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转型设计
2016-05-30陈军卢建华
陈军 卢建华
一、读懂课标,把握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角的初步认识要求: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角;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角的特征。教学设计如果只满足知识、技能层面的目标要求,是无法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价值期待。因此,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在“观察、辨别、比较”等数学活动中,通过动手做,把视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协同起来,经历从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抽取角的几何图形,从直观的现象中抽象角的本质特征,达到对角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刻把握,在操作和思考活动中丰富表象,提升数学思考,发展空间观念,让隐含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获得发展。
二、读懂教材,理清脉络结构
1.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
纵向梳理教材,可以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角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几何图形,无论是静态角还是动态角,在生活中很常见,但从实物中抽取出数学角的过程,对学生来讲是抽象概括角的本质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学生脑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能为他们后续学习其他几何图形奠定基础。北师大版教材以“剪刀、钟面、红领巾”的主题图引入,由“智慧老人”抽象出角,帮助学生体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教材在此注重了承前启后、提前渗透。剪刀与钟面呈现出的虽然是静止的角,但包含着可以运动、形成其他不同的角的含义。特别是钟面上的角,既蕴含了动态角的含义,又有利于学生感受角旋转的方向。同时通过钟面上的数字做媒介,还可以帮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因此,教材中的每一个主题图,每一句话,都蕴含着编者精心设计的意图。教师只有先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才有可能把教材使用得淋漓尽致,发挥教材资源的最大功效。
2.主题统领深度整合。
结构决定品质,思路决定出路,用整体、联系、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教材,就会有无限的育人空间。一是学科内渗透式整合,应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逻辑点与关联点,更好地发挥学科核心素养育人的功能。“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其学科独特属性都是从生活情境中的三维物体中抽象出二维的几何图形,其学科价值是让学生积累点无大小、线无粗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形成空间观念。二是跨学科融合式整合,打通学科属性与学习规律,融合学习方式,达成核心素养目标。就如,为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核心概念,整合语文课中的带有角的词语、古诗,让学生辨别,比较出生活中角与数学中角的区别。语文中的“角”是一个多音字,角落、额角(jiǎo),角斗士、角色(jué),再让学生读一读杨万里的《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并用简笔画描绘出诗中的意境,学生用不同色彩绘制数学中角的“顶点、边、内部”,寻找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明晰数学中“角”的本质。体会诗中“尖尖”跟“角”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可以整合信息技术、美术和手工制作等内容,在动手中比较角的大小。在课件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色块表现角,并通过动画演示让角“活”起来。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用一张纸折角,用纸撕角,用小棒摆角等,在动手做中帮助学生深刻体验角的大小。这种融合式整合,穿越了学科的边界,打通了不同学科的内容和活动,也让“角”的数学本质属性得以明晰,让学生在融合中形成了“学会改变”的核心素养。三是超学科消弭式整合。超越学科边界,将学生的学习与其社会生活、实践打通,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概念的深化,可以让学生辨别生活中的角,如衣服领子上的角、滑滑梯上的角、椅背上的角、足球射门的角度等。
三、读懂学生,为学习而设计
读懂学生,是教学的根本。“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奥苏伯尔)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读懂学生的学习困难,读懂学生的学习路径。
1.读懂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进行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前测调研可知学生有认知基础,对角不是完全陌生,能辨别出生活中和数学无关的角,如牛角、羊角等。但到指角时,有的指顶点,有的指一个区域,可见学生对什么是数学中的角的认识是不清晰的,已有经验的负迁移大于正迁移。
2.读懂学生的学习困难。
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最重要的是摸清学生的学习困难,并为之搭建合适的脚手架,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比较的困难点是什么?前测可知,由于二年级学生还没认识射线,所以比较两个相等角的大小时,受生活经验以及头脑中对图形大小判断的原有依据影响,比较角的大小时“比哪儿”并不清楚。对角的大小有三种错误认识:边越长,角越大;看到角两边之间的面积越大,角越大;将看到的角两边结束处连接起来,边线越长,角越大。
3.读懂学生的学习路径。
“要读懂学生实现数学化的过程和要素,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学生们是如何实现数学化的,在这个过程里有哪些要素,这个过程大体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就是一个相当精彩的读懂”。(孙晓天)比较角的大小时,是“怎样比”重要,还是“比哪儿”重要?以往的教学,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一眼看出角的大小;剪下来重叠比;在每个角的两边等距之处连线,比较线段的长短等。注重的是“怎样比”(即比的方法)。而二年级学生第一次学习数学中的角,角的大小比较不同于长短、高矮的比较,它是一种新的度量方式。通过呈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比哪儿”的困惑,展示争议,思辨哪儿是角,凸显角的本质,自觉感悟到“比哪儿”更重要。“比哪儿”注重的就是对“哪儿是角”的再认识,这也就是对情境的数学化的过程。
四、读懂课堂,数学化再创造
从生命的高度来看课堂,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时光。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读懂课堂,就是要将学生的意外生成,变成不期而遇的精彩。特别是当学生的课堂生成在教师的预设之外时,且是对培养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就要舍得投入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探究,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角的初步认识过程中,学生认识了角的本质特征“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之后,教师链接生活,提出:“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角?”学生说出了放风筝时有角,有的学生就提出反对,说放风筝只有“一个顶点,一条边”,不是角,于是让双方各自摆出观点,说出理由,还真有学生拿出跳绳当风筝线,画出了线面角中地面上的那条看不见的线。当我们抓住无法预约的、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就可以为儿童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