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规律初探
2016-05-30裴亚
裴亚
【摘要】:淮北地区以平原地貌为主,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是人类早期繁衍生息的重要区域。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共有158处,本文通过整理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资料,对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状况、分布特点及布局与聚落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淮北;新石器时代;遗址;聚落分布
淮北地区指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区域内以平原地貌为主,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是人类早期繁衍生息的重要区域。包括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四市全境和蚌埠、淮南市部分辖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各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积累了丰富的考古资料,特别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取得重要进展。本文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就本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一、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与面貌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共有158处[1]。根据已有的考古研究成果[2],其年代在距今约8000年到4000年间。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约距今8000到6000年左右,已形成一支具有自身特征的文化,典型遗址有淮北市石山子遗址、蚌埠市双墩遗址[3]等,有学者命名为双墩文化。其自身也可分南北两个小区,北区由宿州小山口遗址[4]发展为古台寺一期和石山子早期,并继续发展为石山子一、二期文化;南区以双墩下层为代表,并由此而发展为与石山子二期文化不同的侯家寨一期文化。第二阶段,自距今6000年左右开始,该区文化獲得了较大发展,遗址数量明显增多,本土文化因素迅速衰减,外来文化陆续进入并逐渐被大汶口文化占据,到距今5000年左右,已基本纳入大汶口文化之中。典型遗址有亳州付庄遗址、蒙城县尉迟寺遗址、固镇县垓下遗址等,有学者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第三阶段,到龙山时期,全区的文化面貌已基本一致,主要为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典型遗址有宿州市芦城子遗址、蚌埠市禹会遗址等[5]。
除少数遗址较单纯、文化内涵较明确外,多数遗址都包含了几个发展阶段的堆积,根据调查采集的标本观察,处于第二阶段的遗址数目最多。因为158处遗址中大多数遗址还未进行发掘,相关资料有限,大多数遗址年代不能够精确判定.
二、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与聚落形态分析
从皖北新石器时代遗址平面分布上看,158处遗址主要分布在淮河各支流流域,淮河干流附近分布的遗址较少。濉河、新汴河、浍河、沱河流域分布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其他主要较平均的集中于澥河、北淝河、谷河、泉河等流域。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一区域的聚落形态。
1.遗址外部形态
从分布情况看,遗址大多在河流的二级阶地上,或离水源较近的平原区。从遗址所在地貌看,大多数遗址选择在台地土堆之上,或岗地边缘的平缓地带,地势高于四周,顺地势而建。遗址形态大致可分为台地型、岗地型两类,台地型遗址数量最多。台地型遗址高于四周地表,范围比较明确;岗地型遗址位于低缓的岗地顶部或边坡上,顺地势分布。这些聚落的平面布局形态主要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状态。绝大多数保存较好,多数用为耕地,外部形态辨识度较高;另有部分遗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破坏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侵蚀破坏,如长期的河流冲刷等,另一方面是人为破坏,如修路、建房、取土、农耕等活动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破坏。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区多数遗址文化堆积较厚,存在多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叠加,除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另有商、周、明、清等其他时代的文化堆积,分层较明确,表明这些遗址随着时代发展也一直被使用。有些典型遗址通过发掘,可以清楚的发现其堆积方式和功能布局,如尉迟寺遗址。
淮河流域河流密布,地势较低,每当雨季易受到大水的侵袭,洪涝是常发的灾害。遗址选在河旁台地,地势较高处,既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洪涝灾害,又利于日常的生活以及农耕采集渔猎等经济活动。
2.遗址规模
根据遗址的面积大小,可将其划分成6个区间:
① 5000平方米以下,有24处遗址。② 5000—15000平方米,有45處遗址。③15000—30000平方米,有30处遗址。④ 30000—50000平方米,有19处遗址。⑤50000—100000平方米,有21处遗址。⑥ 10万平方米以上,有21处遗址。
从各个区间数量看,面积在1万平方米左右的遗址数量最多。最小的石小台遗址,现存面积仅180平方米,最大的下台村遗址,面积达到3990449平方米,大小差异很大。差异的产生大概和选址及所在地貌有关,也反映了聚落的等级。
3.遗址分级与相互关系
从遗址分布上看,在多数流域的局部区域内都存在一个或几个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较大遗址,附近散布着一些面积较小的遗址。反映了区域内的大遗址可能具有区域中心的性质。参考各遗址面积的大小,结合考古发掘所见的遗迹遗物情况,可以明确具有中心聚落特点的有尉迟寺遗址和垓下遗址。
尉迟寺遗址[6]位于蒙城县许町镇尉迟寺村毕集庄东200米,现存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左右,现为高出地面2米~3米的崮堆状遗址,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50米。以尉迟寺遗址为中心,其周围2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址距尉迟寺遗址最近仅2.8公里,最远不超过22公里,这些遗址与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性质基本相同,属于同一时期的遗存。按规模大小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尉迟寺遗址,面积100000平方米;第二等级,面积在15000——100000平方米的遗址,包括大任庄遗址、刘孤堆遗址等4处;第三级,面积为小于15000平方米的6处遗址(如图二)。
1989年到2003年,先后对尉迟寺遗址进行了13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房址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出土了近万件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遗物。尉迟寺遗址聚落遗存主要包括房屋建筑遗迹、活动广场、灰坑、祭祀坑和墓葬等,外围有一条椭圆形围沟,形成一个被围沟环绕的聚落。聚落内各部分功能区分明确,总体布局合理,显然经过精心的规划。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聚落应为该区域遗址群的中心聚落。
垓下遗址[7]位于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居委会圩里自然村,地处沱河南岸,面积25万多平方米。在其周边2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1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均处于沱河流域内,这些遗址与垓下遗址文化性质基本相同,属于这一区域同一时期的遗存。按其规模大小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垓下遗址,其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为该区域最大;第二级,面积在15000——100000平方米的遗址,包括佘台遗址、张集遗址、于城东遗址等12处;第三级,为面积小于15000平方米的5处遗址(如图三)。垓下遗址为该区域遗址群的一级中心聚落,二、三级聚落散布在其周围,与其相互依托、彼此影响。
本文通过整理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资料,对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状况、分布特点及布局与聚落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只是作者对该领域研究的尝试。不足很多,敬请指正。
注释:
[1]安徽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编《安徽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2]吴加安 安徽北部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考古,1996年第9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3]冀和、王敏.安徽宿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第4期
[4]宫希成、朔知:《安徽考古60年》,文物出版社,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第二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镇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固镇县垓下遗址2007-2008年度发掘主要收获.文物研究 第十六辑,2009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