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廉政文化

2016-05-30邱明明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廉政党员干部

邱明明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程光芒万丈,却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起奔向天堂,却又在歧路不断彷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这段文字,是当下中国的最好写照。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国力跃升气势如虹,我们离民族复兴从未如此之近;与此同时,在社会转型期问题频发的历史状况下,我们所肩负的任务与使命是艰巨而又繁复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当不可或缺。在改革的进程中,干部是关键,反腐败是要素。习总书记就提出的要“老虎蒼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随后中央制定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提出要纠正“四风”问题,注重“三公”管理,种种举措都表明了中央反腐的决心,也形成了共反腐败的共识和氛围,效果明显,成效显著。

然而,廉政建设并不是能一蹴而就、一举成功的,这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真正实现廉洁政治,需要标本兼治。廉政文化建设既是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消除陈旧观念、突破陈规陋习,鼎新革故,用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是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优质完成“三年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深刻把握廉政文化的科学内涵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建设需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自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以文教化的思想,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不断延伸、积淀、传承,形成了中华文明优渥的资源宝藏,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应植根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中汲取精华。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廉政建设中同样具有独特作用。在我国,廉政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来,四代领导集体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创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廉政文化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形成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在迈入文化时代的历史转折期,执政者或是理论学者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大致的范畴不离和谐、公正、仁爱、共享。建立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必须要有坚强的廉政环境做后盾,廉政建设也只有在注入文化的基因之后,才会赢得恒久的生命。

二、深刻认识廉政文化建设对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对于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廉政文化建设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在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聚集起来,使整个党员干部队伍因同一的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使人们沿着实现共同利益的途径,自觉地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共同利益而奋斗。廉政文化同样能够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激浊扬清的功能,广泛传递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等价值取向,用先进的廉政理论、廉政精神占领思想阵地,弘扬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推动先进文化在社会上的传播,营造廉政勤政文化氛围,促进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执政文化,在加强和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维护执政权威,巩固执政地位等方面都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执政文化培养政治认同感,维系政治稳定。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廉政文化萌生于党风廉政建设实践,并在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获得生长的动力和土壤。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廉政是生命线,反腐倡廉绝不可有丝毫放松。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旨在加大预防力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进一步筑牢政治思想防线,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只有搞好廉政文化建设,紧紧抓住队伍的思想脉络,才能建成一支符合人民期盼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良好风气形成了,才能谋大事,不出事。

三、以两大体系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可以分为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两大要素。价值体系解决的是为何廉政的问题,知识体系解决的是怎样廉政的问题。廉政文化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正确的价值体系支撑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深入学习、领会和掌握廉政知识体系,能够切实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

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就是将为民族为发端于内心的价值追求,在执政用权中排出各种诱惑和干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务实,就是要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执政党廉洁从政的规律,坚持立党为公,开拓进取,勤奋工作,就是做到习总书记提出的“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清廉,就是要保持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

重视廉政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廉政和法规心存敬畏,这样才能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只有学习型的干部才是创新型的干部,培养合格的干部队伍,才能加速发展的步伐。廉政知识体系内容是否完备?党员干部在碰到具体廉政问题时是否能从现有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廉政知识体系内部联系及架构是否合理?廉政知识体系的掌握是廉政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丰富其内容,完善其形式,提高其质量,才能推动反腐败斗争不断走向深入。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廉政党员干部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党员干部要姓“党”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