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本源 体验探寻真知
2016-05-30林枝玲
林枝玲
面积概念是其所在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对面积的初步认识和量的间接比较是建立面积概念的基础,也是关键环节。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要学好面积这一内容,需要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在实践中感受面积的含义,在体验中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
1.学生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度量意识。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估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
1.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面积概念。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有效活动,感知面的大小,初步认识面积概念;“做一做”中呈现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帮助学生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面积概念。
2.制造认知冲突,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材安排学生用两个用观察法、重叠法都无法比较大小的长方形,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产生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意识,为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作准备。
3.经历拼摆过程,感悟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由于学生欠缺度量意识,教材采用小精灵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选择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通过活动,体会面积单位要密铺所测图形,且拼摆方便,正方形恰好具有这样的特点。
4.感受常用面积单位的价值,重视对量的实际感受。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对象,结合实物、实际体验,形成清晰的面积单位表象。
二、教学建议
(一)利用生活素材,感知面积的意义
教材中没有给出面积的定义,教师需结合“教室”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按照“物体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积”这样的线索教学面积的意义。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堂上学生在描述面积时侃侃而谈,但在课后练习时对面积含义的认识还是不够清晰,模棱两可。
本课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观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应用等活动中,遵循“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过程。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面:通过“看一看”,观察黑板表面、课本封面、数学书的面,通过视觉认识面;通过“摸一摸”,触摸课桌面、笔盒的面等,充分感知物体的面;通过“比一比”,比较黑板面与课本封面哪个大、手掌的面与数学书的面哪个大,体会不同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通过“想一想”,思考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尝试理解面积的含义;通过“说一说”,举例描述物体表面的面积,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学生结合实例体验、感悟、体会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通过“做一做”,摸同一物体的不同面,比较不同面的大小,逐步完善面积概念。接着通过比较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迁移,从“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基于表象充分认识面积概念。
“面积”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在大量的观察、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面积”是什么。
(二)借力探究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每个小组都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卡纸(红色卡纸规格8cm×6cm,黄色卡纸规格12cm×4cm,绿色卡纸规格8cm×4cm),这三张卡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学生在两两比较的实践操作中,发现了使用重叠法可以比较面积的大小,但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红色卡纸和黄色卡纸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不出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出示小精灵的提示: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提供3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边长1厘米的正三角形,直径1厘米的圆)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摆一摆。
通过交流发现,测量时选择的图形不同,结果就不同,再一次引发冲突,学生自发产生要选择同一种图形进行摆拼的想法。
师:你认为选择哪种图形更合适?
生:我认为是正方形更合适,因为只有正方形刚好可以铺满要测量的图形。
师:通过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个长方形面积一样大,都用了48个小正方形。
生: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面积是一样的。
生:要选择统一的面积单位,不然会影响测量结果。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体验与探究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初步感知等积变形的思想,为今后学习转化的思想方法打下基础。
(三)经历实践操作,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在这一环节中充分放手,采用自学辅导的方式,学生独立总结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在直观上的认识,学习重点放在了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的感知和空间认识上。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站一站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了这三个面积的大小,形成了空间上大小的概念和正确的表象。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认识和体验1平方厘米的含义时,先让他们动手量一量课前发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发现这样的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在实践操作中获得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从而初步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随后让学生打开思路,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为1平方厘米。学生的思维宽广,想到了:电话机按键、扣子的面、指甲面等,有如此多的形象事物作为支撑,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1平方厘米的表象,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两个小图形的面积,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时教师提出想要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桌面的面积,引发学生产生质疑,认为“这么小的面积单位怎么测量大物体的面积呢?”激起学生学习更大面积单位的欲望。
用同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质疑,产生认识新的面积单位的兴趣。在操作实践中,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建立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开关盖的面、粉笔盒的表面等大约是1平方分米,方桌的面、一个窗户的面积大约1平方米。教师可以准备一张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纸,让学生在纸上站一站,学生知道了大约14个学生的脚印面积是1平方米。在感知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合作探究,通过多人合作来测量课桌面、黑板面的大小,在实践中感知课桌面大约为24平方分米,黑板的面大约是4平方米。在全课丰富的体验下,教师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相应面积单位的物体模型,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也为培养估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但生动、深刻,而且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夯实概念基础,才能高筑数学知识建构的大楼。在教学中以感性材料、实际操作、生活实践经验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丰富而扎实。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