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午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2016-05-30周娟李红琼

科教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周娟 李红琼

摘 要 通过调查发现人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中国端午节日文化存在误解,对端午习俗的记忆与感知逐渐淡漠。造成这种局面出现主要是因为过分强调为国奉献的屈原精神,而忽视了端午节日文化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因此为了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面临的困境,研究端午节日文化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显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 端午节日文化 文化大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40

Abstract Through the survey found that people in the face of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e, the Chinese Dragon Boat Festival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the customs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memory and perception gradually indifferent. This situation is mainly due to 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dedication of the Qu Yuan spirit of the country, while ignor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festival, a deeper level of culture.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luding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ulture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Dragon Boat Festival culture; culture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端午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现状

面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当代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对端午节日文化的认识情况,来分析现今端午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现状,共回收了150份有效问卷,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知习俗的内涵

“蓄兰沐浴是对端午节风俗最早文献载录的内容,古代端午节又称为 “浴兰节(《荆楚岁时记》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①)。采药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因端午前后许多草药茎叶成熟,正值采收时节,故形成此俗。但是调查问卷显示(图1)知道有此习俗的大学生仅占系4.7%,更不用说了解其形成的原因了。长命缕又称“续命缕”、“避兵缯”、“五色丝”、“长命寿线”等,拴在手腕、脚腕、脖颈上,可以辟邪和防止五毒近身,亦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调查显示知道这个习俗的大学生占8.7%。这些都是我国端午节曾经盛行的习俗,但如今大多数的大学生听到这些时都是一脸茫然。此外调查显示,知道吃粽子为端午习俗的占98%、赛龙舟的占93.3%、挂艾叶的占72.7%、饮雄黄酒的占53.3%、佩香囊的占18.7%。部分端午风俗早已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渐渐被人们淡忘,这些习俗背后隐藏的内涵也都被遗忘了,大多数的大学生只知道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这四个习俗。不过这些被淡忘的习俗一经提及之后,也引起一些大学生的好奇之心,想对古时候的习俗一探究竟,看看过去与当下的端午有何不同。

1.2 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误解

提到端午节,大部分大学生都会想到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甘于为国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5.3%的大学生认为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爱国精神的节日,很少有人深思屈原爱国精神的真正意义,他之所以选择自殇,并不是用来证明他的爱国之情,死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是为了追求精神和个体的独立性价值。大部分人都忽视了端午节俗的真正意义也包括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其存在与发展历程充分表达了生存智慧的内容,展示了文化生态的内涵。

1.3 对文化强烈的占有欲望

至今提及端午节之争,网络上的骂战还是此起彼伏。那么,端午节究竟是“占有”重要,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冯骥才这样说:“中韩端午之争让我们反思,中国人自己是否拿传统节日当回事呢?是否一定要得到国际认可才当回事?如果自己不重视,评了文化遗产又有什么意义?”调查显示将近40%的大学生对待其他国家的端午节时,保持着坚信端午节是中国的,与其他国家斗争到底的态度。但是对文化的继承并不意味着占有,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当代大学生们何不换个角度想想,我国的端午节被韩国、日本等国家学习,这恰好证明了端午节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自身的优越性,否则它就不会被世人所接纳并传承。所以应该在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文化大融合,做到继承与创新相互结合,而不是纠结端午节到底是属于哪個国家,始终把他国看作是争夺端午节的敌对势力。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对端午节日文化的误解主要涉及端午节日习俗、屈原爱国精神、文化传承三方面。这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促进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承,提升端午节日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分析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端午节日文化日渐淡漠和误解的偏差的原因分析

2.1 片面追求商业利益掩盖了端午节日更深刻的文化意蕴

自从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媒体就开始增加在这方面的报道。每年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全国各大超市内商品琳琅满目,除了商家推出的各种类型的粽子与端午节传统民俗有着实际联系外,其他消费品都被打上了端午节的标签。②此外旅游也占据着端午消费的巨大比重,作为一个汨罗人,笔者对此有着深切地体会,每到端午时节汨罗江畔的屈原纪念馆就会迎来许多的游客,周边的商户都会趁着端午热潮在这个时候大赚一笔,这势必就造成了民众的另一种意识,即把端午节当成购物狂欢节和旅游假日,而遗失了许多有意义的端午节习俗,也遗忘了端午节日文化更深刻的文化意蕴。

2.2 传统端午节日过分强调为国奉献的屈原精神缺乏时代气息

几千年来世人皆被屈原的爱国精神与自我牺牲精神所折服,却忽视了屈原自殇的真正目的——为了追求精神的独立、彰显个体的独立性价值。但是从历代帝王对屈原的封号——唐代敕封“ 昭灵侯”;五代进封“威显公”;宋代封“忠洁侯”、“清烈公”,元代封“忠节清烈公”及历朝的沿用,都显示了对屈原牺牲精神示范性的强大凝聚力。③此外,许多貌似重视文化传承的功能性文化节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文化统一、民族认同等目的,使端午仪式成为 “一个强迫接受同一性(文化统一与国家的认同等)的机器”,④漠视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怀。被剥离了精神载体,与时代脱节只剩下空壳的端午节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2.3 端午节文化形象过于单薄

屈原在人们的印象中,只不过是历史上有名的爱国忠臣之一。谁又理解他在放逐生涯中不坠的高洁和难眠的忧虑呢?更不用说真正理解端午节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端午节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质感、苍白无力的。我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学校“重理轻文”的思想比较严重,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导致学生人文知识匮乏。⑤久而久之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学生缺少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而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人们才会感觉端午文化形象如此“单薄”。要是不能理解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民俗节日的民族意义,端午节日文化只会越来越“虚”,传统节日对人们来说也只会越来越陌生。

弘扬端午节日文化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创新,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随时代进步不断创新传播的方式方法,构筑起广播、电视、报纸、局域网和手机短信“五位一体”的宣传网络,⑥深入挖掘端午节日文化的内涵,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 端午节日文化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

3.1 丰富端午节的文化意蕴

我国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导向型的经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强调了对个人利益的肯定,使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对部分人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产生了消极影响。⑦一些人开始走向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而屈原拥有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则恰好给了我们警示,即使自身富贵,但也不穷奢极侈,不为声色所迷;即使自身贫困,但身虽贫而志不贫,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做不仁不义之事。这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文化资源。

3.2 拉近屈原与时代的距离

屈原强烈的爱国忧民及正直高洁的人品是其留给中华民族激励后世的人间正气。无论古今中外,谈到屈原,大都为其强烈的爱国忧民意识所折服。屈原对君主的忠贞,对国家的挚爱之情甚至已成为一种良好的教育素材。但在多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下社会不良风气表现突出,道德败坏之人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将屈原精神与时代紧扣,使屈原精神充满时代气息,促进个人与社会同时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3.3 挖掘端午文化中的生命与生活教育意义为思政教育指引方向

在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许多人认为,拥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较强的能力就足够了,而看不到道德修养、个人品质在人生与成才道路上的积极作用。以屈原作品、屈原事迹为载体的端午文化,作为中华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具有极大的生命与生活教育意义,两千多年来,传播海内外,不断彰显着屈原精神的民族凝聚力、 文化吸引力和创造力,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圣人古训、宣扬的爱国、修身、养性等观念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教育意义,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对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必然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引方向。

4 结束语

端午节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的精神力量不可小觑,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深远。新时期只有合理弘扬与传播端午文化,才可以使作为我们正确理解端午文化习俗,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端午节日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世世代代得以延续。

注释

① 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47.

② 宋素红,聂岑娜.端午文化的媒介呈现—以 《人民日报》《海峡都市报》为例[J].东南传播,2012(9).

③ 龚红林.从历代封崇看屈原精神软实力的生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12).

④ Keenth Dean.中国东南地方宗教仪式传统:对宗教定义和仪式理论的挑战[J].学海,2009(3):38.

⑤ 肖维华,楊昭,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探究[J].南华大学学报,2012(4).

⑥ 李海凤.屈原精神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8:84-86.

⑦ 张灵芝.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