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与创新概述

2016-05-30赵丹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真人秀创新发展

[摘要]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情景体验型、表演选秀型、现实生活型。本土化倾向和极具中国特色的人文关怀是国内电视人在急剧社会转型期对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思路。观众能够从节目中追寻到对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百姓根本的情感需求,缓解国人普遍焦虑情绪状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真人秀;发展;创新

1、前言

真人秀,也被称做真人实境秀,一般是指以电视等传媒为介质,真实记录多名参加者在某一类别比赛或者活动中表现的节目。参加者以获胜为目的并有丰富的奖品,电视节目也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

2、中国真人秀节目特点

2.1纪实性

尽管国内真人秀的种类五花八门,可是共同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接近真实,贴近生活。真人秀强调实时现场记录,展示参与者的真实表现,没有剧本,也不是角色扮演,是一种声称百分百反映真实的节目。

2.2游戏性

人类喜欢窥探隐私,喜欢偷看别人的私生活,同时不喜欢被人偷看。真人秀节目迎合了普通人喜欢猎奇,偷窥他人隐私的心理。真人秀节目以参加活动或者游戏比赛的形式,尤其当参加者是公众人物时更能引起观众的偷窥欲望。比如一些明星的参加更加激发了观众想要了解明星在荧幕背后面对未知的真实表现。在传媒技术发达的今天,如果单纯以满足大众的窥视心理作为卖点,不但容易形成人格扭曲,更易助长窥视他人隐私不良社会风气的抬头,因此要加强节目管理,谨慎对待个人隐私暴露、人性阴暗面展现的问题。

2.3冲突性

如果说窥探心理的满足是国內真人秀节目受到欢迎的表层原因,那么,更深层的原因是观众能够从节目的实时记录中追寻到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或者说对公众人物所体现的精神价值观的认同。从观众的喜好中可以探寻到需要传播的主流价值观,满足老百姓根本的情感需求。

3、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

国内真人秀节目在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情景体验型、表演选秀型、现实生活型。中国真人秀节目在2012年的“异军突起”是国内电视业面对整个传媒领域种种危机进行大胆突破常规,锐意创新的体现。

中国真人秀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人在中国这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的普遍焦虑情绪状态。无论是零门槛的选秀类节目,还是专业色彩较强的表演类节目,尽管有着形态与宗旨的差异,却殊途同归地遵循着一套人类社会共同的逻辑:个体借助才华可以实现从社会低层向高层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由于身份不同而产生的交流樊篱是能够被打破的,以及勤勉的生活态度与崇高的道德品行会最终得到好的结果。这些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电视节目正体现了大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4、中国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4.1借鉴与模仿居多,原创力低下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这十年,从对国外成功节目的借鉴和模仿到引进国外经典的真人秀节目版权,国内本土的真人秀节目种类繁多,但总是换汤不换药,原创力一直是国内电视节目对真人秀节目的诉求,也成为大众评价节目的诟病之一。

4.2对大众喜好的把握不能与时俱进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标准教化下成长的中国观众,能够接受真人秀节目真实性还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国外室内真人秀节目是人性大暴露,而国内则是全体走进大自然,记录在自然条件下面对突发情况下的真实自然的反应。

4.3纪录片色彩浓郁

中国电视人充溢于心中的纪录片情结使得往往一些原创或自创的真人秀节目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纪录片。因此,出于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考量,以及结合国内真人秀发展现状,淡化真人秀的娱乐色彩的同时,就不可避免的被克隆成纪录片。

5、中国真人秀节目创新

5.1真人秀节目引进的本土化

真人秀初创时期是国外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在节目的制作观念和手法上有许多与中国国情相不符合的地方。中国真人秀正是在国外真人秀节目的基础上引进、模仿,丰富并迅速发展完善的。从本土制作环境及受众需要出发而制作的本土真人秀节目的尝试意味着,真人秀节目开始从单一的“野外真人秀”类节目转向真人秀节目的多元化。现实生活型的这类节目能从现实生活中不断挖掘多样题材而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更能吸引观众的参与互动,已经成为真人秀节目发展的新趋势。

喻国明指出:“真人秀节目是虚拟和非虚拟之间的一种结合体。国内真人秀节目更像虚拟节目,更靠近真实、非虚拟的方向。国内真人秀电视节目,它的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向真实、非虚拟的方向进行发展。” 例如《谢天谢地,你来啦》大型真人秀节目就采用的是类似室内情景剧的方式,取材于生活题材。涉及到醉酒驾车、传销等热点问题或者取材于历史话题,通过戏谑的方式,融合时代感,最后回归于现实之中。

5.2真人秀节目的人文特色

无论是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还是节目规则的设置在节目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特色都与国外真人秀节目有着明显的区别。喻国明教授指出:“美国对规则的严守、冷峻和不动声色,是符合美国观众的文化心理的。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讲,真人秀节目需要符合国内主流的价值观,满足老百姓根本的情感需求。从观众的文化心理角度来说,需要一种人文关怀,人文的气息要相对浓厚。

5.3真人秀节目比拼的是智慧而不是隐私

和以往的节目不同,中国真人秀的一些节目对节目环节的设置和下一步剧情的铺展,参与者事先并不知道,一切都不是排练和安排好的。这无疑增加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悬疑色彩。节目始终充满了未知,是对参加者智慧的比拼。

喻国明教授曾经针对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前景问题谈到过:“在人类传播学上有这种规律,越是角力型的,越是诉诸体能的,节目的受众文化水平就越低。而高层次、高文化的观众更喜欢看到智力型的搏杀、智力型的角力。如果它仅仅是一个体力竞赛的节目,而没有人类思想复杂性加在里边,节目的可持续性就会暴露出问题。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多样性才会使节目本身有创新。”

6、结语

一个好受大众欢迎的真人秀节目必须要充分把握观众的需求心理,不断地创新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不能一味地借鉴模仿或者购买别人的成熟节目。

中国真人秀节目从2012年异军突起至今,对于节目的发展要加强管理,引导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要让真人秀节目不仅贴近现实生活,挖掘其展示中国思想文化内涵的力量,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引领作用,更要在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创新创优,坚持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坚持传播积极健康的正能量,抵制低俗和过度娱乐化倾向。

作者简介

赵丹:籍贯:河南郑州,职称:助理编辑。

猜你喜欢

真人秀创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调查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