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及伊斯兰政党的崛起与下台

2016-05-30王光远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

[摘要]阿拉伯之春后,埃及的伊斯兰势力迅速崛起,穆兄会背景的自由与正义党、萨拉菲派的光明党等伊斯兰政党上台掌权。但是于缺乏执政经验,缺少妥协合作的政治理念,政治伊斯兰势力遭遇执政失败。以穆尔西为首的自由与正义被迫下台。光明党的权力亦被严重削弱。未来,埃及伊斯兰政治势力很难对埃及政坛造成重大影响。随着正义与发展党被取缔,穆兄会势力转入地下,剩余的伊斯兰政党将会主动做出调整,向更加适应埃及国情与现实政治的方向变化。

[关键词]埃及伊斯兰政治;穆斯林兄弟会;萨拉菲派

导论

埃及的政治伊斯兰主要由两大力量构成:穆斯林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与萨拉菲派。在思想方面,萨拉菲主义有很长的历史传统,对中东伊斯兰复古运动都有影响,穆兄会前期亦深受其影响。但穆兄会立场温和,既有保守外壳又有改革内核,萨拉菲派则保守复古;在社会影响力方面,穆兄会成员更加多元化,社会基礎范围更广。在政治方面,传统萨拉菲派主张远离政治,穆兄会的思想则包含政治行动主义,并有较长的政治实践历程。

1928年,哈桑·班纳(hasan al-banna)在埃及创立穆斯林兄弟会,致力于传播伊斯兰信仰、弘扬伊斯兰文化,从事慈善事业、普及教育。建立教俗合一的政治制度,遵循伊斯兰教法成为了穆兄会的基本纲领。自成立之日起,穆兄会的政治实践活动就与当局不断发生冲突。在法鲁克国王时期,穆兄会反对王室和贵族,发起和组织示威游行等政治活动,由于其激进的立场和不断壮大的势力,遭到了当局的取缔,领袖班纳亦被暗杀。随后,穆兄会转向地下,得到了农民、工人、学生和士兵等城市下层的支持,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化。纳赛尔时期,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奉行回归传统思想的穆兄会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导致以赛义德·库特卜(Sayyid Qutb)为代表的极端思想出现,对暴力的崇尚也达到顶峰,穆兄会内部开始分化为温和派和极端派。萨达特时代,由于怀柔的宗教政策,穆兄会重新崛起,正式放弃武力斗争,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与当局展开合作。但70年代后期,由于在埃以和谈、伊朗伊斯兰革命等问题上与萨达特立场相反,双方关系恶化,穆兄会再一次遭到镇压与取缔。穆巴拉克时代,穆兄会继续遭到镇压,面对不利形势,穆兄会坚持温和立场,积极致力于慈善与社会服务,群众基础不断扩大。2000年埃及政治环境出现改善后,其支持的独立候选人开始在议会获得席位,在2005年更获得了占总数20%的席位。之后,埃及官方对伊斯兰主义者实施高压政策,穆兄会又被排斥在了议会之外。

从追求民族解放到致力于民主化运动;从崇尚暴力、保守复古转变为放弃暴力,采取温和改良的立场;从社会服务组织转向追求合法政党地位,积极参与议会选举。面对不同的政治环境,穆兄会的政治实践与参与方式始终在变化。

萨拉菲(al-Salafiyyah)源于阿拉伯语“先辈”一词,萨拉菲派劝诫穆斯林应恢复伊斯兰原初精神,严守先知穆罕默德及四大哈里发时期的伊斯兰教教规。

萨拉菲派内部分化严重,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埃及的萨拉菲派分为保守萨拉菲、政治萨拉菲与“圣战”萨拉菲。保守萨拉菲坚持政治无为的历史传统,主张远离政治,反对民主。政治萨拉菲以光明党为代表,努力适应现代政治理念,积极融入政治进程,探寻伊斯兰发展道路,但与穆兄会相比意识形态仍相对保守,对于伊斯兰原则不容任何妥协与改良。“圣战”萨拉菲派主张暴力(“小圣战”)和不主张暴力(“大圣战”)的分支,尤其是主张暴力的分支派别,在中东剧变中活动猖獗,对地区国家安全形势构成严重威胁。[1]

一、埃及伊斯兰主要政党概况

2011年1·25革命后,埃及伊斯兰政党陆续成立,主要分为温和派、萨拉菲派与其他派别,派别之间的界限往往不分明,内部亦充满合作与斗争。穆兄会背景的正义与自由党是温和政治伊斯兰的代表,民众基础最为强大;光明党是政治萨拉菲的主要代表,立场保守,坚持实行伊斯兰教法。此外,还有诸如中间党、苏菲派和杰哈德派(圣战派)等其他伊斯兰小党。本节主要介绍正义与自由党和光明党,其他政党由于民众基础较弱,社会声望不高,影响力较小,暂不在本节进行讨论。

(一)、正义与自由党

埃及正义与自由党(Freedom and Justice Party )脱胎于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 )。穆兄会首次建党尝试于1996年,但遭到当局的反对。2005年,穆兄会在人民议会选举中获得20%的席位,随后宣布其2007年建党的计划,但由于当时组织内各派意见不一致导致搁浅。

2011年2月21日,穆兄会总教导穆罕默德·巴蒂阿宣布成立自由与正义党。巴蒂阿宣布自由与正义党并非纯粹的伊斯兰政党,对所有埃及公民开放——无论穆斯林还是基督徒都可加入。穆哈默德·穆尔西(Mohamed Morsi)当选为主席,阿萨姆为副主席,库塔坦为总书记,同时基督徒思想家拉菲克·哈比比为副主席。

在革命后的立法选举中,正义与自由党占据议会多数。2012年6月,党主席穆尔西赢得总统大选。2013年7月3日,国防部长塞西发动军事政变,穆尔西下台。2014年8月9日,埃及最高行政法院判决解散自由与正义党,清算其流动资产,充公国库。

自由与正义党坚持全面按照伊斯兰准则来进行渐进性改革,改革的领域包括个人、家庭、社会、政府与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正义,司法独立,建立世俗政府,依靠协商与民主和平移交权力。尊重个人自由与权力,维护国家统一,重视平等与社会公正,保护妇女权力,加强青年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宣传并深化基于伊斯兰的价值观和思想,成为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自由与正义党能允许埃及科普特基督徒加入领导层,是其温和包容特点的最大体现。[2]

(二)、光明党

阿拉伯之春后,萨拉菲派开始进入政治舞台崭露头角。萨拉菲派内部有力量开始从传统的政治无为向政治行动派转变,政治萨拉菲相继成立政党,其中以光明党(All-Nour Party)实力最强。光明党在2012年议会选举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成为政治萨拉菲主义的代表。

光明党建立于埃及1·25革命后,属于原教旨主义萨拉菲派政党。光明党以捍卫伊斯兰教为理念,坚持伊斯兰教法原则成为国家立法源泉,认同埃及的阿拉伯属性,阿拉伯语是埃及人的母语。在革命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中,由光明党主导的萨拉菲联盟获得156个席位中的33个,成为仅次于穆斯林兄弟会的第二大执政势力。[3]

二、正义与自由党的上台

2011年1月25日,埃及爆发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组织在短暂的观望后很快加入到游行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穆巴拉克下台后,穆兄会成立自由与正义党,卡塔特尼任总书记,穆尔西任党主席,阿尔亚尼与基督徒思想家哈比比任党内副主席。萨拉菲派也相继成立了光明党、建设与发展党、美德党等一些政党。

2012年1月23日,革命后的首次立法大选中,新成立的自由与正义党获得胜利,赢得了40%左右的席位,以光明党为主导的“萨拉菲派联盟”获得了20%的选票。自由与正义党总书记卡塔特尼当选人民议会(下议院)议长。2月25日,协商会议(议会上院)选举最终结果,自由与正义党赢得106个席位,占全部180个参选席位的59%,萨拉菲派的光明党获得43席,占参选议席的23.9%。但在6月14日,最高宪法法院裁决议会部分席位非法,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下达命令解散议会。随后,军方又在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之际颁布法令,削减新总统的权力并收回立法权等权力。从这时起,穆兄会与世俗派军方的冲突与较量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2012年6月24日,穆兄会代表穆尔西在总统决胜轮中赢得51.7%的选票获胜。30日,军方向穆尔西移交权力,完成权力交接,穆尔西宣誓就职,埃及诞生首位民选总统。历经80多年坎坷磨难后,穆斯兄会终于掌握了国家的政权。

自由与正义党与光明党等伊斯兰政党赢得埃及大选,原因如下:

(1)社会基础强大:穆兄会与萨拉菲派等宗教团体,组织严密,运作有效。穆兄会在埃及拥有庞大的慈善网络,在底层穆斯林中具有良好的口碑。萨拉菲派通过宣教、慈善等手段,在偏远城镇、农村等保守地区中享有很高的支持。

(2)世俗政府腐败:穆巴拉克时代,埃及政府腐败风气弥漫,效率低下,用人唯亲,各世俗派政党也屡屡爆出丑闻。普通民众已对一潭死水的埃及政坛深深失望,形象廉洁的伊斯兰政党自然成为希望的寄托。

(3)宗教感情。埃及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具有深厚的宗教感情。无论是温和伊斯兰还是萨拉菲派,其核心都根植于伊斯兰宗教传统与社会文化,民众对其有天然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4)政治安排有利。埃及军方决定通过修宪而非重新制宪的方式完成政治过渡,宪法修正案已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大选将按照议会选举——制订宪法——举行总统选举的顺序进行。穆兄会和光明党趁自由民主派立足未稳,赢得埃及剧变后首次议会选举。[4]

三、正义与自由党的执政与下台

1.政治方面。2012年7月8日,刚上台的穆尔西就对军方发起了挑战,要求被军方解散的议会复会。8月12日,穆尔西解除了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职务,任命原军队情报首长塞西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兼国防部长。当日,穆尔西还解除了海军司令、防空军司令和空军司令的职务。他还下令取消军方6月17日頒布的严格限制总统职权的补充宪法声明,同时颁布新的宪法声明,收回立法权。

2012年10月10日,新宪法草案初稿公布,其中规定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主要来源,总统有权任命最高宪法法院院长,在新宪法生效后,从去年动荡开始至今颁布的所有宪法声明将被废止,不能以任何方式对此提出异议。在涉及伊斯兰教法地位、科普特教徒权益和总统权力等条款方面,埃及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双方分歧严重。反对派认为,将“伊斯兰教法原则”作为立法的主要来源,世俗社会、妇女和科普特教徒的权利将因此受到威胁。[5]尽管如此,11月30日,伊斯兰势力占绝大多数的制宪委员会投票通过宪法草案最终版本。12月,新宪法举行公投,草案以63.8%的高支持率获得通过,但实际只有32.9%的选民参与了投票。

2012年11月22日,穆尔西颁布新宪法声明后发布总统令,免去总检察长职务,并任命新任总检察长。穆尔西的宪法声明规定,总统有权任命总检察长,在新宪法颁布及新议会选出前,总统发布的所有总统令、宪法声明、法令和政令均为最终决定,任何方面无权更改。自此,穆尔西集立法、司法与行政大权于一身,其权限甚至超过了穆巴拉克。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与不满,继而在多座城市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迫于压力,12月9日,穆尔西宣布废除该宪法声明。这次事件,使穆兄会与反对派之间本已存在的裂痕继续加深。

2012年12月26日,穆尔西颁布总统令,宣布在全民公投中获得通过的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带有伊斯兰教法色彩的宪法的出台再一次引发了强烈抗议。世俗派和反对派担心,埃及将从一个有着深厚世俗传统的现代国家变为实行“沙里亚”的伊斯兰神权国家。

2013年,自由与正义党在内阁改组等问题上与反对派一直存在巨大分歧。反对派希望组建民族拯救政府,确定政府的世俗化属性,却被穆尔西和穆兄会一直拒绝。由此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示威游行。6月中旬,穆尔西突然任命了7个有穆兄会背景的省长,导致大量的群众走上街头。路透社引述军方的消息称,全国有多达1400万人参加示威,相当于埃及近17%的人口。

2.经济方面:“1·25”革命后,埃及经济支柱旅游业低迷不振,经济增速由此前的5.2%下降至2%,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曾一度不足135亿美元。埃镑对美元持续贬值,粮食、能源的进口成本进一步增加。

穆尔西政府在执政之初曾提出“百日计划”、“能源补贴改革”、“旅游业振兴计划”等目标。但由于埃及局势一直动荡不安、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腐败依旧且效率低下,计划变成了“空话”。穆尔西政府转向外界寻求资金援助,意图通过吸引投资、举借外债的方式来摆脱经济困境,然而却是杯水车薪、收效甚微。穆尔西执政一年后,埃及的经济、民生数据竟比革命前还不如:本币较去年贬值10%;刚刚结束的财年头11个月,财政赤字占到GDP总量的11.8%,比前一财年同期飙升50%;今明两年GDP增速预计只有2%和2.3%,不到2011年革命前(年均6%)的一半。面对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穆尔西及自由与正义党束手无策。引起了人民的普遍失望与强烈的不满。

3.外交方面:上台后,穆尔西政府的外交活动可谓“可圈可点”。首先,穆尔西及自由与正义党调整过于依赖西方的外交基调,推行以保证埃及利益为目的的平衡、独立外交,在东西方国家间保持新的平衡。穆尔西上任后,首访沙特阿拉伯,建立信任,争取援助。之后就访问了中国,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进一步推动中埃各方面领域的合作。随后又参加了在伊朗举行的不结盟会议,成为了30年来首位访问伊朗的埃及总统,对地区稳定有着重大意义。在对以色列方面,穆尔西任命埃及驻以色列埃拉特市总领事为新任埃及驻以色列大使。以色列驻埃及前大使伊莱表示,此次任命表明埃及新政府重视与以色列关系。

穆尔西和自由与正义党主政埃及一年,总体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在政治方面,面对来自反对派和军方的压力,穆尔西权力意图在短时间内扩大权力以应对挑战。虽然宣称要建立宪政国家,却又要在宪法中加入伊斯兰教法为立法渊源,操之过急的执政方式使得世俗派和科普特民众感到不安和害怕。此外,尽管穆尔西本人已辞去自由与正义党的主席职务,离开了穆兄会。他实际仍然在为穆兄会争取更大的权力,造成更多的阶层对穆尔西及穆兄会的不满和反感。在经济领域,穆尔西和自由与正义党缺乏执政经验,面对埃及糟糕的经济困境,并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手段,伊斯兰并未成为解决一切的道路,让普通民众感到失望与迷茫。穆尔西执政的唯一亮点在外交,实行平衡、独立的外交策略,为埃及增强地区话语权,维护地区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这并不能弥补穆尔西与穆兄会在政治与经济层面的失策与失败,由于上台前承诺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振兴没有实现,下臺的命运无可避免。

2013年6月底,反对穆尔西的游行示威愈演愈烈,在全国多个地方爆发激烈冲突。7月4日,在反政府动乱持续数日后,埃及军方解除了总统穆尔西的全部职务。国防部长塞西宣布废除临时宪法,提前举行总统大选,并委任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曼苏尔为过渡总统。此后,伊斯兰力量和埃及军方之间长期存在的敌意骤然激化,国内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军方以高压回应动乱,8月14日对支持穆尔西的示威者营地进行清场,造成千余人死伤。2013年8月17日,临时政府总理贝卜拉维要求解散穆斯林兄弟会,并将其从法律上定为非法组织。10月9日,埃及社会团结部部长宣布,将穆兄会从非政府组织名单里删除。2014年3月,500多名穆兄会成员被判处死刑,穆兄会被列为恐怖组织。8月,埃及一法院正式宣布解散自由与正义党。

小结

自由与正义党的被解散与穆兄会被列入恐怖组,是埃及政治伊斯兰的重大挫折。2013年12月3日,埃及新宪法草案出炉,禁止以宗教为基础成立政党。塞西政府颁布法令,禁止一切宗教政党的存在。这意味着未来短时间内,埃及将很难出现新的伊斯兰政党,政治伊斯兰势力很难东山再起。

由于光明党等伊斯兰政党在七月罢免穆尔西行动中支持军方,塞西政府默认了这些伊斯兰政党的存在,作为与之合作的“奖励”。尽管有埃及律师向法院提交诉讼,以违法宪法为理由,请求裁决解散光明党,但遭到拒绝。尽管如此,光明党的活动受到政府的很大限制,萨拉菲派内部分裂严重,不同派别之间互相指责,光明党受到的责难尤为严重,被指责与世俗政府合作,背叛萨拉菲主义,背离伊斯兰教原则。

综上所述,埃及伊斯兰政治短期内将不会对埃及政坛造成重大影响。穆兄会的势力再次转入地下,重新回到了蛰伏的状态。仅存的伊斯兰政党将主动或不得不做出调整,向着更加适应埃及社会状况、更加适应现实政治的方向变化。

参考文献

[1]包澄章,中东剧变以来的萨拉菲主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06)

[2]卡塔尔半岛网百科:自由与正义党http://www.aljazeera.net/encyclopedia/movementsandparties/2014/6/24/

[3]卡塔尔半岛网百科:光明党http://www.aljazeera.net/encyclopedia/movementsandparties/2014/6/24/

[4]丁隆,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穆斯林兄弟会.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2(01)

[5]背景资料:埃及新宪法草案的问与答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2/15/c_114039931.htm

作者简介

王光远(1985.02--);性别:男,学历:在读博士,籍贯:北京,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现有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国别与区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