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构建

2016-05-30张天杰

师道·教研 2016年1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小组长成员

张天杰

生本高效课堂合作学习的高效,关键在于小组学习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均衡分组,公平竞争

小组划分是实施好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我根据小组分配的原则实施了课堂小组划分。小组划分要依据学生的情况,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既要照顾成绩、品行、能力等方面的搭配,同时考虑男女性别平均,还要考虑学生的意愿,经过这些考虑,学习小组就划分好了。

二、明确责任,培养团队精神

1. 明确组长责任

在小组中进行细化分工,首先确定小组长。在小组中学习好的、能够在学习中起带头作用的学生承担学习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学习工作;在小组中积极活跃,且具备组织和协调能力的为行政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其他工作安排;再将小组成员按照学科优势,分配为学科小组长,担任某学科学习的组织者。这样分工在学习上既能相互帮助,同时又可以相互竞争,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整体进步和提升。这样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基本成型。

2. 定期召开组长会议

定期召开组长会议,明确组长每周的工作,并以组长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解决小组管理的疑难困惑,交流小组管理的优秀做法,并对其中的“金点子”进行表扬奖励,加以推广。

3. 抓好组员培训,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团队精神,就必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1)讲道理,摆事实,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意识。让优秀学生明白,帮助同学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能力的过程,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转变评价方式。由关注评价个体,转变为“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

3)通过班级主题活动,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

4)对学困生的每一次展示,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几倍于优生的课堂评价,即使答错了,也奖励勇敢分和思考分。

5)进行合作形式的指导,即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

6)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目标,使之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让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荣辱与共”的集体意识。

三、完善小组制度,形成文化

1. 进行事务分工

根据需要设立小组内的其它组长,让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小组不可缺少的一员,从而自觉自愿地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2. 制定小组的规章制度

小组内要制定在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应该遵守的一些要求以及相关的奖罚规定。每个小组可以制定适合本组学习、工作的规章制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3. 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分工明确以后由小组成员共同起组名、写组训、设计组徽、小组宣言、小组口号等,这样可以凝聚人心、激励小组成员,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特别是上课之前喊口号和组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小组动力

1. 小组成员个人评价

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可实行抢答或小组轮流回答,对回答或展示的成员进行加分、表扬,并记录在组内的评价表。在小组学习和课堂展示的过程中,我一般会要求B层或者C层的学生承担课堂展示,这样既能让这部分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感悟知识获取的过程,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从展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时,也可以在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产生质疑,使课堂学习中产生知识的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此时A层的学生可以给予补充和讲解,同时还可以适当拓展、提升,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总体评价

老师或评价小组对小组长合作学习、回答问题、展示、检测情况等进行评价,并记录在小组的评价表。评价小组要轮换,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到评价中来。

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汇总和评价,特别要注意的是,既要重视对小组的综合评价,也要重视对小组内个人的评价。每周可以做一个周总结,每月做一次月总结,并在月总结中,对先进的小组和个人给于适当的奖励,对落后的小组实施适当的惩罚。

3. 小组间互评

评价小组先对展示小组进行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再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小组既是展示的一分子,又是评价的一分子了。还可以保证他们与其他小组一样进行思考、展示,不会因为评价而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 潘孟良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小组长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分餐小组长
小组长的烦恼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