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不同栽插密度与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关系
2016-05-30李培银叶永丰龙泽銮潘万超
李培银 叶永丰 龙泽銮 潘万超
摘 要 通过对杂交中稻几种不同栽插密度的对比试验,了解其分蘖消长、成穗及产量构成的各种因素表现情况,进一步掌握不同海拔、不同肥力稻田适宜的较为合理的栽插密度。试验得出:对海拔较低、肥力中上等稻田宜适当稀值,采用小壮高的群体模式获取高产;对海拔较高、肥力中下等的稻田宜适当密植,采用“大中中”的群体模式获取高产。
关键词 杂交中稻;栽插密度;分蘖成穗;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02
近年来,不论是水稻增产工程还是高产创建项目,都强调要适当加大栽培密度,要求每667 m2栽促1万~1.3万穴,但在实际操作时,大多数只达到0.6万~0.8万穴,很难达到目标密度,种植户也不愿接受1万穴以上的密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清楚掌握杂交中稻在剑河地区较为合理的密度配置,更好地指导大田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于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粮食增产工程和杂稻高产创建项目配套实施。
1.2 试验地点、时间
试验安排在剑河县太拥镇的寨甩村。稻田前作为绿肥,沙壤土,肥力中上等,稻田所在位置海拔为530 m,时间为2015年4-10月。
1.3 共试品种
选用在当地已种植推广、性状表现良好、产量较高的C两优华占杂交稻组合。
1.4 育苗方式
采用旱育稀植育苗。4月12日浸种,浸种前晒种2 d,14日播种育苗,5月25日移栽,秧龄40 d。
1.5 田间试验设计
1.5.1 处理及要求
根据平常栽培时出现的最高和最低密度界限,设6个不同的处理密度。处理1: 6 000株/667 m2,行株距为37.03 cm×30 cm。处理2:7 000株/667 m2,行株距为33.3 cm×28 cm。处理3:8 000株/667 m2,行株距为33.3 cm×25 cm。处理4:8 000株/667 m2,行株距为28.8 cm×28.8 cm。处理5:10 000株/667 m2,行株距为33.3 cm×20 cm。处理6:13 333株/667 m2,行株距为30 cm×16.7 cm。其中处理3和4密度相同,只是栽插方式不同,即处理3为宽行窄株模式;处理4为四方兜模式。
1.5.2 大田设计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2.0 m2,长5 m,宽4 m。
1.6 大田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与粮食增产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相同。水的调控:实行浅水移栽、浅水分蘖、晒田控蘖,后期干湿交替灌溉调控;肥的管理: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控氮、施磷、补钾。
1.7 大田分蘖消长情况
记载方法:每小区调查10穴,6个处理3次重复共调查180穴,每次调查的对象及顺序一致。由表1看出:6个不同处理密度的每穴平均有效分蘖数均有明显差别,通过相关性分析:栽插密度与有效分蘖个数成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在处理3和处理4密度相同,只改变栽插方式的情况下,有效分蘖一致。说明相同的杂交稻组合无论选用怎样的栽插方式,只要密度相同,其有效分蘗数基本相同。栽秧后1个月调查的分蘖数与收获时的有效分蘖数接近,说明有效分蘖的临界期应在栽秧后的30 d前后。
1.8 小区测产
4月14日播种育苗,9月15日收割,全生育期154 d。各处理小区实测产量为(出田谷):处理1为20 kg;处理2为23 kg;处理3为24 kg;处理4为25.3 kg;处理5为26 kg;处理6为24.7 kg。按85%折干后产量分别依次为:17、19.5、20.5、21.5、22、21 kg。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穴有效穗逐渐减少,但667 m2总有效穗数逐渐增大,当密度增到1万穴以后,667 m2总有效穗数虽然有增,但增幅不大。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株高和穗长等虽有一定的变化,但不成规律,而且变幅不大。从实割测产来看,每667 m2密度从0.6万~1万时,产量成直线上升趋势,当每667 m2密度增到1.33万时,产量减少了。通过对密度与产量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二者有线性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r仅为0.23。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杂交中稻的栽插密度不是像农民朋友说的那样越稀越好,也不是像人们经常强调的那样越密越好,在具体条件下应该有个度。一般来说,在500~700 m的中低海拔地段和稻田肥力中上等的情况下,每667 m2应选择0.8万~1万穴的栽插密度为宜,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凌启鸿教授提出的“小、壮、高”(即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模式[1]。如果海拔较高,年均气温较低,田泥较浅,肥力中下等的稻田,栽插密度可以适当提高,但每667 m2不宜超过1.3万穴。
参考文献
[1]凌启鸿.水稻叶龄模式的应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