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件绣品售价百万:“红绣轩主”的酷生活

2016-05-30王新同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汉绣苏绣比尔

王新同

2014年8月初,杨小婷的汉绣作品《少女》,被法国维诺列博物馆以100万元的价格买走收藏,在业内引起轰动。这位非遗项目“汉绣”的带头人,23岁就成为刺绣界的传奇人物,还奇迹般复活了失传多年的“游针绣”。2013年比尔·盖茨在出席博鳌论坛期间,看到杨小婷专门为他创作的汉绣双面肖像后,如获至宝。

23岁成刺绣界“霹雳娇娃”

如果不是和汉绣结缘,今天的杨小婷可能是一位钢琴师、芭蕾舞者,亦或画家。因为这些都是她的专长。

杨小婷出生于武汉一个书香门第,外婆和祖母都是大家闺秀,平日的消遣活动主要为刺绣,多年的练习,使两人的刺绣手艺相当精湛。杨小婷从小由祖母带养,平日里耳濡目染,对刺绣感到既新鲜又神奇。祖父母一心希望杨小婷成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无奈她独爱刺绣。

祖母去世后,留下了一箱绣线,颜色繁多的丝线被结成很多束,整齐地排列在箱子里,这些颜色映入年幼杨小婷的眼帘,犹如一道道绚丽的彩虹,而刺绣在她心中撩起的悸动,部分也是出于对祖母的怀念。

1994年,16岁的杨小婷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作品。接着她又到汕头工艺美术学校,开始系统研习刺绣。3年学成之后,1998年,省里最具权威的汉绣老前辈愿意收杨小婷为关门弟子,这是无数刺绣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杨小婷拒绝了。在一顿谢师宴后,她悄然出走。很多人在背后骂她不识抬举,那位大师也因此一直不肯原谅她。

杨小婷的拒绝是有原因的,她心中一直有个结,这个结就是神秘的“游针绣”。“汉绣有45种针法,最古老的当属游针绣。”可惜因年代久远,游针绣早已失传,其作品更是“芳踪难觅”。

汉绣理论大师任本荣曾跟杨小婷提起过这种绝技,“游针绣如小鸟在天空飞,如鱼儿在水中游,自由自在不受任何局限,一切只为作品主题服务。”这对于学习多年刺绣的杨小婷来说,太具有诱惑力了:这是怎样一种技法,做出来又是什么样的呢?

无独有偶,一次杨小婷在电视上看到了苏绣大师顾雯霞的专访,看到她绣的作品鲜活而逼真,尤其走针的手法,和游针绣的描述颇为类似,女孩激动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能否结合苏绣、湘绣的艺术精华,在沿袭汉绣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独创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游针绣?”

很快,她带着一个小旅行箱踏上了前往苏州的火车。辗转多日,杨小婷才找到了顾雯霞,不巧的是,对方此时正要赴国外考察。这次遗憾的擦肩而过令她失落不已,在苏州如画的古镇上,回想来时的艰辛,以及前途的未知,她第一次迷茫了。

游荡在苏州街头,兴许是上天的眷顾,她结识了王建琴,在为数不多绣肖像的民间大师中,她也是佼佼者。

在绣架上,铺着半米长的绣布,绣布上有一幅尚未完成的人物肖像图,王建琴坐在旁边,正在穿针引线,之后便开始在画布上飞针走线起来,人物脸部线与线之间的缝隙渐渐被填满,过渡色自然,人物表情一时生动起来。

杨小婷看得呆住了,这是她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另一种高超的绣法来绣人物,这种体系和她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碰撞,她恳求王秀琴收她为徒。王秀琴见过很多想学刺绣,但因缺乏耐心而中途离开的人,她认为杨小婷也是这样的人。但是,杨小婷却坚定地说:“不学好乱针绣我决不会离开。”王秀琴被其诚心打动,收她为徒。

苏绣大师王祖识第一次见到杨小婷时,她正在绣一幅人物肖像,王祖识不禁说了句:“乱针绣有那么好学?现在的人,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又过了一个月,王祖识再次来时,看到杨小婷仍坐在那一针一线的绣着,王祖识点了点头,说:“这女孩不错。”简单的一句话,让杨小婷心里升起莫大的信心。

4个月后,杨小婷的《君士坦丁堡女郎》完成,王祖识又前来,看到这幅绣像,她脱口而出:“这女孩不简单!”听了这句话,杨小婷心潮澎湃。

之前作品的积累,以及用乱针绣绣的一些人物图,拼拼凑凑下来,杨小婷竟拥有了近40幅作品。

2000年,杨小婷举办了人生中第一个刺绣个展,精致的作品吸引了更多普通人的注意,一时间十分轰动。人们一方面惊叹于作品的精致,一方面惊讶于作者的年轻,当时年仅23岁的杨小婷自此一举成名。

复活“游针绣”肖像作品震惊比尔·盖茨

之后,杨小婷便搬到郊区的住所,一心钻研刺绣。有时一连半月都不出门,还专挑复杂的人物绣。一年下来,能有六七幅作品,比资深绣娘的速度都多了好几幅。

汉绣和苏绣不同,不用将绣线劈得很细,她尝试用很粗的布和线绣制一些风景。图案绣好后,不少老师和绣友都觉得这不像是苏绣,倒是像宝应刺绣,好奇心驱使她又前往扬州的宝应。

在那里,杨小婷认识了大华刺绣研究所所长朱军成,朱军成绣制的风景作品大多粗针大线,用色大胆,远看和油画非常接近,杨小婷顿时有了找到知音的感觉。她说道:“汉绣用线粗犷,用色大胆,和宝应刺绣有共通之处;再加上楚人信巫术,对鬼神和图腾崇拜,所以在汉绣过程中,喜用金线银线,做出来的成品大气奢华,装饰性强。”

在和同行不断的交流中,杨小婷也进行了大胆摸索。一般人朝着一个方向走针,她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有时绣着绣着,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好看与否。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的摸索,杨小婷的刺绣已经形成风格,绣成了40幅作品,国内很多汉绣专家在看完她的作品后,认为这些就是失传已久的“游针绣”。

杨小婷的第一幅“游针绣”作品是自己的自画像,绣像上,杨小婷戴着白色的帽子,抱着一只小狗,远观有油画的质感;近看则是丝线相互交叉、纠缠,相互辉映。

杨小婷花6年时间,终于复活了汉绣已经失传的针法“游针绣”。该针法极大增强了绣品的轮廓感和动感,这种绝技也是汉绣区别于四大名绣的地方之一。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油画功底,她创作的游针绣作品如油画般传神。她花费10个月时间创作的7米长卷《三峡览胜》,运用恣意舞动的针线,将山水云雾的飘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6年,杨小婷举办了个人的第二次汉绣个展,将“游针绣”的成果公之于众,引起巨大轰动!

对此杨小婷坦言:“这次复活游针绣,有还原,也有创新。还原的是理论的部分,创新在作品的表现力上。”

杨小婷说,汉绣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战国楚绣,为当时楚国贵族使用的丝绣品。在历史长河中,汉绣有过鼎盛与辉煌:曾荣获南洋赛会一等金牌奖和巴拿马博览会金质金牌殊荣,汉绣由此名扬中外,并与苏绣、湘绣等一起被列为中国的十大名绣。

2008年,汉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杨小婷惊喜异常。

“衣画而裳绣”,刺绣原本便附丽于服饰。2012年6月6日,在湖北省首届非遗设计比赛颁奖仪式上,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杨小婷,展示的50套《秀绣——系列汉绣服饰》,以雍容华贵的晚礼服、富丽堂皇的汉绣饰,征服了全场,一举夺得特别奖。

2013年4月8日,在出席博鳌论坛期间,有关领导会见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并向其赠送了他本人的汉绣肖像。比尔·盖茨接过作品不由大吃一惊,只见绣面上的自己温文儒雅,面带微笑,戴着咖啡色金边眼镜,一头棕色头发富有光泽。“真是惟妙惟肖。这礼物太珍贵了,我非常喜欢。”他兴奋地说。

这幅作品,是杨小婷根据网络上比尔·盖茨的照片创作的。“照片上有他的签名,应该是本人比较钟爱的一幅。”有别于一般绣品只能正面欣赏,而这幅作品却是正反两面都是相同图案。杨小婷介绍,这是她第一次挑战双面人物绣像,目前全世界绣过这种双面人物肖像的不超过5人。“双面绣是目前国际上顶尖的刺绣技法。”

这幅作品长30厘米,宽40厘米,不仅造型生动大气,还用丝线色彩的渐变巧妙表现肤色,神形兼备。杨小婷说,因为自己学过油画,有美术功底,因此对人物造型的形和神都能较好的把握。“我想把比尔·盖茨人生最好的状态,最美的笑容,用汉绣这种形式永久保存,不仅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美好的情谊。”

其实人物肖像一般要绣3至5个月,但这次情况特殊,时间紧。杨小婷3月22日接到任务,有关部门要求4月5日必须完成。也就是说从设计到绣制,只有短短15天时间,确实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

得知比尔·盖茨非常喜欢这幅作品,杨小婷也很欣慰,汉绣能受到世界名人的喜爱,说明这门古老的工艺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一件作品卖百万

杨小婷的汉绣研究室,坐落在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的昙华林融园。她给自己的住所取名“红绣轩”,自号“红绣轩主”。

今年只有35岁的她,一改“非遗”领袖给人垂垂老矣的印象,像是从民国电视剧中走出来的优雅名媛。

凭借大胆的创意,杨小婷让古老的汉绣艺术,回归到服饰的本源上,使沉寂的刺绣成为“流动的风景”。2014年她在欧洲艺术节上参展,50套晚礼服分为3个系列,《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水墨中国》,整体充满浪漫、唯美的楚文化气息。此次汉绣服饰的主调是龙与凤。同时在饰面上多用金、银刺绣装饰,突出楚人豪放、华贵、典雅、夸张的个性特征。

“盘金夹绣”是主要的绣制手法,适应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其丝线包金裹银,分层破色、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装饰花纹繁缛丰满、金碧辉煌、艳而不俗、气魄浑厚,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地域特色和民族韵味。其中的《龙凤呈祥》系列,多采用该针法。

“吴氏编花”强调低调的奢华,呈现于雅致的晚礼服上。该技法在晚清民国时期曾兴盛一时,之后逐渐凋落。它用粗针大线铺满绣面,再用丝线在上面编花,层层编织、错落有致,线层至少10层以上。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立体感十足。《水墨中国》的绣法,是失传已久的“游针绣”,更令西方艺术家惊叹不已。

杨小婷说:“汉绣也不应该只是历史某一个时期的风格,艺术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的,比如音乐、电影、服饰,而我的汉绣,绝不会停滞不前、进入坟墓。”

2014年8月初,杨小婷的汉绣作品《少女》,被法国维诺列博物馆以100万元的价格买走收藏,在业内引起轰动。

猜你喜欢

汉绣苏绣比尔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苏绣,“秀”出奇迹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荆风楚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绣
浅析汉绣的现状与发展
汉绣艺术在当下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吃书的狐狸
乔致庸的退与比尔·盖茨的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