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浅析

2016-05-30李想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碳化经济生活

李想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于我国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城市化进程。相对大城市而言,中小城市虽存在着产业链分工处于低端、脱贫致富任务重等问题,但以发展低碳经济视阈,中小城市仍然拥有自身的比较优势。首先,中小城市经济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普遍偏大,生态条件好。其次,中小城市工业化程度偏低,向低碳化转型负担少、阻力小、成本低。再次,中小城市沼气、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利用的潛力较大。最后,大城市极速发展导致“城市病”问题逐渐凸显,在低碳转型方面要支付更高的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成本。中小城市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与发达城市齐头并进发展低碳经济并非空中楼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展中小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之路——

一、加快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走低碳化发展之路

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低碳化改造。目前,中小城市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耕作技术,能耗高、效率低,化肥农药的使用更加剧对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技术和政策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农耕习惯,发展低碳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改变工业生产高碳运行的格局。中小城市工业化程度较低,改变工业生产高碳运行的格局相对容易,严格把控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目前工业生产中节能减排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对排放指标的低碳化管理,督促工业生产企业积极主动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引进推广新的生产技术,提高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此外,由于中小城市大多依赖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工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优化产业布局,从源头上改变工业高碳运行模式。

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低碳转型。将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的选择,合理布局景区的餐饮住宿经营网点,减少机动车使用率,降低旅途碳排放,保护景区自然特色、减少新建人工景点的数量等都是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要素。商业、餐饮业等其他服务行业应按照集约化、生态化的标准合理规划布局,同时,对现有的各类市场加强质量安全和环保方面的监管。此外,低碳金融体系亟需建立。低碳金融体系在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出现,中小城市在碳汇交易、碳信托等金融业务方面的市场有较大潜力,积极融入到国际国内的低碳金融体系中,将有助于中小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培育低碳化生活方式,营造节能环保的社会氛围

近些年来,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区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资源与环境的压力随之而来。新城市主义认为,低碳的生活方式、节能环保的理念和清洁能源的应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我国中小城市现状而言,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广节能环保理念是目前可用的最有效的方式。

加强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推广,倡导居民低碳生活,使城市中各类人群都能了解适合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方法。在欧美发达国家“极简主义”、“不占有”的生活方式以成为时尚。中小城市可依据居民的生活与消费习惯,营造追求低碳生活的社会风尚,形成低碳生活的热潮。

城市交通系统发展低碳化。新城市主义认为,拥挤的城市交通是温室气体排放和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元凶”。伴随我国中小城市城镇化程度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跟随上涨。中小城市发展低碳交通系统应鼓励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公交路线,增设公交站点、支持公交优先通行,充分体现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和实惠。同时,依据城市规模和规划发展自行车、步行等慢速交通系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或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工具也有助于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

三、发挥优势探索利用碳汇机制,走在低碳社会的前列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碳汇交易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一样,发展低碳经济也要带来收益,并且,作为传统经济的升级版,低碳经济应该以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效益。

相比发达城市,中小城市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明显,挖掘的利用森林、草原甚至耕地的碳汇潜力,有效利用碳汇交易机制,既能缓解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压力,也为中小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资本。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早已迈出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的试点工作。目前,“低碳”概念已融入发达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小城市作为我国基层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中小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关乎低碳经济转型的全局,它只能成功,不容失败。

猜你喜欢

碳化经济生活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9608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在混凝土防碳化处理中的应用
大型筛板碳化塔的研究与应用
一种连续碳化反应装置及应用其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