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趣”而动,重塑说明文教学活力
2016-05-30钟敏
语文阅读教学中,说明文一直备受冷落,无论是不同时期的名师课堂实录,还是各级各类公开课都难觅其踪影。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三大文体之一,说明文显然不该遭遇如此的尴尬。那么,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该如何重塑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生命活力呢?笔者根据实践,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利用主体经验,激起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伊始根据文本内容找到与学生主体经验相关的契合点,势必能有效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
师:有人说没有去过故宫,就不算到过北京;没有看过兵马俑,就不算到过西安;没有游过西湖,就不算到过杭州。那么,老师想问:如果你去苏州旅游,你一定会去哪里?
生:苏州园林。(异口同声)
师:想法这么一致?不会是因为今天我们要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大家在故意迎合老师吧?那好,有哪些同学真正去过苏州园林?请举手。
(举手的确不多,很多同学带着不好意思的笑)
师:看来真的被我猜对了。那好,我们还是听听去过的同学的看法吧。
生:因为苏州园林是苏州最具特色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生:因为苏州园林是苏州最美丽的地方。
生:因为苏州园林是全国最好的园林。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从大家的看法中,老师可以归纳为苏州园林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构建精美等几个特点。那么,课文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作者心中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这是笔者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做出的尝试。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走进文本,并很快抓住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一中心句,为教学过程的深入有效蓄势。
二、探析行文逻辑,呈现思趣
在各种文本中,说明文的行文逻辑相对清晰、严密。教师如果能够依据行文逻辑设计教学过程,不但能将各种说明知识趣味性地融入其中,而且能有效锤炼学生思维能力。
师:在第一段文字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让我们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生物入侵者”的……
生:定义或者概念(学生齐答)。
师:很好。那么,我们试着快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看围绕“生物入侵者”下面的文字又介绍了什么?也请用词语分别回答。(学生快速默读)
师:谁先说说?
生:“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途径。
师:你能具体指出是哪几段吗?
生:二至四段是危害,第五段是途径。
师:能不能结合内容具体说说?
生:第四段的第一句指出“生物入侵者”不但会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巨大威胁,这是在说危害。而第五段写了国际贸易和跨国宠物贸易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这是在说入侵的途径。
师:很好。你分析得很准确。那么,谁能说说后面的三段文字又在写什么?
生:第六至七段介绍对于“生物入侵者”不同的态度,第八段提出对于生物入侵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师:不错,你概括得很到位。原来作者是依据“概念——危害——原因——态度——措施”这样的顺序在介绍。那么,谁能评价一下:这样的顺序合理吗?
生:合理。因为我们对于“生物入侵者”比较陌生,所以课文先介绍它的概念。而“生物入侵者”的最大特点是危害很大,所以课文接下来就讲它的危害。
师:有道理。那么后面的内容呢?
生:我们知道了它的特征和危害后,一定会奇怪它是怎样入侵的,所以课文紧接着为我们介绍它的入侵途径。因为有危害,人类才会产生各种看法。只有明确它们的入侵途径,人类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师:同学们分析的相当到位,看来大家的思维和作者一样缜密。这就是说明文的特点:行文逻辑严密、清晰,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生物入侵者》时的部分课堂实录。笔者先示范分析了课文第一段“生物入侵者”的定义,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概括、探析,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了各部分内容,把握了作者行文逻辑,最终理解说明文行文特点,锤炼思维能力。
三、关注语言品味,感受意趣
余映潮老师主张:“语文的教学,本质上是语言的教学,是语言的学用、品味、赏析的教学。”事实上,初中阶段的说明文涵盖了大量科普文、小品文,在教学中除了需要品味该有的准确性之外,还应该关注语言的生动性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作者写作情感。
师:这篇课文中,第一段文字特别吸引人,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并细细品味,这段文字哪些字词用得特别好?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这两个词用得好,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云的特点,并且总领了这一大段内容。
生:“飘”字用得好,形象地表现了羽毛的轻柔。
生:用了很多形容词,如“轻轻”“整整齐齐”“严严实实”“美丽阴森”,很形象地突出了云的特点。
生:用了很多叠词,如“来来去去”“整整齐齐”“严严实实”,使句子读起来很有韵味。
生: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又以排比句的形式,语意连贯,将云的种种姿态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是笔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设计的一个环节。它将文本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有效地融于一炉,不但让学生品味到了语言表达背后的意味,而且让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说明文尽管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但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可以忽略语言品味。反之,教师如果能时刻关注,引导学生领悟文字背后的上述意趣,必然能为课堂注入活力。
四、创设质疑问难,把握理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工具性,而忽略了文本内容所呈现的作者意图、科学精神等能带给学生思想启发的人文内涵,最终使得说明文教学价值被极大弱化,课堂无法受到学生的尊重。
师:透过文字,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作者为罗布泊的逝去而痛彻心扉。这样看来,文章写到25节也该结束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后三节文字呢?
生:因为青海湖、月牙泉正在重复着罗布泊的悲剧,作者不希望悲剧再蔓延下去。
师:哦!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青海湖、月牙泉最终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为什么?
生:会。因为人们依然在破坏自然,青海湖和月牙泉的退化速度之快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生:不会。因为人们会在悲剧中反省,去控制破坏自然的行为。
生:我认为也不会。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警醒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有道理。老师只想告诉大家,我们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去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篇课文最后三节文字,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意义所在,那就是:向人们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急切呼声,以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来警醒世人。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创设的质疑问难,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引发学生理性思考,通过适时点评,让学生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也就是本文的写作价值)。这样的方式在《奇妙的克隆》《敬畏自然》《旅鼠之谜》等文中都可以有效尝试。除此之外,质疑问难还应该积极体现在科技类说明文中,以帮助学生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笔者认为,创设质疑问难,能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将思维引向深处,触发学生去深层次思考,获得独特的感受,并拓展文本的价值。这是说明文教学中不应丧失的理趣。
钟敏,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