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歌德学院的德语推广活动展望孔子学院的汉语推广

2016-05-30马宁

大东方 2016年1期
关键词:歌德德语孔子

马宁

摘 要:目前,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力图从歌德学院的德语推广中寻找一些启示,以期提高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办学竞争力。

关键词:歌德学院;孔子学院

歌德学院成立于1954年。当时的德国政府为重塑二战后的国家形象,并考虑到德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及海外人士希望了解德国文化的需求,决定创办一所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传播和德语教学的机构,其总部设在慕尼黑,大部分资金由德国外交部和联邦新闻局提供,学院的口号是“学习德语,感受文化”。歌德学院作为一家注册协会,其主要任务正如其章程中所規定的“协会致力于促进国外德语知识的推广,开展国际文化合作,通过文化、社会和政治生活资讯的介绍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推动科学研究、教育、艺术、文化以及人民之间的了解。”

虽然歌德学院资金的2/3来源于政府拨款,但政府对学院的活动不予干涉。歌德学院是一个独立的文化机构。当初学院成立的时候,就和政府之间签订了协议,文化活动和政府保持距离。歌德学院成立之后迅速发展,目前已遍布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44所学院,其中国内16所,国外28所。歌德学院是最早来到中国的国外文化机构,当时学院最主要的工作是从事德语在中国的教学和推广,1993年之后才开始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一、语言搭建沟通的桥梁

歌德学院致力于语言培训工作,在18年的时间里已经培训中国学员1.2万人。歌德学院所有的教材和教学大纲都严格按照欧洲的分级标准,设置了包括从A1级到C1级5个等级的所有课程。每个等级两个月一期,大约200多个课时,学员读完一个等级,再进入下一个更高的等级,每个等级结业时都颁发世界认可的语言等级考试证书。

为了保证质量,歌德学院采取小班授课方式,每班最多23名学生。学院采取交流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能够流利说德语为主,同时发展听和写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打破哑巴外语的状况。

学院注重与中国高校的合作。现在,中国开设日尔曼语系的高校已经超过60所,高校学习德语的学生已经超过24000人。为提高中国教师的德语水平,学院每年为中国教师举办为期10个月的面授和函授相结合的在职培训。

二、文化结出合作之果

展示德国文化是歌德学院的基本任务。1993年以来,学院陆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内容涵盖文化、艺术、科学、体育、政府事物等各个方面。仅2006年,就推出了“舞在上海、德国电影周、杂志里的艺术、上海双年展、北京现场”等多项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都体现了文化传播者的独具匠心,并能够结合中德两国的特点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德国在中国的文化传播方式一直是在不断创新,并力图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如2007年至2010年,德国推出一个跨度长达3年的活动,而且活动将不限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

三、歌德学院跟孔子学院的异同

歌德学院跟孔子学院最大的区别是,孔子学院总的来讲是一所语言学校,它90%以上的活动就是教中文。歌德学院最初期时候基本上也是语言学校,不过,在五十年代,它变成一个真正的文化交流中心,全部活动规模1/3是教语言,1/3是提供关于德国的资料,1/3是文化交流。另外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孔子学院不是一个中国的学院,一般来讲,孔子学院都是大学汉学系的一个小部分。

大学不能代表官方的对外文化政策,但目前孔子学院主要还是教中文和普及中国文化,所以在短时间内矛盾不会特别大。

四、歌德学院的启示

歌德学院作为德国对外文化教育政策中的一股重要的柔性力量,其价值已经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里得到验证和认可,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建设孔子学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发展战略上,要服从国家现阶段的整体外交政策及利益诉求,尤其在国家经济还远未达到富裕的情况下,要集中发展重点地区,而不是贪多求快;在不同的地区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不同文化特点来开展工作。在组织体系上,应由国家一个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发展规划,整合国外从事类似工作的机构,中国目前在海外有不少功能重叠、分属不同部门的文化机构;在国内设置一个孔子学院的总部,从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经营管理、资金投入、设计等方面协调一致;在广泛吸纳各种企业及个人捐助的同时,国家应该加大投入,真正在对外文化战略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工作内容上,坚持以语言培训为先导,不仅弘扬传统语言文化,也要展示现代中国的五彩缤纷;有来有往,平等交流,还可以通过孔子学院将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介绍到国内来。

五、孔子学院如何办才有竞争能力

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要竞争就得靠实力本身,靠自强。

首先当然要有资金的保证。至少在目前阶段,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推广中文还难以成为赚钱的产业。何况孔子学院的宗旨在于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包括免费吸引公众学习中文,介绍中国文化,提供各类奖学金。要办一座孔子学院,政府主管部门就得有相应的预算,如果钱不够或不落实,还不如少办些。过分强调自负盈亏,甚至企图通过办产业创收,不仅会玷污了孔子学院的名声,也有悖创建孔子学院的初衷。现有的孔子学院大多是由大学承办的,开办经费并不充足,很难扩展业务和社会影响力。

其次,要办好孔子学院,还需要大批专门人才,这也不是太容易维持的。我国不乏合格的中文教师,但要到外国去教中文,并推广中国文化,还得具有一定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如果想提高推广的效率,进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最好要熟练掌握当地的语言。我们培养的对外汉语教师,一般只学英语,少数学过法、西等主要语言,现在要面向世界各国,面向社会公众,就很难适应。

最后,孔子学院还应该继续推广。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重视,就是要在多办的同时,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真正有助于中华文化包括汉语文化的传播,最终发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积极作用。我们应借助中国经济文化影响的强化趋势和中国元素的全球化流行趋势,将汉语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从而推动文化全球化中主导地位的形成,通过文化竞争和文化融合,抵消或削弱文化霸权国家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帆.《文化的力量:德国歌德学院的历史和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2] 颖新,柯理.《变动的世界,变动的人——专访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柯理博士》[J]. 《中国电子商务》,2006年第6期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农林学院)

猜你喜欢

歌德德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歌德的书
孔子的一生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我要歌德的书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朗费罗与歌德文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