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柑橘套种技术在提高果农收入中的作用分析

2016-05-30梁冰蝶王观锡彭继生黄少娜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柑橘

梁冰蝶 王观锡 彭继生 黄少娜

摘 要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近一個世纪以来,科学工作者对如何防治黄龙病这个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找到一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柑橘黄龙病仍在柑橘产业中不断蔓延,每年造成数10亿元的损失。柑橘黄龙病主要表现为新梢发黄,病根表皮脱离、腐烂,果实着色异常、果小、畸形。严重流行时,可使大片柑橘区数年之内趋于毁灭。而对于大部分的果农来说,生活经济来源和未来希望全在这片果园里,面对着收成逐年减少的情况,用什么方法打破这种持续亏损的状态,实现收益呢?通过对柑橘地条件的实地调查及对相关一些植物原理的研究,再加上一些成功案例的一些启发,有望能通过在柑橘树底下套种大球盖菇,在不影响柑橘现有的收成的条件下提高果农的收益。

关键词 黄龙病;柑橘;套种模式

中图分类号:S66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02

1 实地调研

1.1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调研

2014年下半年,德庆县高良镇开始逐渐出现柑橘黄龙病问题,病情大肆蔓延,果农对此毫无办法。柑橘黄龙病导致当地的柑橘产量急剧下降。虽然2015年的柑橘价格再创新高,但果农大都亏损。

当地果农的土地利用意识较强,在柑橘幼龄时期已经开始套种花生,玉米等深根性的农作物,但仅限于柑橘幼苗时期。

1.2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马圩镇调研

马圩当地的柑橘种植规模不大,大多是分散的以梯田为主的柑橘园。村长认为是柑橘根系出现问题,柑橘吸水过少,导致黄龙病的出现。黄龙病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柑橘产业,许多经营着小规模柑橘园的果农都放弃种植柑橘,改种香蕉。据村长所说,果农都是打算先种植两三年的蕉树,待土壤的肥力恢复后再重新种植柑橘。在集市上还发现了柑橘幼苗的销售点,通过询问大致上了解了他们的情况,有一位妇女说,他们今年大概培育了1万多棵柑橘幼苗,目前已售出数千棵。

果农的土地利用意识较强,部分果农在柑橘树种下前2 a会套种蔬菜、花生、玉米和木薯等作物。

1.3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关塘坪村调研

柑橘的收益情况为每年愈下,2015年为最严重的一年。果农1 a会在施肥、除草、摘果方面投资入大概2万~3万元,80%的村民处于亏本状态。有一位村民但2015年投入了2万,估计只能收入2 000元。由于果农知识水平有限,果农无法判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柑橘黄化。他们采取的办法多半为“放弃”状态,任由柑橘自生自灭。打算再等多两三年的时间,到时若柑橘还是老样子或者更差,就不再种植柑橘。当问到村民们是否愿意在树下种其他作物时,村民表示可行性不大。因为他们觉得太麻烦,而且人工消耗大,现在的村民只是单纯地想要收回成本,并无他求。

总的来说,柑橘黄龙病的影响巨大,几乎碾压整个柑橘产业,无能避免。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对果农造成致命性打击,估计在未来的几年中果农都没有办法通过柑橘实现收益。若通过在柑橘树下套种食用菌,既能满足果农的不弃园的愿望,又可以解决对套种不放心的一些顾虑,从而缓和柑橘黄龙病带来的低收入问题,一举数得。

2 套种成功案例

广西农科院生物所于2004-2006年,在本单位试验地及南宁市金陵镇进行里香蕉园套种平菇、金福菇和鸡腿菇等一系列试验,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套种技术。每667 m2的香蕉园,可套种的空地约为300 m2,应用这套技术,投料25~30 kg/m2,产平菇10 kg,按6元/kg计,产值60元/m2,除去原料等开支约20元,纯收入40元/m2,300 m2的空地套种平菇可创收12 000元,加上香蕉收入,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以玉米高产创建为载体,利用玉米秆(芯)做食用菌原辅料,在玉米行间套种灵芝,产生了显著的效益。按每667 m2玉米籽粒产量600 kg计算,产值1 150元、可直接转化利用的玉米秆(芯)1 000 kg,产值100元;每667 m2一般套种灵芝5 000袋,667 m2产值24 000元,产值合计达25 250元,667 m2效益可达1.2万元以上;综合利用后,全县2万hm2玉米秆(芯)可增收2 000万元以上。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农民在铁皮石斛下套种食用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铁皮石斛下套种食用菌,既见效快,循环利用,节能无公害,还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以800株/m2苗的铁皮石斛大棚计算,一次栽培1 500袋,每袋食用菌6元左右,共需投资9 000元,每袋食用菌生长周期4~6个月,总产值可达2万元。

由此可见,套种农作物间作套种,是科学种田的一种体现,能有效地解决粮、药争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气、水肥和热量等自然资源,发挥边际效应和植物间的互利作用,达到双丰收目的;在柑橘园里套种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增加了果园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着果率和土地利用率。据测算,实行果园套种后经济效益比套种前增加了25%。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而且帮助农民缓解因黄龙病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收入。

3 相关资料显示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属于真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大球盖菇有食药用价值,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菇味清香,菇质脆嫩、适口性好。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源、氮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葡萄糖和蔗糖。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它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麦秸和亚麻秆等)。柑橘种植地所在的农村稻草资源丰富,用稻草来培养大球盖菇,既可以解决焚烧稻草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又能能为果农带来收益。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园,改良土壤,增加果园肥力。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在4~30 ℃时出菇,在闽粤等省区可以自然越冬。由于适种季节长,有利于调整在其他蕈菌或蔬菜淡季时上市。大球盖菇由于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又丰富,作为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大球盖菇在柑橘园内栽培,既可充分利用柑橘繁茂枝叶为其遮阴,又能使柑橘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和菌丝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互相供给对方利用,达到互惠互利;同时,柑橘园内形成的小气候环境在高温季节还有一定的降温保湿作用,有利于大球盖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而栽培过大球盖菇的培养料则可以就地施于柑橘园用作有机肥料,有利于增加柑橘产量,符合农业立体种植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 讨论与结论

黄龙病的侵害导致柑橘减产带来低收入问题,有望可通过在柑橘树下套种大球盖菇解决。

参考文献

[1]范国成,刘波,吴如健,等.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J].福建农业学报,2009(2).

[2]胡文召.中国柑橘黄龙病病原及分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柑橘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冬末春初是防治柑橘木虱好时期
丹江口柑橘价格“破纪录”啦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2016年春黄岩区柑橘冻害调查
《浙江柑橘》(第32卷)2015年总目次
柑橘“湘军”再升级之绊
全力打造“绿色柑橘”
柑橘栽培管理知识与技术(5)柑橘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