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6-05-30魏丽花
魏丽花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合作式学习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但是仍存在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法的理解不够深刻,应用存在误区,致使合作学习法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将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问题;措施
初中英语处于英语基础教学阶段,在此期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合作式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水平,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忽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得学生所学的英语成为“哑巴英语”,合作式学习法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对合作学习的概念不清晰。合作学习中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学习,从而使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产生误解,认为只要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就是合作学习,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分组存在不合理现象,有些小组是教师凭自己喜欢进行分组的,从而使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分为一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使得组间差距大,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或者教师采用就近原则进行分组,学生间成绩参差不齐,不仅存在较大的组间差距,组内的组员结构也缺乏合理性,这样的分组形式都会严重的影响到合作学习效果[1]。
(2)教学形式过于刻板。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会使很多教师产生错觉,认为合作学习是学习英语的法宝,所以每个英语课堂都重复同一个分组合作模式,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厌烦,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应用过于频繁。合作学习的应用需要具有一定的策略,不是凭教师的主观进行滥用。很多教师在应用合作教学时,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教学对象是否有能力接受,教学气氛是否符合,而盲目的采用合作学习法,这样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反而会浪费正常的教学时间[2]。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中应用的对策
(1)深刻认识合作教学。教师在应用合作教学前,需要先对合作教学进行深入的了解,在确定充分掌握了合作教学的理论和应用方法后,才能够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但是在分组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但是需要确保分组的科学性,比如,学生在学习“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时,因为这篇课文中涉及到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有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予以辅助,所以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就需要保证每组都有一个英语水平好的学生,来带动整个组的学习氛围。而在学习“Do you like bananas”时,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进行自主回答,所以教师就可以按照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将“like bananas”分为一组,“unlike bananas”分为一组,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同的教学分组。一般的合作学习中都是采用4-6人为一组的形式,而且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3]。从而要求教师在分组前要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以使得分组更加科学。
(3)合作学习应用要适度。教师切不可因为看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就过度的依赖于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应用过于频繁应用。根据美国教育学家的研究显示,合作学习法每周应用一次是最有效的。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前,需要对合作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解决学习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但是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首先教师要准确的认识合作教学的意义,其次,要灵活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保证适时适当的应用合作学习,使其能够为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红.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01,24(10):15-18.
[2]范艳艳.浅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4(34):116.
[3]王成丽.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中旬),2014(5):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