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2016-05-30黄萃朱伟华
黄萃 朱伟华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而工科类女大学生因其对口岗位的特殊性和社会仍广泛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就业难”更显突出。本文分析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通过对当代工科女大学个性优缺点的剖析,提出了学校在解决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工科 大学生 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78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society still exist,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is more promin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ntemporary engineering female univers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difficult employment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较去年增长3%,而其中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仍保持在1%的低水平,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另据北京市妇儿工委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61.5%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过歧视,比男生高出9.9%,可见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而在对性别要求差异化较明显的工科领域,女大学生的求职弱势将更为明显。为何工科女大学生即使在校成绩优异,或身为学生干部,在求职旅途上依然难免处处碰壁,这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
1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认知偏见。“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沿袭千年,女性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往往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偏见,如认为女性的智力能力不如男性,没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等,这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潜在原因。部分用人单位单位的招聘存在“性别歧視”,甚至无端的明确提出不要女大学生, 让不少优秀的女学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2)行业特征。工科行业的岗位一般较其他行业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地点也往往不稳定,有的还要求长时间出差等。因此,工科行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男生,这也是工科行业“性别歧视”相对严重的最直接原因。
(3)性别心理。女性的心思较男生细腻,感情丰富,面对挫折一般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表现出独立性差、意志不坚强的问题。部分用人单位过分放大女性特殊的心理缺陷,进而对她们的工作能力、态度产生怀疑,最终选择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对于现代中国女性,“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依然深入人心,将生活重心偏向于家庭的规划思路让女性对工作时间和地点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出差有着排斥心理,这也限制了工科女大学生的择业空间。
(4)社会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针对女性的生育保障和制度监管还相对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生育是一个社会问题,但由于制度的缺失,令生育期的相关资金补偿全部交由用人单位来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女性生育期和哺乳期的工作效率必然受到影响,将间接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工作安排。因此,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部分岗位在招聘中差异性对待男女性也无从非议。随着法制的健全,明确限制女大学生“几年内不得生育”的签约条款已渐消失,但依然有不少女大学生为获得就业机会选择推迟生育。
2 工科女生求职负面特征分析
2.1 心理素质
女生比较看重学习成绩,往往觉得自己成绩不够理想,当看到男生能较轻松的获得奖学金或专业方面的成绩,会产生工科专业上女生固然不如男生或男生更聪明的悲观想法,未来在就业竞争中面对男生的挑战感到更大压力。由于女生的心理较男生敏感和丰富,更容易因小事烦恼,特别是因为感情纠葛等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由于缺乏自信心,女生做事不够果断,反复权衡往往陷入焦虑。
2.2 专业兴趣
大学期间女生比男生学习成绩往往是因为投入了较多的时间,而非专业兴趣使然。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业动力也显不足,在求职道路上一旦遇到挫折即会对自己的专业道路产生怀疑,更易陷入迷茫。由于对专业兴趣的缺乏,女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持随遇而安的妥协态度,大学生活或者受外界诱惑沉迷于课外琐事,或者既定公务员、教师、文员等“适合女性工作”的行业为目标努力。工科类岗位不仅要求扎实的理论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缺乏专业兴趣,女生在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较男生显弱,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女生在工科行业竞争力的一大瓶颈。
2.3 人文素养
通过刻苦学习,工科女大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技术岗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更加凸显,其中对女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但是,由于工科女生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缺乏对社会人文的思考,又不像文科类女生天然受着教科书的文化熏陶,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颇显匮乏,也使得她们在挫折应对和抗压心理调节方面偏弱。
2.4 择业观念
严谨务实是许多工科女大学生的标签,择业前往往早已做好生活的规划:希望事业不至于过多影响家庭生活,让自己有充足的精力经营好家庭。这种对家庭角色的预设对女大学生择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学的好不如嫁的好”,这种相对传统的夫贵妻荣观念令女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和就业持消极态度,会以逃避的心态来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二是预设条件压缩职业选择空间,陷入既想工作稳定、工资高、前景好,又不希望条件艰苦、加班多的矛盾中。对于工科类女大学生尤是如此,因为工科类岗位对实践水平要求高,基层工作是大学生事业起步的基础,而这些基层工作往往与女大学生的職业预设相悖。同时,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此类心理也有所顾忌,会因担心她们事业心和进取心不足而不愿意招聘女大学生。
3 女生就业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3.1 好胜心
现代女性有着更强的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特别是进入大学后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自主意识大大加强,传统的依赖父母、依附丈夫的观念已趋淡薄,她们往往更关注于个人的发展与前途问题,不甘社会上“重男轻女”的观念,希望表现得更加出色来证明自己,所以通常女生较男生有着更强的好胜心。当然,受女性内敛性格的影响,这种争强好胜的进取心并不明显外露。女大学生的好胜心有助于其在竞争激烈的技术性行业取得成绩,对于强调在专一行业纵向发展、深度进军的工科,竞争意识更利于形成成就动力。
3.2 自觉性
学业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第一要务,女生较男生对此表现出更强的自觉性,故而女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比男生好。在学习上,女生多表现出更强的毅力和自制力,踏实勤恳,安静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书本知识,女性的亲和力也易于带动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女大学生的自觉性奠定了她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扎实基础,利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3.3 个性魅力
女性有其特殊的个性魅力,这在男性为主导的工科领域是无法取代且独具优势的。首先,女生头脑冷静,办事细心,方案设计更显周详;其次,女生较男生更富同情心,能更敏锐的洞察他人的态度,待人接物更显练达成熟,人情味重,有利于工作中的沟通;再则,女生往往表现得谦和,特别是工科女生的朴实更易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4 工科女生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有待长期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要求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同步跟进,而学校作为问题链的首个环节,在此间的作用尤显突出,其一是人才培养阶段因才施教,二则是就业指导阶段因势利导。
4.1 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培养
注重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鼓励工科学生选修相关课程,积极参与社会类课外活动,提升人文类知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不同时期培养不同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如在大学一、二年轻,学业负担较轻,可多参与社团、团总支、学生会的活动,积极成为社团骨干,培养人际交流和处事能力。至三、四年级,将重心放在社会实践上,特别是与专业、行业相关的技能实践和竞赛,为将来的求职和更好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跳出传统以男生为主导、单纯从男生角度出发的工科类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和实践方案,以更好的调动女学生对工科类专业的兴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2 针对女学生的特色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女学生的性别特点,结合当前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从女学生心理、就业方向、求职技巧等方面,引导女大学生自我挖掘性别优势,及时发现自身的长处并重点培养,进而提升求职自信心。
对于女大学生求职期的心理也应重点关注。由于女性心理相对脆弱,面对求职的多次失败,挫折心理会愈发严重,沮丧、焦虑和抑郁等多种情绪交织,对求职将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需要及时的疏导排解。这也就要求就业指导需及早打的好“就业难”预防针,求职高峰期将工作做细,开展一对一的谈话,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4.3 就业型和升学型学生分类引导
不少女生入校即有较明确的发展目标:或是毕业求职,或是继续深造,或是出国留学。对此,学校可在每学年主动展开毕业后发展意向调查,主动掌握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动态,必要时建立个人档案,以便分类跟踪指导。
对于考研和出国类学生,应督促和鼓励她们勤奋学习,打好基础,及时跟进相关报考信息,给予建议与指导。对于考试落榜的考生,应重点关注,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她们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根据学生意愿给予就业指导。
对于有就业意向的女生,需结合其的性格特点引导选择合适的工作,同时为提升女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应鼓励女生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考取各类实用证书,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为将来的就业增加更多的闪光点。
4.4 校园求职中的其它关注
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对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给予充分的支撑,引导女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抓住机遇,自谋职业;在校园招聘中,设立专门的监督窗口,对于女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给予必要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可芬.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2):23-25.
[2] 段磊.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2014.6: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