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同课异构”教学的反思

2016-05-30陈绍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反思教学设计

陈绍兰

【摘 要】“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上课,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参与性高的诸多优势,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最佳方式,为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凝聚了学校教研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反思

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确定主题后,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中在结构、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各教师则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特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达成了目标突破了重难点。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实践者。要改变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由于教师每天都要上课,都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同课异构”研究是集体智慧和个人智慧的结晶,贴近教师教学实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融合,便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生活,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同课异构”能够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实用性强,容易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师能研究、会研究,基于解决教学问题,教师愿意研究,并能自觉参与,积极实践。

一、开展同课异构的好处

1.针对性强

校本教研的本质是“改进”。改进就是改不合时宜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旧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进就是将利于学生发展,利于教师成长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课异构”研究不但能解决教师个人教学上的个性问题,还能解决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问题解决,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存在的真实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实用性强

“同课异构”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了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而指导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强。教师有了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容易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参与性高

“同课异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是具体的一节课。和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有共同问题可研,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从而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二、对“同课异构”的反思

1.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一般的认为,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会有什么问题。通过本人所在学校近年来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大家才看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这里有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在内容的理解上首先要“求同”,即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然后才是“求异”,阐述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尽管我们在备课时参考了许多资料,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但限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和教学经验,对内容的理解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学一遍有一遍的心得。例如我在教学《桥之思》一文时,对于桥的认识,只停留在了对桥的样子、功能上,课堂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说、找、勾划有关桥的样子、桥的功能的语句,且细细品味研读,并把自己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和看法一一作上批注,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课后当我让学生写一篇自己熟悉的桥时,学生的习作令我大失所望,文章大都千篇一律。经过再次研读教材,我对《桥之思》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在课堂中,除了让学生找、划、读有关文中出现的桥的形态和功能外,我注重让学生感受桥之美,语言美,从而引出心桥的可贵。引导学生对于心桥展开联想,以此突破《桥之思》一文的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分析,会对内容有新的思考。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和听了同行与专家的评议之后,会对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本学期,学校组织观摩了本校寇老师讲授的《我们的错误》一课,寇老师的课堂,充盈着新鲜的血液,语言字正腔圆,精神饱满,引导自然得体,书写潇洒自如、规范美观。尤其在教学字词时方法灵活,让我获益匪浅。我在讲授此课时,给学生的观点是少犯错误,而寇老师的观点与我截然不同,她鼓励学生大胆犯一些有价值的错误。

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包括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反思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其次,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法,建构适合于特定教学内容的模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方法是水,内容是山。我们应以内容为主导,选择方法。再次,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由于确立的教学重点不同、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同,每个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相同。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的效果,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如果是同课异构的话,还要与别人对比,看在教学效果方面有什么差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与一般的课相比,同课异构课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所以更有可比性。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研讨后写成课例分析,可以把这一反思活动延续下去,使课例分析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载体。

总之,教师的实验场地在课堂。“同课异构”为教师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教师的教学生活丰富了,同伴之间的关系融洽了,研究的氛围浓厚了,教师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之中,思维深刻了,认识广泛了,课堂上就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了。

参考文献:

[1]代慧玲.反思: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2]俞琴.新课程实践中教学行为的反思[J].文学教育(上),2010年06期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反思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认识
浅谈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