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视角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6-05-30
摘 要:以往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是把教育对象视为一个单一的同质的群体,通过大众传播方式来进行的。然而在现实中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面对的却是由诸多有个性的个体组成的社会网络群体。社会网分析方法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生机。
关键词:社会网;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46-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网理论在美国成为显学,被社会学和管理学界普遍认可接受。社会网理论通过考察个体或群体的关系网络信息来阐释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主要“强调人际关系、关系内涵以及社会网结构对社会现象的解释”[1]。社会网分析方法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生机。
一、社会网的基本理论架构
个体到底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是社会制度设计的必然结果,还是个体理性分析的产物?这是一个被众多学科一直争议不休的问题。社会网理论在个体理性选择与社会制度约制之间架设一座桥,以网络中间的个人及其关系为研究基础,关注个体所处的社会网络及网络位置对个体的影响,一方面强调个体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低度社会化的假想。
1.镶嵌理论。以往的研究通常把研究对象视为整体同质的社会群体,主要是以阶级、地位、民族、年龄、宗教或教育背景来加以划分。这种划分过分关注了社会制度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却完全忽略了个体自主意志在选择中的因素。社会网提出了分析社会群体的全新方法,把群体视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人际关系网,每一个个体都“镶嵌”在一个人际关系网之中,决定个体如何选择的因素固然包括个体的主观意志和理性分析,同时个体的选择过程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与人际关系网中的其他人不断互动甚至改变的动态的过程。即个体的选择既有“自主”的因素,又受到“镶嵌”在人际关系网中的位置和结构的制约。在研究中,一个人或一群人组成的组织用“节点”来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线段”来代表,研究的重点是处于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个体如何在动态的人际互动中相互影响,最终影响整个群体。这种方法既避免了完全强调个体主观意志造成的“社会孤立性”的假设,也避免了过度社会化对个体意志的忽略。
2.“自组织”理论。“自组织”概念最早应用于物理学研究中。如果一个系统依靠外部指令而形成,就是他组织;相反,如果不是依靠外部指令,而是按照彼此之间的默契自主建立有关规则,各司其职从而形成一个协调有序的结构,就是自组织。自组织是基于自愿原则或其他不可分离的关系联结、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的代称。自组织也可以叫作小团体或者派系,这是社会网络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织结构。自组织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是身份认同。这是形成自组织的前提基础。只有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比如同乡、校友等等,才能彼此认定为“自己人”,然后建构一个共同的组织。其次是相互信任。这是自组织得以维系的情感基础。自组织内部成员之间有高度的信任感,不需要彼此猜忌防范,彼此的沟通顺畅默契,成员在自组织内部有高度的安全感。再次是自我治理。这是自组织存在的制度基础。自组织会形成团体的规则和制约机制来约束团体内部成员的行为,确保自组织能够协调运转。最后是内外有差。由于自组织内部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身份、行为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任,必然导致内部成员之间情感更深厚、联系更紧密,而对自组织以外的人则会有明显的隔阂、疏远甚至是有利益冲突时的共同敌对情绪。
3.二级传播理论。传统的信息传播往往侧重关注大众传播渠道,着力于宣传的实用技巧和操作方法。但是,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认识到决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经历知晓、说服、决策和证实这四个环节,大众传播虽然可以使受众对新概念、新事物产生认知,却无法使受众对新概念、新事物产生信赖接受。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其他成员,特别是自组织内部成员,彼此交流影响的社会成员;人对媒介信息的响应和反映并不全都是直接和即时的,而是通过自组织成员特别是“舆论领袖”的传递并受他们影响的。舆论领袖通常具有以下特性:广泛地接触新概念、“新事物”、新信息,即所谓的见多识广;被自组织内部大部分成员所信任,自身的生活被认为是成功的、理想的典范。由此,大多数人对于新事物采纳或拒绝的依据,往往不是大众传播所提供的专家的科学研究结果,而是他们所信赖的亲朋好友“舆论领袖”对新事物的意见。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不是在抽象的真空中运作的,它无法获得理论上的线性的宣传效果,因为大众传播必须要透过一个具体的、复杂的社会网,通过自组织、舆论领袖的人际传播才能使人们对新事物的态度真正实现从认知到接受的转变。当然,从受众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过程来看,大众传播和二级传播是相互补充、不可或缺的关系,大众传播通过信息源使受众对新事物得以知晓,二级传播通过影响源使受众对新事物最终接受。
二、以社会网视角审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需要从社会网视角进行审视。
1.厘清教育对象。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必须首先要在理论上厘清的问题,后面所有的研究都要建立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如果这个前设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其后的所有推理都会变成空谈。以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中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付之阙如,对教育对象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对象的群体性问题、结构性问题缺乏理论研究,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具体操作层面的每一个环节。如果教育对象是单一的个体,那么教育者可以像心理咨询师一样,以哈贝马斯式的交往和协商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如果教育对象是由多数人构成的群体,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那样,一个教师面对整体大教室的所有学生,那么教育者何以能够通过对话和沟通的方式,关照到每一个教育对象,使教育目标在每一个受教育者身上都能够真正实现呢?毫无疑问,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以群体为对象的教育,而且这个群体不同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大学生群体,尽管一个专业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不可能完全同质,也有群体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但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对象很显然具有年龄、民族、宗教、地域等多方面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例如辽宁省重点民族地区之一铁岭有31个少数民族,如果忽略这种对象的群体性特征和结构性问题,将教育对象单一化、抽象化甚至形而上学化,所谓的教育只能永远湮没在理论的海洋中。在这方面,唯有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社会学的民族志和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更加深入地实地考察少数民族的群体结构和倾向,方能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
2.关注社会网络群体。人是一种社会关系性的存在,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早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因此,群体并不是多个人简单相加而构成的毫无个性的共同体,更不同于中世纪以共同的修行戒律为基础的具有高度同一性的修道院,而是具有鲜活的个性特征、客观的内部结构、明确的意见领袖和舆论倾向的社会网络群体。社会网络群体不是由个人构成的,而是由无数个结点构成的彼此复杂关联、既有个体属性又有结构属性的网络构成的。这种网络群体者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面对的教育的客观状态。以此为研究基础,研究对象群体的网络结构、结构属性以及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别是要掌握处于网络核心位置的成员,采取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交往式、协商式的教育引导,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群体中的网络结构,或者说群体中的小团体。一个群体由多少个小团体组成、小团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处于中心势的是哪一个小团体、其领袖人物及成员分别是谁,尽管教育者往往希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教育者,但是这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理想,在现实操作上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从客观上来说群体内每个个体及团体的地位及影响力就是有差别的。比如满族人口占铁岭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2.7%,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小团体。其次要重点突破核心个体。在一个社会网络群体中,每一个个体在网络中的地位及所发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有些个体处于结构的中心势成为核心人物,有些个体会围绕在核心人物周围成为次中心,也有一些个体处于网络结构的边缘。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些处于中心势的核心人物,充分发挥核心个体的影响力,教育的效果就会呈现无数倍扩大。再次要关注边缘个体。群体中通常会有一些性格内向,朋友圈小,不属于任何小团体,也很少参与到网络群体的交往活动中的人。教育者当然不能把这一类个体简单地放弃或无视。可以与他们建立起交往关系,采取心理咨询式的沟通,分析他们处于群体边缘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性,加入到群体的网络结构中。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群体的网络结构来解决边缘被疏远的问题,但是从社会学的研究经验来看,网络结构的改变通常需要特殊的时机比如意外事件的发生。
3.采取二级传播模式。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推动了社会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学家用“社群图”来说明社会结构中的形式化特征,社会网络分析的开山鼻祖莫雷诺认为:“社会构型具有明确的、可区分的结构,利用社群图来图解这些结构,研究者可以把诸如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外的一个人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渠道等进行可视性处理”[3]。信息可以经由大众传播直接传递给受众,却无法保证直接被受众所接受。二级传播模式就是“大众传播——舆论领袖——普通受众”的过程,可见舆论领袖是二级传播的关键环节。因此实施二级传播首先就要发现群体中的舆论领袖。还要组建舆论领袖队伍。每个民族都会有多个舆论领袖,他们会在本民族内发挥影响。成功的教育者要组建一个囊括所有舆论领袖的队伍,使每一次的信息传播能够首先在这些舆论领袖之间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
[3]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