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档案馆社会援助的拓展

2016-05-30杨海生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分析

杨海生

[摘要]对公共档案馆的社会援助除了在经济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以外,在其他方面也应该给予文持,因为虽然对于公共档案馆而言解决了经济问题可能是解决了主要问题,但是其他相关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也必将会影响到公共档案馆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公共档案馆的社会援助进行拓展,即除了经济援助外,还应该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人才等领域向公共档案馆伸出援助之手。

[关键词]电公共档案馆;社会援助;分析

一、政策援助

公共档案馆要想有质的变化,并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国家相关政策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国家政策往往能对公共档案馆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是公共档案馆行业整体协调发展方面的政策,我国公共档案馆从整体布局方面来看,应该还是基本科学的,各省市都已基本布局合理。但是全国公共档案馆行业整体协调发展方面却呈现出了很多间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档案馆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二是公共档案馆事业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公共档案馆事业与相近行业发展不同步。因此,针对公共档案馆行业这种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赖社会力量或公共档案馆自身力量是无法改变的,只有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协调才有可能使公共档案馆整体呈现均衡发展的态势。其次是对公共档案馆发展起到支持性的政策,因为公共档案馆的发展涉及非常广泛的问题,就如前文所论述的关于社会对公共档案馆所发展的经济上的援助,要想让这些经济得到健康且可持续的发展,国家必须在税收、工商管理等相关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就如上文所提到,如给予各种捐赠以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让捐赠音拥有捐赠的动力与愿望。

最后就是文化政策的惠及,公共档案馆是法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理所应当地应该享受到各种优惠的文化政策,然而现状是不管是200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公共服务蓝皮书》,2012年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都没有见到公共档案馆的身影,可以说公共档案馆都被排除在这些文化政策之外,这应该说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政策取向。针对这种政策取向存在的问题,有学者发出了一连串的反问,“难道档案不是文化的载体,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吗?难道档案馆不是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机构?为什么没有档案和档案馆的一席之地呢?又是谁冷落了档案馆?在新环境下,档案馆如何发挥它在发展档案文化事业中的作用呢?”因此,可以看到,公共档案馆事业要想获得比较大的发展,政策方面的援助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法律援助

法律作为最具权威性的规范性文件,它对公共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最为有力的保障性作用。因此,要想公共档案馆获得质的发展,法律方面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援助内容。首先是《档案法》,我国《档案法》虽然已于1988年正式颁布,并于1995年进行了修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档案法》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正式承认“公共档案馆”名称的合法性,都还是冠以“综合档案馆”的名称,这种名称上的差异给公共档案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因此,笔者认为公共档案馆要想获得发展,《档案法》对其正名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档案法》中其他的相关条款才有可能会得到更好的修改与完善,而不至于早已启动的修改计划却迟迟得不到进展。其次是其他法律中涉及档案与公共档案馆内容条款的完善问题,我国《保密法》、《著作权法》、《物权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宪法》、《刑法》等法律条文中那些涉及档案与公共档案馆的条款必须要正视公共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并给予法律的保护。最后就是《档案馆法》的出台,《档案馆法》的缺少,对整个事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使我国公共档案馆事业的运行缺乏强硬性的、权威性的支持。可以讲社会发展到现在,《档案馆法》的出台势在必行,同为公共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图书馆法》,早在2008年就已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立法计划,日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美国、日本、韩国等更是早就有了健全的《图书馆法》。因此,可以看到,公共档案馆事业要想获得健康且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给予公共档案馆健全的法律援助。

三、人才援助

事业发展人才先行,这个应该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我国公共档案馆由于受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人才的不足一直以来是其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如以2006年为例,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人员中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只有5人,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只有109人,具备本科学历的只有8050人,而同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数量是3667个,不用再去计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公共档案馆人才情况是非常的不乐观。因此,为了公共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其进行人才方面的援助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首先是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公共档案馆多吸收毕业于高校的档案学专业的专门性人才,我国现在有3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档案学专业,每年都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根据笔者的了解,每年却只有很少部分的毕业生能够进入公共档案馆中,出现大量毕业即转行的不正常浪费现象。其次是技术性人才的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技术性人才到公共档案馆工作,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只有這样才能保证公共档案馆在信息化的进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至于一直停留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中无法取得长足的进步。最后是租赁性人才的实施,因为公共档案馆的人才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因此,要想解决也不可能是一触而就的。那么对于那些急需要的人才,公共档案馆可以采用人才租赁的方法,从其他单位临时借用一些相关人才,国家应该对于这种用人方式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关照。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公共档案馆的人才不足现象才有可能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周林兴,陈勇.公共档案馆的社会援助:可行性、策略、方式[J].档案管理,2006(04).

[2]吴加琪.民间资本介入档案馆建设的思考[J].档案时空,2004(12).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