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充满乐趣

2016-05-30叶廷华

新教师 2016年1期
关键词:母亲河教材内容品德

叶廷华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由于内容相对枯燥,往往容易陷入教学困境,引而不发。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避免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乏味呢?笔者就如何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充满乐趣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教学内容上蕴含乐趣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结合校本课程,让学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校园外那片沸腾的生活海洋之中,让教学内容蕴含乐趣。

1.系列排序。

品德与社会课具有系统性与层次性。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组,可以概括为这些主题: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团结合作教育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重新排序,定期训练,重点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这样,既克服了传统教学中零散无序、枯燥无味的缺点,又提高了学生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自觉性。

2.拓展延伸。

教师可融入校本课程,结合家乡的历史、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与发展远景,组织学生搜集、观看有关家乡巨变、壮美河山、名胜古迹的资料和影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样,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让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任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得以完成。

二、教学方法上体现乐趣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创设情境尤为重要,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情境创设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依据内容而定,设计出相应的情境,做到形象鲜明,内容清新,喜闻乐见,从而达到吸引、感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例如,笔者在讲“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展示出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表,并播放了从许海峰首夺奥运金牌到刘翔打破110米栏纪录并平了世界纪录等历届奥运会中国选手获奖场景,还播放了从邓亚萍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到北京申奥成功的一系列动人场景。当国旗一遍又一遍地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时候,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情绪高涨。笔者看准时机,引导学生描述祖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描述从“东亚病夫”时代到2008年之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们纷纷举手,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借助课件。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教学内容、典型事例达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起学生的丰富想象,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求新知的乐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可让学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在教学“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有这么一道题:找一找母亲河的风光图片;讲一讲与母亲河有关的故事;唱一唱与母亲河有关的歌曲;吟一吟与母亲河有关的诗词。刚开始,由于范围太广,学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他们很快就确定了各自想说的内容,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学习主体上突出乐趣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遵循教学的主体性原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安排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对教学形式的选择,应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活动后,采用何种形式汇报交流,也应由他们自己选择。总之,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让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习惯。

1.把握主线。

以自主探究为主线。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自主探究。

2.瞄准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笔者会组织学生自主、有效地讨论,让学生自由选择问题的形式。课堂上,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保持高涨的情绪,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跃,从而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学习实践中激发乐趣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实践意识”,寓实践能力的培养于教学过程之中。

1.活动中探索,调动积极性。

新课程有效整合了各学科间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思想性,综合性与开放性。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有目的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例如,为了深化“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的情感目标,笔者安排了课外延伸活动,开展了“环境与人类”的资料调查和“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主动清扫身边的垃圾,并要求学生做环保卫士的有心人,随手记录身边环境污染的现象,并对形成原因加以分析。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认识到保护人类家园刻不容缓,从而增强了环保意识,促使这一课的情感目标得以有效实施。

2.体验中发现,提高自觉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紧紧围绕“社会考察与实践活动”这一中心,讲求学生的自主体验,不断拓宽学生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提高自觉性。因此,教师必须善于依据教材内容设计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感受知识、理解过程、掌握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说教方式,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使他们善于参与、乐于学习,这不仅能深化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改革,实现课堂教学质的变化,同时也不失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条新的路径。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母亲河教材内容品德
保护母亲河(4)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是你 我亲爱的母亲河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我爱你母亲河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