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隔膜”现象的化解之法

2016-05-30黄国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隔膜海燕共性

黄国超

现代文学史上许多公认的经典之作,在当下并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称之为“两极阅读现象”,也有教授称之为“经典隔膜”现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从“史”的角度出发,注重从历史发展的链条中指导作品,强调其文学历史价值;而作为一般的读者的学生,由于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不足,则比较偏重从个人感受的审美趣味,两者的龃龉是两极阅读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也造成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隔阂。课堂上,只凭学生个体经验的参与理解,是极大地左右了学生对经典的理解。

恰当处理好学生个体经验与经典文共性与时代性二元特点的相结合,是解决经典文时代隔阂的关键。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像《海燕》《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这些经典篇章,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都会因为时代的距离,而造成对于文中的主人公,及文章的象征性意义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是无法理解。学生想什么,老师教什么,在经典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经典隔膜”怪象具体该如何解决呢。笔者在近年的经典文教学中也有所感悟,现就以《海燕》的两个教学目标的突破为例,探讨了一下在研学后教模式下“经典隔膜”现象的化解之法。

突破教学目标之一:海燕等经典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

《海燕》是一篇经典老课文,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是本文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在历年的教学中学生都存在对其象征意义较难理解的问题,原因是海燕的形象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紧联系着,而这个背景对学生来说太过陌生、遥远了,从而产生对海燕形象理解的陌生。所以,在研学后教的模式下,给学生研什么,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如果让学生研作者,又研历史的时代性,那这个研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可能就会变得无话可说,研学就会流于形式了。其实海燕的性格形象,不一定非要放在那个背景下才能理解,它的性格在各个时代是有共性的。

所以在进行教学时,首先是让学生充分、反复研读描写海燕的句子,并让学生直接结合当前现实生活,将书中海燕所表现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相结合进行研学,瞬间,海燕那勇敢、乐观、坚定的精神就被学生们挖掘出来,海鸭、海鸥、企鹅这些有害怕困难、逃避困难、假积极的品质,也被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紧紧联系起来了,整堂课学生研学得很积极,老师的教就变得轻松许多,只要轻轻点拔,学生马上就能理解,然后再顺势推出一个问题:如将海燕这个形象放在无产阶级战争年代,海燕最能象征的是哪一类人?学生很自然就将海燕与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联系起来。学生发言较为活跃,有话可说,学生之间交流气氛也很热烈。其实,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学中,老师用同样的方法先让学生直接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研读,学生将文中的菲利甫夫妇与身边那些拜金主义现象联系在一起,感觉这篇文章写的就是身边的事,就是真真正正的对时下那些人的讽刺。课堂气氛极为活跃。这经典文的古典新唱之法,在研学中就无形地拉近学生与经典文的距离,让学生与经典的共性先有了亲密的接确,对这些经典的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瞬间就能把握到,并能产生较深刻的理解。

突破教学目标之二:主题的理解方式

经典文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不仅能深刻的反映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是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人性本质,这些本质其实是存在于任何时代,只是在各个时代中表现出来的方法不一样而已,这就是经典文所具有的共性。研学后教的模式中,由于学生对海燕的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学生对黑暗的沙皇统治这段历史社会认知甚少,海燕与暴风雨的复杂关系认识不清,有的孩子在研读到海燕在暴风雨中的情景时,学生可能更容易联想到的是《天龙八部》,因为他们觉得乔峰的命运也就像这样一只海燕,在命运的左右下,自己奋力的抗争,体现了人要有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因此,在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时,不要急于进行主题思想、文学史价值的归纳和总结。在对经典作品有了共性的掌握后,学生此时重点要研读的是作品产生的背景,作品反映的社会,尽可能地去还原历史氛围,回到作品产生和传播的历史现场。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去收集有关那段历史的社会现状的描述,在课堂研学环节中,小组之间将搜集资料进行交流,说说心得,也可在全班交流心得看法,充分认识那段时代的烙印,体会作品中的情境,教师学会慢慢引导学生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最终让学生产生属于他们自己的鲜活的阅读体验。

同样的课型还有,如《故乡》,在还原时代后,可以让学生们分析一下,现在也许存在的一种荒凉,与那个时代的荒凉有什么不一样;《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势利眼与现代的异同,让学生积极地从文中去探求、去发现、去考证和寻求问题的答案。此时的经典文对学生来说,既有现代的亲近之感,又有历史文化的沉甸之重。回归经典的本身内涵,不仅是学生对经典认识上的一次提高,也是学生内在心灵的一次升华。

“经典隔膜”现象的化解之法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走出历史,亲近现代,还原时代,感悟经典。消除“经典隔膜”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恰当的给学生研学的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回归经典,消除对于经典的隔膜,引导学生回到真实的文学本身,用自己的鲜活体验唤醒历史感受,聆听藏于文本间的历史叩问与历史呼唤。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

猜你喜欢

隔膜海燕共性
一种高压钢化橡胶双隔膜滤板
一种高压钢化橡胶双隔膜滤板
共性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Friendship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赏春
赏春
大型氢气隔膜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
经上下腔静脉联合介入治疗隔膜型布-加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