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不可思议的营销方法

2016-05-30梓忱

金点子生意 2016年1期
关键词:个点修鞋林先生

梓忱

积分营销

某地一位女菜贩,卖菜每月赚五六千元以上。她借鉴超市会员卡方式,顾客买菜可以累计积分,到了月底,根据顾客买菜金额多少,可以分别享受不同优惠。比如,张三本月买了500元的菜,她就给5个点的返利,月底就送给张三25元的菜;李四本月买了400元钱的菜,她就给4个点的返利,月底李四买16元的菜就不用掏钱了。这个方式,吸引了不少家庭主妇每天习惯性地到她的摊位前排队买菜。

这位菜贩的成功之处,不能简单地认为她借鉴了超市的促销方法,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她向营销人员揭示了一个新的营销理念:由追求顾客单次购买利润转向追求顾客终身价值。

化整为零

一台手机在网上售卖,原价1980元,现在促销价1800元,你想一下购买的人会多吗?这种千篇一律的销售能否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促销后商家的利润还能有多少?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做销售,会怎样……把原价1980元的手机,标价为2980元,然后平分成2980“等份”出售,每份售价1元,每个消费者可以购买一份或多份,当所有“等份”售出后,系统抽出一名幸运者获得这台手机。幸运的话,1元或几元就可以抱回价格2980元的产品。

我们对比一下,同样一个产品。不同的销售模式,你觉得哪一种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哪一种会更快卖出产品?事实证明第二种带来的效果远超第一种。因为第二种,普通消费者一看1元就能买到几千元的产品,马上就心动了,继而就是行动,因为他感觉这种玩法新鲜刺激,简直太带劲,太划算,太惊喜了。

亏欠心理营销《零营销》

传统的营销观念就是:对大企业而言就是打广告做品牌、对小生意来讲就是做宣传发传单。事实上,如果任何一件事,你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理解,所有的一切看法都将改变。而林先生的营销投入故事,就能给你这种思想的体会。

林先生开了一家男鞋品牌专卖店,店面全部按照厂家要求进行装修,并且货品充足。然而,因为地段的原因,人流量不多,进店顾客更是冷清。

林先生每天都在计算着资金成本、房租人工费用,为此整天茶饭不思。后来林先生请一位营销高手帮他策划一个创意营销,其实是这样的:

林先生,只是请了一位修鞋的老师傅,到专卖店门口,在门口前写了块广告牌。

标题是:免费修鞋,老师傅20年手艺真工实料。

内容是:不管您在哪里买的鞋。无论男鞋、女鞋、大鞋、小鞋,统统免费。

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广告牌,这几句话而已,过客从将信将疑到口碑相传,从零零散散到三五成群,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让林先生的专卖店火了起来。

这需要花费多大的营销投入吗?而这产生的销量却是惊人的。来修鞋的顾客要等鞋,在这段时间里,林先生都会在店里提供休息闲坐的椅子,甚至为免费修鞋的顾客倒水泡茶,在顾客离去的时候,还会再拿袋子给顾客包上鞋。

而林先生从不会主动去缠住顾客推销鞋子,最多聊一些家常而已。人们不会因为免费来修鞋而受到推销烦扰。

所有来这里免费修鞋的顾客,在心里都会对林先生产生一种亏欠心理。这些顾客都在期待有机会回报林先生,这个机会就是:买鞋。结果正如你所想像的那样,林先生的专卖店,一天生意比一天好。

这个简单的生意案例蕴含了极为深刻的人性哲理,最好的营销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发传单,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给予。这就是零营销的真谛:没有营销的营销。

猜你喜欢

个点修鞋林先生
邻居林先生
邻居林先生
修鞋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邂逅西泠名家倪伟林先生
修鞋摊趣闻
英国修鞋记
画线串点
由一道习题引出的思考
关于m2(3,q)的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