全部达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耕作机械化、科技普及化”的高标准农田标准。
3 结语
岳池县千万工程区耕地的高标准建设与综合利用方面虽然走在了发展前列,但还应更加充分了解当地产业特色、种植习惯和主导产业,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让高标准农田建设更具发展潜力。用高质量的农产品、现代化的农耕技术、高标准的农田建设让岳池县千万工程得以更完美的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新盼,姜广辉,张瑞娟,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3,10(29):241-250.
[2]陈天才,廖和平,李涛,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5,1(39):191-196.
[3]朱传民,郝晋珉,陈丽,等.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15,42(8):233-242.
[4]杨伟,谢德体,廖和平,等.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7(19):219-229+298.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