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
2016-05-30李洪华
李洪华
一 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
1 心理冲突与自我认知偏差
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环境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发生转变。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生活起居上,还表现在知识面、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现实生活中,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对这一客观事实如果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知上的矛盾。当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时,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对他人的知觉,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失衡。[1]人不是天然就能获得心灵的成长的,人既不是随着年岁增大而必然获得心智的成熟,也不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完成人格的构建。[2]
而人的本质是社会化的,需要依赖周围的人提供对自身的内在的和外在的评价而存在。所以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有的大学生能及时调整对自身的认识,重新确立目标,让新的目标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发展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消沉、苦闷、颓废、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放大了自身的弱势、忽略了自身的优势,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和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在玩乐和自我放纵中来麻痹自己的心灵,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情绪,由此滋生自杀倾向等心理危机。
2 人际关系失衡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而深刻,角色呈多元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状况,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与学业期待来到大学,新型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人际关系危机便会随之产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进一步产生自杀心理危机。
3 应激性的生活事件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而引发个体身心反应,对身心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应激性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水平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中,父母离异、情感受挫、人际关系恶化、就业压力、生活陷入困境、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困扰,等等,会诱发或加剧一些心理适应能力脆弱的大学生采取自杀的极端方式,以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事件,如果他们连续发生,就会对个体抵抗力累加,因而也非常严重。对个体而言,在应激性事件中获得积极有效的心理支持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这是人们应付心理压力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支持资源。如果没有恰当的、有效的应激事件应付机制,个体的压力会持续存在,一旦个体陷入社会心理支持资源丧失或没能发挥或支持失当,面对压力的个体会变得脆弱无比和心理失衡,继而形成一种悲观厌世、逃避现实的消极生活态度,最终导致自杀悲剧的发生。[3]
二 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和关注的对象
自杀意念的形成要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发展过程,除极少数的自杀者没有征兆(如情绪性自杀)外,绝大多数自杀者从自杀意念的萌发到自杀行为的实施,都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自杀意念形成的最初阶段,自杀者往往表现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情绪低落,消极厌世,想逃避现实,萌发通过自杀的途径解脱的念头;在自杀意念矛盾冲突阶段,由于求生的本能会使打算自杀的人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自杀者往往焦虑不安,从而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等直接或间接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在自杀行为选择阶段,自杀者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自身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如选择自杀时间、地点、方式,买礼物送给最好的朋友,写遗书等。[4]
在自杀行为选择阶段,因其发生的瞬时性和不确定性,预防的难度大;而在矛盾冲突阶段,自杀者的内心冲突引起其行为的异常易为我们捕捉,此阶段是我们进行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此阶段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其心理上的徘徊期,及时介入给予适时的心理辅导乃至医学治疗,将能有效地防范和干预自杀行为。
那么,哪些大学生是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和关注的对象呢?一般而言,下列几类学生都是重点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意念关注的对象: 第一,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第二,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第三,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第四,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第五,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第六,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第七,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第八,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第九,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第十,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第十一,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第十二,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三 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
自杀危机干预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和迅速性,其有效的干预途径是成功的关键。建立起有效、可靠的自杀危机干预途径是进行危机干预,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有力保障。据此,在大学校园内,当发现有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可以参考格林兰(B.E.Oilliland)和詹姆士(R,K.James)的危机干预法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1 确定问题
危机干预者可以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以及来访者中心疗法中的同感、理解、真诚、接纳、尊重等技术。从自杀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的问题。同时,既要注意自杀者的语言信息,也要注意其非语言信息。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倾听,迅速判断事件的危险程度,迅速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干预。
2 保证安全
危机干预者在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在危机干预过程中,要将保证自杀者的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自杀者对自我和他人的生理、心理危险性降到最低。给自杀者以心理支持,稳定自杀者情绪,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提供适当医疗帮助,有效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保护自杀者的生命安全。
3 给予支持
危机干预者通过语言、语调、躯体语言等方式与自杀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转移自杀者的注意力,使自杀者不专注于自杀行为本身,从而为其他干预人员对自杀者进行安全救助提供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与自杀者的谈话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为自杀者提供适当建议,帮助其面对当前的问题和困境,让自杀者知道危机干预者是完全可以信任、能够给予其关心和帮助的人。
4 提出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危机干预者要尽可能地安慰、鼓励、说服自杀者,帮助自杀者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危机状态,让自杀者认识到还有许多途径可以帮助他们摆脱目前的困境。同时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危机的方法,帮助自杀者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对方式,以便使其尽快摆脱自杀的危机,并做好今后的自我预防。
5 制订计划
危机干预者要与自杀者共同制定行动步骤来矫正自杀者情绪的失衡状态,要帮助自杀者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确定自杀者能够理解的、自愿的行动步骤。计划应该根据自杀者的应对能力,着重于切实可行和系统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为自杀者提供一个对所关心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应付机制,减缓心理冲突,矫正情绪的失衡状态,提高自杀者的应对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并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战胜危机。制订计划的关键在于让自杀者感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没有被剥夺权力,保持自杀者的独立和自尊。[5]
6 得到承诺
危机干预者要给予自杀者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改变认知,减轻其应激与焦虑水平。帮助自杀者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自杀者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让自杀者复述所制定的计划,并从自杀者那里得到会明确按照计划行事的保证。通过进一步沟通,得到自杀者不再自杀的承诺,对大多数企图自杀者应该以心理治疗为主,而对一部分有抑郁症症状或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学生则必须采取精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尤其是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是自杀预防的重要环节。对有抑郁症的学生来说,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倾听、解释、劝慰、鼓励、建议等,可以帮助他们摆脱抑郁情绪,控制其他不良情绪的蔓延,促进其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回复,使其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因使用相应的抗抑郁精神药物而有明显心理异常的患者,应根据需要考虑是否要住院或门诊给予药物治疗以及专门的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肖水源,杨洪,董群惠.自杀态度问卷的编制及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
[2]王丽梅.关注心灵成长,构建完善人格[J].继续教育研究,2012(05).
[3]李献云,费立鹏,牛雅娟.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的编制及其在社区和大学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06).
[4]王玲,卞茜,张维平.研究生新生自杀态度与影响因素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10(02).
[5]Kodaka M,Postuvan V,Inagaki 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cales that measure attitudes toward suicide,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