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女》课堂实录

2016-05-30申青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静女尾声文雅

申青山

授课学校:广东实验中学

授课地点:高一南山班

授课时间:2015年9月16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上《〈诗经〉两首》中的《静女》,(打开幻灯片,灵机一动)大家看看我选的这张图片合适不?

生:合适。

师:为什么?

生:那个女孩挺漂亮的。

师:漂亮就合适?

生:诗里讲啦,“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姝”“娈”就是漂亮的意思。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她手里拿的红花,和课文“贻我彤管”中的“彤管”一致。虽然注释说是“红色的管箫”,但也说到“一说红色的草”,我觉得“红色的草”更合适。

师:为什么?

生:下文有说“自牧归荑”,说明她的身份就是牧羊女,而管箫是有闲人玩的,因此送“红色的草”更切合她的身份。

师:有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好。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这个女孩看着很文静,静女也是个文静的女孩。

师:啊?静女很文静?

(学生有些诧异,随后有学生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生:不文静,感觉静女挺活泼的,外向型的。

师:依据?

生:爱而不见。

师:啥意思?

生:藏起来不出现。

师:啊,原来“爱”“见”都是通假字。情人来啦,她却躲猫猫,这是啥心理呢?

(一时间,同学们议论纷纷)

生:羞涩,女孩子不能太主动。

生:俏皮,想戏弄下那个男的。

生:考验,看那男的啥反应,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总而言之,就是很机灵很调皮,不是那种很文静的、拍拖时很被动的那种。除了这一句,还有没有别的体现?

(有点沉默,似乎茫然无头绪)

师:提示一下,如今男女约会初次见面,送什么?

(课堂又活跃起来,有说送玫瑰花的,还有说送钻戒的,还有的反驳说那是求婚时送的……)

师:初次见面送玫瑰花比较合适,既郑重其事,又见浓浓爱意,可静女送的什么?彤管,荑草,这也……?

生:静女还是在戏弄或考验那个男的吧?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师:应该是的,所以说静女并不是那种很文静、很安静的女孩,在爱情到来的时候,虽略显羞涩,藏起来嘛,但更为主动,有些调皮,甚至还有些挑逗。所以这张图并不完全合适,图片上的女孩,我觉得更像是迎春,《红楼梦》中的“二木头”,“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在我的想象中,静女更应该像黄蓉,有点顾盼神飞,神采飞扬,机灵乖巧,爱捉弄人一类的女孩。你们说是不是?

(学生有的赞同,有的不解)

生:老师,既然不文静,那为什么称之为“静女”呢?这不矛盾吗?

师:问的非常好。其实,这里的“静”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文静”的意思,什么意思呢?

生:文雅,注释上有。

师:文静,文雅有啥区别呢?查词典,看区别在哪儿。

(学生纷纷拿出词典)

生:文静是文雅安静,文雅是言谈举止有礼貌,不轻佻不粗俗。

师:差别有啦,那静女是如何做到不轻佻不粗俗的?

生:在向男神表达爱慕之心时很含蓄,并没有口无忌惮的大声表白,而是通过送“彤管,荑草”巧妙的表达了自己以身相许之意。

师:很好。静女的含蓄表达确实是种美,既符合女孩子恋爱时羞涩的心理,也体现了中国人内敛的性格特点。当然,含蓄,委婉达意很美,但直抒胸臆也不见得丑,比如汉乐府诗《上邪》,指天誓地,情真意坚,读来仍然觉得很美,只要是真性情,就都是美的。

(学生背诵《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师:只是我有个疑问,送把草就是以身相许的意思?

生:感觉是吧……

师:你们认可吗?

(不解,无人回应)

师:其实我是赞同她的观点的。送彤管和送荑草是不一样的,如果说送彤管是俏皮是考验的话,送荑草则是极具象征富有深意的,大家还记得写美女的经典句子吧,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下面有同学小声应和,领如蝤蛴,齿如瓠瓜,螓首蛾眉。)

师:对,就是这首,手如柔荑,调整语序,柔荑如手,送柔荑如送手,如同送……

(学生不解)

师:这是一种修辞,我再举个例子,吟罢低眉无写处,还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生:这是借代!

师:哈哈,对,部分代整体,送“荑草”有托付终身的意思,所以说,暗示以身相许还是有道理的。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言,不见得准确,但是形象总是大于思想,只要切合具体情境,便没有对与错。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理是一样的。

师:这首诗很短,十二句五十字,但是却活灵活现刻画了静女这一形象,鲜明生动,呼之欲出,其实不止静女,那个男子塑造的也很丰满生动。那男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说静女是黄蓉,那男的就应该是郭靖,行不行?

生:行,挺贴切的。郭靖就是一个傻傻的,很憨厚很老实的人,挺像这个男的。

师:为什么?

生:静女“爱而不见”的时候,那个男的“搔首踟蹰”,很着急很焦虑的样子,憨厚得可爱。

师:好,一个小小的神态动作却揭示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那么他着急什么?焦虑什么?

生:他担心女孩路上出事。

生:他担心女孩因父母反对而变心。

生:他担心女孩移情别恋。

师:都有可能,我们再假设一下,如果静女一直不出现,他会不会走?

生:不会。静女没来,他没有抱怨,更没有拂袖而去,而是担心静女的安全,可见他对静女的爱是真心的!

师:对,真爱,还在哪里有体现?

(学生在思考,没人应答)

师:大家揣摩一下,首句,“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这是从男子的口吻说出来的,他是什么心理?

生:欣喜吧。

师:还有吗?比如说两个男孩子走在一起,其中一个说,咱班班花约我啊,什么心理?

生:炫耀,自豪。

师:对,又欣喜又自豪,可见男子对静女是爱慕已久,用情很深的!如今静女约他,他不离开也正常。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嘛!

(这时一个男生站了起来)

生:我觉得也不会走。刚才老师说啦,他就像郭靖一样,太憨厚,太实诚,用情专一,他会像尾声一样一直等下去,甚至到死。

师:尾声?能给大家讲下尾声抱柱的故事吗?

生:就是一个叫尾声的男的和一个女的约会,约会的地点在桥下,尾声到后,女的迟迟没来,这时天下大雨,山洪暴发,但尾声仍不肯走,抱着桥下柱子直到最后被水淹死。

师:尾声的做法现在看来固然有些蠢,但他传递出来的诚实守信、坚贞执着却让我们感动。我赞同大家的观点,老实厚道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走。只是这个男的,优点仅仅是憨厚老实吗?

生:我觉得他挺狡猾的,他知道如何让女孩子开心。

师:何以见得?

生:你看静女送彤管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嫌弃,反而“说怿汝美”,大声赞美彤管啊你真美,其实我觉得他不是真的赞美彤管,他是赞美静女!是讨静女欢心!这点小伎俩……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师:哈哈,有道理,憨厚中有点小狡猾,小幽默。还有吗?比如说,两段都写送草,都写男子高兴的心情,赞美的话语,不重复吗?

生:不重复,刚才不是说送彤管是考验,送荑草则是表白嘛,那个男的其实挺聪明的,他一下子就领会了静女的真实想法。

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师:总结下,男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这个男的很善良,深爱静女,为人憨厚老实,但并非不解风情,既朴实又风趣,既见情调又见机智。

师:是的,《静女》这首描写男女约会的诗,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也让我们对美好爱情充满了憧憬向往。爱情,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好礼物,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里也讲到,荷西说:你是不是非得嫁个有钱人。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荷西:如果跟我呢?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就算了。荷西:你吃得多吗?三毛: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在憨厚的荷西的眼里,可爱的三毛一定是最美的,荷西也给了三毛完整的爱,三毛一定是幸福的。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爱情甜蜜,是因为人们在爱情面前往往很盲目,都只看到对方的优点,其实生活哪有那么如意呢?如果一直美好,也就不会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叹!

师:课下作业,一预习《氓》,复述大概内容;二把《静女》改写成现代文,重温那美妙的场景,给自己增加点人生历练……

(学生笑,老师鼓励早恋啊)

师: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早恋也不是洪水猛兽嘛,但是老师可不提倡啊。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下课。

点评:古今融通,愉快轻松;旁征博引,导点精功。大赞!(罗易,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政府督学)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静女尾声文雅
鱼粉:秘鲁A季考察接近尾声,国内港口迎来B季集中到港
从前慢:古诗里的痴守——从《静女》《涉江采芙蓉》说起
李昕澍作品欣赏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上中游周期品整体性的涨价或已接近尾声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with Lidan Tuihuang Formula Combined with Bifid Lriple Viable and Blue Ray Irradiation
高姝瑶 静女其姝 惟玉及瑶
生命的尾声
静女
文笔的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