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基于专业岗位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2016-05-30彭丽花
彭丽花
摘 要 本文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沿着“专业市场分析—明确岗位—确立能力目标—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思路对物业管理专业岗位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形成了包含通用类课程、物业管理类课程、物业服务类课程和物业经营类课程在内的职业能力课程,将职业能力课程对接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紧密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 物业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 工作任务
How to Build Proper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Based on Professional Positions
PENG Lihu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along the "professional market analysis- clear position - confirm ability objective - build systematic curriculum system" ideas for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to build professional job courses, comprising forming a common courses, Property management courses, property services and property management courses, including courses i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ourses, vocational courses docking ability professional job tasks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work process of closer integra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Key words proper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position; task
0 引言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教高16号文)的精神,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改革课程体系,必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专业行业特点,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培养目标,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学者王向红认为“专业岗位”课程体系构建模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行业性,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制定课程标准。本文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基于专业岗位的课程体系构建。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立足中山,坚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专门人才的需求。物业管理专业从2006年创办至今,依托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蓬勃发展的物业管理行业,已经输送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90名。然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物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呈现出“二高一中一低”(即就业率高与离职率高,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处于中等水平、工资水平低)。要提高办学质量,必须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基于行业与地区的特色出发,才能培养满足当地物业服务企业需要的人才,从而在广东省内形成本专业的竞争优势。
1 紧跟专业市场,挖掘社会需求
广东的物业管理一直在全国稳居领头羊地位,无论是物业服务企业数量,还是物业管理从业人数都排名第一。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房地产投资额还将不断扩大,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根据本人展开的对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研究中,据估算,从2015年至2018年间,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对大专(高职)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估计约每年2.07万人。与此同时,物业管理专业市场供需的不平衡导致未来今后20年物业管理人才都是非常亟需的。
在需求数量迅猛发展的同时,物业管理行业在历经30多年发展的沉淀,在质上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市场化程度较高、新技术与智能化手段的广泛应用、规范化管理、物业经营成为新的利润点,这些都要求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较高,培养“懂管理、会服务、善经营”的物业管理复合型通用人才是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使命。
2 面向职业岗位,分解工作任务
通过对珠三角多地的物业管理公司展开调研,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岗位是物业管理员。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眼前工作需要,更要考虑可持续发性,即5~10年后学生的职业上升通道。物业管理员作为物业公司的核心岗位,其职业成长路径是物业管理员—管理处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公司高层和公司部门负责人。在确定我院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时,我们在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从职业岗位入手,结合区域与行业发展特点,融合物业管理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将物业管理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如下:
(1)负责物业管理区域内清洁、绿化、治安、维修等物业管理工作;(2)负责为业主办理入住、装修手续等便民服务;(3)负责物业公共区域设施、设备的管理、维修和维护工作;(4)社区文化的建设、客户关系维护工作;(5)物业区域范围内的物业经营活动策划。
3 确立能力目标,明确培养规格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依据。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与广东省、中山市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经过反复实践与验证,将我院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物业管理、服务和经营第一线的,能在物业管理公司、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懂管理、会服务、善经营”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物业工程方面的知识,包括建筑学、房地产开发、设备设施、电工学等知识,能进行简单的工程维护及故障识别;掌握物业服务方面的知识,包括服务礼仪、法律法规、公共关系学、信息管理、社区服务等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掌握物业经营方面的知识,包括资产经营与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等知识,为物业的增值、保值打下基础。(2)技能要求。掌握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相当的应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与关系维护的技能;具备较强的资产经营与管理理念、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时代与社会热点,具有较强的物业经营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与自学能力,能担当起社区文化规划与建设、房地产营销与开发工作。(3)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具有事业心、进取心;身体素质:身体健康,能胜任物业管理、服务和经营第一线的工作;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4 构建系统化的专业岗位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物业管理专业开设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两类课程。
基本素质课程: 又名公共课,本类课程为高职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前者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廉洁修身,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后者主要是人文素质、新兴与交叉学科、通用技能等方面的课程,由学院统一安排,学生自由选修。
职业能力课程:又名专业课,包括通用类课程和专项类课程。通过通用类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专项课程基于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的不同,可分为物业管理类课程(含工程)、物业服务类课程、物业经营类课程,具体见表1。
根据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学生毕业需完成120个学分,共计2420个学时,其中实践课学时1416,实践教学比例达58%。在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以以下方式进行:理论+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实际项目、实习。理论+实践是指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如房屋构造与识图。教学做一体化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设计,且实践部分达到50%以上的课程,在专业实训室或机房进行,如物业信息管理。前两种统称为课带实训。实际项目是以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达到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目的,物业管理专业的专项实训均是这种类型的课程,如物业承接查验与收楼实务、秩序维护实训、服务礼仪实训、绿化管理与保洁管理实务、文书档案管理实训。最后一种实践类型是实习,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实际业务工作,又称为顶岗实习,总学时是24周,实践学时576。通过课带实训—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将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由点到线到面、由浅入深地衔接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5 结语
物业管理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和加强城市管理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伴随着日益蓬勃发展的趋势及日趋凸显的人才供需缺口,高职院校应该把握这一机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改革与建设,才能为社会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卫斌.浅议高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93-94.
[2] 王向红.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模型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