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2016-05-30雷洁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总结初中语文

雷洁

摘 要:现代文学阅读是心灵交流的另一途径。通过阅读,读者可领悟和理解作者想要阐述的情感和观点,提高文学措辞和修养。同时,现代文阅读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所要考查的重要内容,在考试中所占用的比重较大,相对难度系数也较大,也是学生比较惧怕的一块内容。一些学生在阅读完成后,往往不能准确地抓住作者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和想要表述的情感内容,导致考试丢分。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总结

语文的学习主要是针对文章、诗篇、词赋来进行通篇研读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生词的意思、写作手法的运用以及吸取文章中所描述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增长读者的见识、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等。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及理解能力。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时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抓住文章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段,对于描述较为优美和精彩的语句进行分析学习。如下将重点从两个方面简单谈下如何进行高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训练,增强学生文学鉴赏和理解能力。

一、针对三种文体结构类文章进行重点训练

文章按文体进行分类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每种文体类型的文章都有其固有的特征,学生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熟悉掌握,会很容易地抓住文章所要阐述的中心问题。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需要先对文章的文体进行分析定位,确定文体后再根据每个文体的特点来进行详细分析。

比如,记叙文的结构特点较为明显,学生通过对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挨个找寻中逐步会获得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在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一篇文章《荒岛余生》,作者通过对自身在荒岛中的境况描写,通过两股内心情感的激烈冲击,最终安静下来梳理出一种正面应对困境时的心理状态。通过内心对境况的不断调节,找到自己存活下来的意义。在对这篇文章学习时,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一遍通读,确认文章的文体和大致阐述的内容。在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仔细研究文章内容,得到时间要素:1659年9月30日;地点要素:荒岛;人物要素:鲁滨孙;起因:被冲到这个荒岛上;经过:作者一系列内心情感的波动及抒发;结果:最终作者找到了活下去的信心和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这几点要素的梳理,文章所要阐述的基本内容学生就了然于心了。

针对议论文也有其固有的文体特征。这类文章主要是先抛出一个论证标题,然后围绕这个标题进行论证,最终得出论证的结论与首段相呼应。学生在对这类文章进行阅读时,首先需要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其次找到论证的依据,再次找出论证的结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较为典型的议论文范本,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和学习,本文中将不再进行详细讲解。

针对说明文这一文体结构类的文章,其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文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语言较为确切,文章的条理极为清晰。学生在对这类文体的文章进行阅读时,需要首先确认说明的对象,其次要理清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较为典型的说明文如《生物入侵者》《故宫博物院》等。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授课中需要针对这几种类型的文章进行重点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个文体类型文章的特点。在进行阅读时,紧扣几个文章的特点对文章进行搜寻,最终掌握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

二、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文章中心思想的总结和归纳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文体结构阅读训练的同时,需要注重对学生总结归纳技能进行训练。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强迫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做一个基本概括,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此阶段的训练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进行,在预习完毕后,通过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课文开讲前,教师可对部分学生进行简单抽查,询问学生即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所讲述的内容。提问的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关于什么、结论是什么、学生得到什么。此方法需要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不断坚持,不间断地督促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逐步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对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需从如上两点着手重点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对三种文体类型的文章结构、阐述方式等做到熟练掌握和运用,同时,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的能力。总结和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阅读最终的重要目的和意义,也是教学大纲重点要考查的内容,学生和教师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累积总结阅读经验,提高现代文阅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德沐.浅析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层次性[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11).

[2]周建新.五勤:初中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J].才智,2011(08).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现代文阅读总结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开启初中现代文阅读之门的三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