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微视频,探寻习作教学新策略

2016-05-30张志河

新教师 2016年1期
关键词:粪球慢镜头屎壳郎

张志河

微视频指的是截取优秀影视作品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剪接而成的小视频,或者是特意拍摄的师生生活真实情景的小视频。在小学习作教学中适当引入微视频,可进一步拓宽教学的思路,丰富教学的策略。

一、抓拍剪辑,拓展习作材源

1.抓拍生活,积累习作素材。通常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有素材可写,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却收效甚微。微视频可以让学生真实地参与生活,并且学会有意识地记录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素材。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爱国爱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纷纷拍照、拍视频,玩得不亦乐乎。回校后写作文时,却搜肠刮肚,无从下手。于是笔者当场播放学生拍摄的影像资料,让他们重温游玩的愉快经历,并选取代表性镜头进行选材指导,为学生广开“材”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紧接着国庆长假到了,笔者就布置学生用录像的方式拍摄自己难忘的画面。学生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的拍下小狗在水中游泳的情景;有的录下调皮的小猫在洗脸台上戏水的可爱场景;有的摄下家人团聚的热闹场面……有位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制作,穿插进字幕,生动再现了鹦鹉一天的活动,还不忘加上俏皮的语言,让欣赏的同学忍俊不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记录自己的生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累和搜集习作素材的能力,写作就变得容易些。

2.精心剪辑,丰富习作素材。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有83%来自视觉。“微视频”可以将图片资料、影视片段、声音片段和动画效果等有机地组合起来,营造出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教学情境。在习作教学中运用这样的微视频,不仅能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还能形成多重感官刺激,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素材。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要求描写“小动物”的题目。写好这篇习作的前提就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前教师精心挑选并剪辑学生拍摄到的各种动物活动视频。课中播放微视频时,拍摄者别出心裁的选景和拍摄角度,引起了学生的观察兴趣,个个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对于学生细致观察动物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很有帮助,进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3.引入动画,拓展习作素材。通过引入动画片段,实现微视频与习作指导的无缝对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言说欲望,拓展习作素材。比如,习作课上教师播放一段“屎壳郎推粪球”的视频,学生完全被屎壳郎熟练快捷的动作所吸引,被屎壳郎的“韧劲”所折服。学生习作热情空前高涨,情动而辞发。生:只见屎壳郎头朝下,前脚撑地,后脚顶住粪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粪球推上“半山坡”,可一不小心,“骨碌”一声,粪球便把屎壳郎卷到土坡下。生:屎壳郎不甘心失败,拍拍身上的尘土,摸摸差点“脑血栓”的脑袋,摇摇欲坠地重新站了起来。生:瞧,屎壳郎正头顶地,脚朝上,屁股撅得半天高,身体几乎成了一条直线,就像在表演倒立一样,可粪球却怎么也“无动于衷”……有趣的动画片微视频,既拓展了学生的习作素材,丰富了写作形式,激发了写作兴趣,同时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表达与交流。

二、聚集再现,强化细节描写

1.定格抓特写,将画面具体化。微视频可以定格的特点,更易于引导学生对重点画面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描述。当一闪而过的动作、表情在屏幕上回放或者定格时,课堂上总是欢声笑语,充满生命的活力。微视频呈现的视觉美,给学生以强烈的形象感;将画面具体化,学生的习作也变得“有血有肉”。如指导学生进行场面描写,教师播放本班学生参加“袋鼠跳”比赛的微视频,通过“定格特定镜头”引导学生将场面写具体。特写一:观察参赛选手的特写镜头,引导学生抓住参赛选手的动作与神态,以《卖力的“小袋鼠”》为题说一段话,做到以点带面。特写二:观察现场观众的特写镜头。引导学生关注旁边的教师与同学,分别以《忘情的老师》与《热情的啦啦队》为题各说一段话,做到点面结合。在教师匠心独运的引导下,“袋鼠跳”比赛活动在学生的笔下有序而又具体地铺展开来。

2.回放慢镜头,将细节生动化。学生写作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其实要把作文细节生动化也并不难,电影中的“慢镜头”手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所谓“慢镜头”,就是将精彩的瞬间慢慢地展现给观众,给人一种生动细腻的感觉。例如,下面的两看“慢镜头”的片段。

一看“慢镜头”:一只小猫,站在洗脸台上,好奇地盯着打开的水龙头,伴着下落的水流的“咚咚”声,时而低头观望,时而探爪挠水,可爱至极。视频只有一分多钟,但情节生动,极具感染力。当教师问:“这段微视频中哪些镜头最打动你?”学生的答案就很丰富。生:从小猫的动作中知道了它对水流非常好奇。生:从小猫对水流一下探爪,一下缩回,感受到它的紧张。生:从小猫不停地抓挠,可以猜想它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显然,学生已关注到视频中的几个典型细节,并由此感受到小猫对水流的好奇。

二看“慢镜头”:首先教师再次回放“慢镜头”,引导学生进一步聚焦小猫的动作细节,边说边写;接着,提醒学生想象画面,把连续动作分解开,把动作细节延展开。同时要求学生在具体描写中运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方法,让细节描写更丰满,更生动;最后,播放其他几个慢镜头,让学生试写,细腻的文字便从学生笔端一泻而出。

3.利用空镜头,引导学生想象“补白”。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电影中一些空镜头“景语”,也是用来表达某种“情语”的。在习作教学中,也可以利用空镜头,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再次展现出来。例如,四年级有篇习作是要求写一个人。笔者在学校运动会期间,特地让家长协助拍摄孩子们比赛的场景。有位家长是专业记者,拍摄了自己女儿参加400米决赛的场面。从赛前、赛中,再到赛后,将女儿的表现和其他同学的加油场面有序组接在一起。特别有创意的是当孩子跑到极限时,适时插入灰暗的天空,用环境来渲染心情。笔者就利用这个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此时此刻,张语涵同学的内心可能会怎么想的?生:“天好黑好黑,我的双腿好软好软……不!我要坚持到底,大家都在等我的好消息呢!”生:“张语涵已经很累了,天似乎也变黑了,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她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行,我不能倒下,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她不由得咬紧牙关,加快脚步冲向终点。”视频虽短,但学生观察有依托,思维有凭借,落笔也就没有苦恼的一幕。

三、组接借鉴,优化习作技法

1.组接镜头,促进行文有条理。在习作起步阶段,学生的习作往往叙述顺序混乱,条理性不强,“流水账”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对“微视频”进行组接,将习作的构思嵌在视频中,以指导学生把习作写得富有条理。如指导学生练习描写秋天的一幅画。学生在描写景物时,跳跃性较强。一会儿写田野里的稻谷,一会儿写小河里的鱼儿,画面零乱,缺少方位感。于是教师播放微视频有序地展现秋天的景物:从岸边的树木到黄色的草坪,再到草坪中间的小池塘,最后是江水。随着镜头的移动,学生落笔自然而然变得有顺序,比教师重复多遍的“有条理”明确得多了。

2.借鉴构思,布局有新意。每一个电影镜头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故事语言。将电影制作的基本技法引入课堂,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再让学生讨论,电影镜头,是用什么方式讲故事?转化为文字该怎么写?可以变成什么样的写作技法?如开头,不同的电影,开篇方式各不一样。《疯狂原始人》以“设置悬念”开头;《鸡妈鸭仔》以“环境描写”开始;《极速蜗牛》以“梦中的蜗牛入迷赛车”引入故事。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微视频的开头,选择“设置悬念”“环境描写”“梦境开篇”等作文开头方式。再如笔者指导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倒序法”,首先播放微视频《三个和尚》,接着让学生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然后,分析微视频的叙述方式。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有的学生说:先讲三个和尚没水喝,再讲述他们为什么会没水喝。有的学生说除了开头,其他情节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最后,师生共同探讨“倒序法”的表达效果。这样的引导借鉴,寓教于乐,比空洞地讲解写作技巧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容易写出有新意、有创意的佳作。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粪球慢镜头屎壳郎
屎壳郎爱粪球
作文中的“慢镜头”与“快镜头”
屎壳郎推粪大作战
慢镜头里的动作三步走(二)
推粪球大王
学会“拍慢镜头”
哈Q森林
电影里为啥会有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