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5-30徐嘉辉许青

学理论·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软实力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徐嘉辉 许青

摘 要:传媒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文化竞争的核心。随着媒介变革的深入,信息文化传播无所不及。它不仅重塑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围环境、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当前传媒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境遇,分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并通过剖析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发展,提出有效策略:一是加强德育,重视意识形态教育;二是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是弘扬民族精神;四是发挥本土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传媒文化;软实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43-03

传媒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文化竞争的核心。当前日趋激烈的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以及日益深入的媒介变革不仅重塑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围环境、丰富其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着重分析传媒文化软实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并提出高校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应对现实挑战、提高效能实现的有效策略。

一、传媒文化软实力的竞争现状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国软实力的核心,其核心内涵是传媒文化软实力。经历了传媒硬实力的飞速发展之后,传媒软实力在发展中的作用则显得日趋重要。然而它在现实的发展中却出现明显滞后的问题,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非理性现象,即传媒竞争。

当传媒软实力竞争日益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旋律,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变化也逐渐彰显:一是加速了媒介技术的革新、媒介形态的嬗变以及传播理念的创新。二是新媒介境遇下为谋求有利的发展空间,新旧媒体之间掀起了竞合策略的热潮。三是从技术平台到发展理念,中国传媒界都经历了一个大的跨越。尽管上述变化都是正面的,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不能否定的是,低水平的传媒竞争仍然存在,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也不容小觑。例如,传媒的内容趋于同质化,大范围的竞争使得某些传媒人士急于求成,向媚俗发展。如此,媒体受众便会缺少对特定媒体的选择性。另外,传媒软实力过热的竞争使得企业在经营上缺乏创新,营销运作方式雷同。中国的传媒市场格局很不稳定,可能会随时洗牌。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媒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大学生是一个广泛而特殊的群体,他们擅长接受并利用新生事物,广泛接触传媒文化,并长期生活在传媒文化营造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传媒文化的影响,二者在相互推动中发展。

(一)传媒文化传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似性

传媒文化竞争是依靠媒体传播进行的,而媒体传播的过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相似性。传播过程包括四个动态要素:选择传播内容,选择传播媒体,进行信息传递,受众接受传播信息。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包括三个动态要素,即教育者、大学生和政治思想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和大学生是媒介传播的潜在主体,在他们使用传播媒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传播信息,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和心理发展。

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目的是向公民传播文化,而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目的则是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品德规范。如果将传媒文化用以传播思想政治品德规范,那么就可以说,两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的的殊途同归。因此,恰当利用传媒文化的信息传播,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有裨益。而且,大学生对传媒文化的接受,也能从侧面推动传媒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二)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外围环境

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凸显,由此而形成的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环境则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重要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且随着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日趋激烈,这种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用愈来愈突出。

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材料。思想政治教育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教育任务以及编制的教育内容等,大多数是通过对环境所提供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提炼得出的。而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传媒文化所构成的信息环境则毋庸置疑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所依赖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信息环境为其提供诸如数字统计、典型事例、重要新闻、语言文字以及图形、图像等资料,而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之下,这些材料将会急剧扩大并以指数级式增长,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的可选择性。同时,信息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源以及信息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

2.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思想政治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教育观点、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它是一个深刻而系统的变革过程。运用传媒文化的传播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先进快捷性、内容的多样可选性以及过程的实时互动性,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创造性运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传媒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使得各种新兴媒体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而传媒的变革和改进,也大大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途径的扩展以及教育平台的搭建。而现代社会涌现的思想政治领域的现代性观念、思想和意识的传播,必然离不开传媒文化媒体。

3.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大学生生活在传媒文化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中,其个体发展的社会化和现代化无时不在受着传媒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专注于教,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如何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代化和社会化之上。传媒文化以新闻、舆论乃至时尚等角色,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改造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其中,舆论作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取得的社会合意,通过传媒媒介,以隐蔽的形式发挥着作用。它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的思想,左右了人的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依靠新闻传播媒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将思想观念进行传播,加以弘扬。

三、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个环境下,传媒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发明与改进,“第四媒体”应运而生。所谓第四媒体是指具有多媒体化、数字化、自由性和交互性等优越特性的新兴媒体——国际互联网。

(一)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由国际互联网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领域,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这一新兴传媒,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发表看法、表达感情。它不仅成为大学生心理思想动态的表现地和舆论场,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捕捉教育对象的现状提供了直观的平台。此外,传播媒介所运载的信息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

然而,传媒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难题。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表现形式趋于多元,而且传播媒介的迅捷化,致使信息传播与舆论发酵的过程缩短,影响扩大,最终增大了舆情监控的难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有效性。

(二)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国际互联网因为包含海量的信息、具有快捷的传输、互动强烈以及方式多元等特征,成了备受人们喜爱并广泛应用的文化传播载体。这个载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台,教育者可以通过此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的思想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快捷的方式在网络空间进行传播,并且及时进行舆论疏导和思想引导。然而,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数字化,网络空间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仅包括这些积极思想,还有一些非主流思想甚至反动思想也充斥其中。网络文化精神的空场以及西方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都无形中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拦路虎,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三)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新的媒体带来的是新的传输方式,以往的单向传输方式不复流行。网络的开放性,突破了人们的身份界限,大佬与草根同处网络空间,网民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而且,由于网络的数字虚拟化,人们不受性别、身份、外貌等条件的约束,在虚拟空间实现了平等,网民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充分保障和发挥。大学生网民是当前网民群体中的中间力量,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不得不改变原先主导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单一向的灌输教育方式。尤其是为了突出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身份定位,将大学生视为朋友,以平等的身份,以互动的交流方式,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将向快捷、开放、民主等方向发展。

(四)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国际互联网作为新兴且日益重要的传播媒介,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宏观方面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环境改善、介体革新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定位和思考。从微观方面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网民客体认识以及教育工作者网络技能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看来,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必将更多地考虑如何运用新兴媒体,提高教育水平,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环境下所面临的最根本挑战。

四、以传媒文化软实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德育,重视意识形态教育

全球化浪潮不断升温,导致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向增强,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任务愈加艰巨。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由此可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如今,西方逐渐将青少年作为意识形态竞争的对象,抢占青少年意识形态宣传阵地的斗争从未间断,甚至有些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利用糖衣炮弹摧毁青少年的思想阵地,以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等腐蚀青少年的信念根基。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和责任者,必须要完成意识的完美布防,而这一任务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完成引导。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宣传与实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与技能,创新教育理念,兼用教育媒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精神文化引导和心理思想疏导。同时,大学生也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清醒的头脑意识,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腐蚀与分化。

(二)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石,是民族的灵魂。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如果丢失了本族文化,那么,必将被裹挟而下,迷失在历史的洪潮中。在信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无孔不入的侵蚀,不少国家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如何维护文化安全,抵御外国文化的不断入侵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较为严峻的课题。作为主流文化的宣传阵地,高校必须创新传播方式,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尊重大学生同辈群体文化的基础上,以主流文化对其进行引导、规范。教育者们需高举文化旗帜,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之根,文化命脉,通过文化宣传、课程教育以及活动引导,帮助大学生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并将文化理念贯穿进一系列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将高校打造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实阵地。

(三)弘扬民族精神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建成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坚定的信念,更需要民族精神来提供力量之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民族文化贯穿着不同时期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学习历史文化,感受民族精神,能够更深切地体会而今生活的不易,更深刻地领悟幸福的意味。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应该不断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宣传民主自由、勤劳勇敢,重视文化安全的教育。只有当大学生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我们才能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外来文化侵扰的万里长城。

(四)发挥本土语言的魅力

“本土语言是抵制媒介帝国主义的天然屏障”,这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媒介帝国主义时所指出的。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攻击下,唯有拿起语言这个武器,才能够避免民族消亡。文化是民族之魂,那么语言则是文化之魂。语言作为民族区别的最基本要素,是传媒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也是高校教育宣传的基本元素。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他们自己的本土语言,那么它就失去了传播民族文化的基本单位,民族文化也将面临瓦解最终导致名存实亡。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本土语言的文化建设,提升汉语言学习的地位。尤其当前,网络文化的日益繁盛,类似于火星文等网络语言的兴起,尽管突出了网民的创造力和网络语言的形象简洁性,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语言的根基,甚至有些网民因为长期使用电脑打字而出现提笔忘字的问题。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加强引导和规范,通过发挥本土语言的魅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软实力。

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由此而来的一系列挑战也成为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应对的任务。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根据社会主导价值以及国家德育标准,从纷扰复杂的海量信息中,开发出合理的信息资源,优化信息外部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高尚的精神,健全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向绪伟,张芳霖,谭琪红.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培育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

[3]农毅.传媒“碎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平台建设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

[4]孙兰英.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

[5]李宏博.现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6]刘川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思想支撑[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7]郑元景.网络时代文化软实力竞争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科学社会主义,2012(3).

[8]郭超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

猜你喜欢

软实力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