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高职学院“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机制

2016-05-30杜虹景

今日财富 2016年1期
关键词:双师型高职

杜虹景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深化创新。怎样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专业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双师型” 教师人才?怎样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深入运用到“双师型” 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怎样将“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入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本文试从对高职学院“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角度出发,希望能够为“双师型”专业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双师型”;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学院“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要立足于以德成人,以技育人。要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高职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如何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学院“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方向。

执教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人才既需持有高校教師资格证书,又需有相关对口的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不但要求有相应的实践专业能力,而且要求科学的、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做支撑,同时还要指导开展实验或实训工作。

一、从现状来看,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专业人才培养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和完善

现状一:制度不完善

高职学院教师素质是高职学院成果的保障,因此,培养高水平的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建设高基准、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是高职学院教师培养目标中的核心。

高职院校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之相关的制度和体系并不完善,导致高职学院青年教师中重视“双师型”专业实践研究的人员不多,创新意识不强,不利于培养“双师型”创造性教师人才。国内仍在使用传统的方式,以普通院校为基地的培训模式和高职学院的培训模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训,尚未建立相应的关于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的科学的、健全的、规范的、新常态的制度。

现状二:体系不健全

在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职业资格认定和培养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目前各高职学院对聘请的技能兼职教师管理并不科学。相当多的兼职教师都不具备“双师型”专业教师职业资格,虽然这些兼职教师掌握了本行业较高的技术水准,但因为并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正规的教师资质培训,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实践,对教育教学规律掌握不到位。同时外聘的兼职教师存在着精力不集中、对学生不够了解、交流较少的问题,精力上、时间上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出于考虑成本和相关专业教师比较难聘请的现实情况,对兼职教师缺乏系统的、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与本科院校相比之下,大多数高职学院教学科研环境不佳,教学科研专业基础差,教师福利待遇和工资不高,兼职教师聘用制度不够完善和科学,待遇不高,各种福利政策在难以实施的情况下,加上很多用人单位“抢才”、“挖才”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很多高职学院的“双师型”教师师资流失严重。

此外,兼职教师的不稳定性也影响到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体现为兼职教师队伍欠稳定,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常态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双师评价体系基本上是以考代评,不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现阶段对于“双师型”教师评定资格,评价标准不统一,大部分学校默认“以考代评”型,从理论到理论,对教师实践经验没有一个具体的要求和规范,从而形同虚设,达不到教学的更高要求。各高校可尝试着更改和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职业资格。

现状三:师资培养基地不完善

国家现有高职学院教师的专业培养阶段和继续教育培训阶段是分开的,由国家师范类院校承担入教前培养,进修学校、教育学院等开展入教后的继续教育培训。随着高职学院的不断发展需求以及教师教育培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学院除本校任职的专业教师之外,还需聘请大量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这样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导致“双师”不“双能”的情况。而高职学院并没有理顺学历层次的培养渠道,以至于很多青年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并不能同步获得相应的学历层次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相关技能培训对口衔接性不佳,技能培训的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者脱节;大部分高职学院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师资培训还止步在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刚入职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上;“双师型”教师专业师资培训只盲目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培训教师人数,并不重视培训的教学质量和收益,也不及时优化培养方案;只盲目开展业务培训,但不重视全面“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提高;

现状四:人才培养技术落后

我们不能低估“互联网+”对“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影响,“互联网+”技术出现以前,教师培养很片面、单一,导致课程的提升空间不大。“互联网+”技术出现后,让“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从片面走向全面、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互联网+”打破了某一企业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垄断,让专业技能授课和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双师型”专业教师都能够更新专业技能知识,也都能够第一时间共享和使用、获取并整合新的专业技能。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专业技能知识系统正在飞速成长,大量的、先进的、优质专业技能资源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和充实,通过互联网这些资源汇聚在一起,使得“双师型”专业教师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场地,随时自由的获取他们所急需的专业资源。

二、在此基础上,各高职学院应贴合本校实情和专业特色,可采取以下几个方式进行创新

1.解决方案一:加大重视力度,完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

(1)学院应积极和企业展开合作和交流,扩大资源平台和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

(2)要把“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纳入学院重要工作,在完善引进制度和培养制度的基础上,加大激励制度的力度,以保证“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常态培养。

(3)职业教育早已全球化,各高职院校应“走出去、请进来”,引进国内外高校的先进制度和培养体系,提升本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2.解决方案二:建立符合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职业资格认定和培养体系

(1)可在以考代评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实践能力的相关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分值应当与理论考核分值相当,这样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2)同时学院人事和教务系统应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实际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及考评体系,以保证和促进教师的发展。

(3)根据不同专业教师的“双师型”专业技能能力来完善激励制度,使教师“教有所得”。

3.解决方案三:联合企业、高校共同建立师资培养基地,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

(1)联合企业及高层次的本科院校共同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落实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组织一批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行业先锋队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再教育培训。

(2)请教国内外权威的专家学者,根据各校的实情,分模块、分层次,科学系统地制定“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教育和提升,以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常态性培养。

(3)加大培养体系中实践部分的比重,以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4.解决方案四: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双师型”专业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养

(1)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利用微课、慕课等课上教学活动;沙龙、学习网站、平台等课后交流共同结合,使实践更详实、完善及精确。

(2)当“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技能知识获得的效率大幅提高时,其获得的成本也同时大幅降低,这有利于“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终身学习,以保障“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新,不至于和最新、最全的技能知识脱节,保证专业知识的时效性。发挥“互联网+”的最大功效来对“双师型”专业教师进行人才培养,无疑减轻了高职院校的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负担,也能使教师得到更科学、更前沿的专业知识,一举多得。

三、结语

加强高职学院“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而提升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目标,就是强化高职学院“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内涵和质量建设。这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和完善,因学习终身制的特性,“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过程复杂且漫长,不但涉及到各学院的重大培养规划,也涉及到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能用一种模式生搬硬套,更应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贴合地域特色、本校特色的培养计划,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建湘,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研究[C].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5.

[2]覃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3]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现路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7-8).

[4]刘国良.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04(10).

[5]陶书中.略论高职教育发展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5(1).

[6]张义平.基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7]郭群秀,论立向型职教师资养成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5.(7).51.

猜你喜欢

双师型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