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农产品电商模式发展及创新
2016-05-30罗小放
罗小放
摘 要:宜昌农产品资源丰富,但电商销售起步较晚。研究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对于促进农产品销售,形成地方农产品特色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模式;创新
一、宜昌农产品电商模式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强大推动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宜昌电商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整体环境薄弱。宜昌物产资源丰富,柑橘、茶叶、高山蔬菜、特色水产、中药材等一大批农副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业务,对于扩展宜昌农产品销路,打造区域农产品名片具有重要意义。
宜昌农产品电商发展起步较晚,整体环境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市场规模、配套支撑、农产品信息服务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目前宜昌农产品电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建网络
自建网站指的是企业自己建立、自主维护的网站,一般以企业名称命名,具有企业介绍、产品展示、客户服务等基本功能。自建网站投入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推广费用,而且多数企业的自建网站不具备线上支付功能,故而这种模式的交易额较小。
2.入驻第三方平台
目前宜昌多数农产品是通过入驻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站来实现线上销售的。这些第三方平台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有专业的网络维护团队,入驻成本相对自建网站而言较低。目前也有不少宜昌本土企业在第三方平台上取得了不错的线上销售成绩。如宜昌爵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成功的将秭归脐橙、蜜橘、清江椪柑等农产品在淘宝上线,并在淘宝年货节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宜昌电商企业整体来说规模不大、数量也较少,销售额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和电商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自建电商服务平台
目前宜昌的自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较少,规模较大的有宜昌市农业局主办的宜昌农业产业化平台,具有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企业产品介绍等基本功能。总的来说,影响力不够,对线上销售刺激作用有限。
总的来说,宜昌农产品电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已开展电商业务,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部门和人员,且线上销售额较少。
二、关于宜昌市农产品电商模式创新的几点建议
1.品牌农产品线上预约销售
2015年12月28日,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向社会发布《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宜昌市11个农产品成功入选。包括宜昌蜜桔、秭归脐橙、兴山脐橙、采花毛尖茶叶、秀水天香绿茶、金香品雪、萧氏毛尖、楚蕈牌香菇、长阳高山西红柿、长阳高山辣椒、一致魔芋膳食纤维。除此以外,宜昌还有一大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副产品。这些品牌农产品可建立线下体验馆,客户先线下体验,然后线上预定。这样可减轻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的销售压力,也有利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同时通过良好的品牌策划推广,把地方品牌变成全国品牌,甚至做成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2.农产品销售与宜昌旅游产业对接
宜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许多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农副产品的销售可利用旅游旺季,在游客较多的景区景点开展产品宣传,与旅游景区合作进行产品推广与营销,拉动线上销售。同时,宜昌周边城镇乡村旅游业近年来发展也比较迅速,深入挖掘乡村游旅游资源,将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游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
3.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相融合
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生鲜农产品销售的新模式。传统的线下模式如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超市、大型超市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农产品的销售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还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线下拉动线上,线上销售的大数据也能形成对线下实体的客商服务。目前品牌农产品的推广一般也是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大宗农产品的交易可可以采用电商平台交易,线下交割的形式进行,这也正式线上线下融合的有事所在。
4.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建立配套支撑
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容易出现丰产不丰收,产品滞销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政府要协调规划地方优质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加强农产品优选优育,形成质量一致的品牌农产品。同时政府出面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保证产品销路。政府部门海要在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好具体工作,最终扶持起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当地农户,形成系统一体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张党利,李安周,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J]湖北农业科学;2011(14).
[2]李海平,刘伟玲,等;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
[3]杨杨;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的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7).
[4]何瑛,吴韵琴;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策扶持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