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现代诗教学应回归文本原点

2016-05-30丁锋丽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代诗技法意境

丁锋丽

个人认为,高中现代诗教学应回归文本的原点,立足于读,读出诗韵;立足于悟,想出画面;立足于赏,赏鉴技法。真正读出诗歌中的个体情感与普遍共鸣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学的源流是诗歌,而诗歌最能代表中国文学的写作形式。虽然现代诗的主要文学样式学自西方,但内在的意象、精神都与古代诗歌一脉相承。古代诗歌作为吟唱的歌曲出现,具备很好的音乐性,因此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注重对偶。现代诗歌在这方面已经大大弱化了,但是还有不少诗歌在停顿、韵脚上依旧具有音节性。通过停顿和分行,把诗歌的韵律体现出来,给人带来一种视听的美感,也即闻一多先生所说的“建筑美”与“音乐美”。

比如,在《发现》这首现代诗的具体教学中,我从诗歌本身的美入手,让学生了解,其实好的诗歌往往就是一首动听的音乐,只要谱上曲子,就可以传唱。笔者举了台湾作家李敖写的一首很著名的情诗《只爱一点点》,然后播放了巫启贤演唱的版本,学生大呼好听。我告诉学生,这首短诗,虽然不押韵,但是它的分行、停顿很有节奏性,所以谱成曲子传唱性就很强了。接着让大家一起来读《发现》这首诗歌,要求找出其中内在的音乐性。由于前面的知识铺垫和范例点评,不少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原来这首诗歌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有着一种气势,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动感,有着一种必需一气读完的韵律。慢慢的,学生发现诗人这样的分行是美的,这样的停顿是美的,这样的节奏是美的。还有一些学生发现全诗12行,每行结尾的字,“泪”“对”“我”“火”“喜”“你”“崖”“爱”“风”“胸”“你”“里”,正好分6组韵,每次转韵,诗歌的内容也发生变化,读起来很协调,确实很有音乐性。教学到此,笔者觉得学生对现代诗并不是不能理解,也并不是不感兴趣的。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义丰。虽然,现代诗歌已经没有古代诗歌那种对文字凝练的极致性要求,但是诗歌毕竟是诗歌,正如朦胧的事物会更加美丽一样,过于直白的诗歌往往就显得浅薄。于是,不少优秀的诗歌都注重营造意象,以精准的富有内涵的意象以及独具个性的意境来表达诗人想要传递的情感。如果说,诗歌的音乐美让人情不自禁地去读去吟唱,那么诗歌的言辞美,特别是意象美就会给予阅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力,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想象,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来体验一场极具个性化的想象之旅,这或许能与诗人契合共鸣,或许还能触动自己内心的烙印。

比如,在教学《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我一改惯常的教法,没有带着学生去一遍遍诵读,也没有讲解文革这个写作的大背景,因为这些都会成为影响学生感知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外在因素。我和学生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我要求学生就诗歌第一小节中的“河边上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的破旧老水车”“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额上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的淤滩上的驳船”这样五个描述“祖国”的意象,从声音、色彩、感觉、寓意等不同角度来想象画面、谈出感受。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知道了如何去想,于是感受出的画面和意境也格外精准,破旧老水车吱嘎吱嘎的声响,转不动了;矿灯昏黄的光照不了多远;干瘪的稻穗传递出了一种饥饿感;失修的路基让人举步难行;纤绳深勒的驳船,也难以逆水行舟……看,学生想象出的画面与感受出的意境何其到位和鲜活,岂不比教师照本宣科强得多?

无论怎么说,诗歌就是诗歌,它不是白话文简单地分行,更不是一些浅薄文词的随便押韵。为了更加鲜明地突出情感,或者说更加别出机杼地传递情思,很多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在格式还是语言上都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于是出现了很多在内容和技巧上新颖别致的文本。学生对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比较容易接受,但对手法和技巧上的创新则不好把握。我们可以借鉴古代诗词教学的方法,粗略地将诗歌写作技法从诗歌表情达意角度分为两大类:一重语言形式,即直抒胸臆,有呼告、排比、反复、对偶等技法;一重语言效果,即间接抒情,有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等技法。在具体教学中,重点通过技法的鉴赏来提升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

比如在教学《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首诗歌时,我要求他们在独特的诗歌形式以及语言手法上来进行鉴赏。由于前面的铺垫示例,有学生很快发现诗歌每一节的最后五行都是呈阶梯式排列,表现了一种渐行渐远、慢慢熄灭的感觉,越来越悲凉悲痛。也有学生发现其中的反复咏叹,也具备这种深邃的情感。还有学生揭示出“船长”的象征内涵,从而成功解读出诗歌对林肯遇刺的无限悲痛和哀悼。

可以说,诗歌鉴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我们教师耐心一点,打开一个口子,回归到诗歌文本的原点,我想学生一定会爱上新体诗歌。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猜你喜欢

现代诗技法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