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研究

2016-05-30赛汉其其格

关键词:翻译策略

摘 要:本文将选取30名赤峰学院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有声思维方法,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特定翻译策略的数量、频率、分部信息进一步得出影响学生选择翻译策略的原因。

关键词:翻译过程;有声思维法;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01-03

一、引言

翻译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很多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从不同的理论视角研究翻译作品,很少有学者注意到翻译过程方面的相关研究。然而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如今,关于描述认知翻译过程的实验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以Kiraly的心理语言模式的翻译过程为理论基础,通过有声思维方法,收取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编码,提取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并通过问卷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心里活动,分析其选择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

二、有声思维方法简介

有声思维方法又可称为“有声思维分析法”,简写为TAPs(Think-aloud protocols).早在20世纪初,有声思维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学实验、临床思维研究以及儿童思维研究等领域。随后,有关学者开始将有声思维方法运用于二语习得、语言学习等语言研究领域。当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他必定在思考。从这个角度出发,有声思维方法可记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思维活动,记录译者大脑的思维过程,从而分析译者的大脑工作状态和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

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有声思维方法开始盛行于翻译领域。学者们开始进行基于有声思维方法的实证研究。同时,为了能够获得更广泛的有声思维数据,学者们进一步运用回顾性分析,计时注释,试后访谈,问卷调查等内省式技术收集数据,为了获得可靠和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Translog(一种记录文本键盘输入过程的计算机程序),专业屏幕视频以及眼球追踪等技术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实验的真实性。

根据之前基于有声思维方式的翻译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观念和翻译模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也论证了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如,心理因素,自动化,以及翻译时所参考的不同的资料等等。

三、Kiraly的翻译过程心理语言模式

Kiraly在1997年提出翻译过程心理语言模式,得出德国学生在英德互译过程中常用的策略,研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脑海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了翻译过程研究的范围。Kiraly提出的20个翻译策略指标以及相对应的符号如下:

本研究除了判断中国学生在英汉互译时是否运用和运用了哪些上述Kiraly所提出的翻译策略,同时将重点放在中国学生是否还运用了其他翻译策略。

四、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受试学生;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收集。

(一)本实验主要针对的人群是英语专业大学生,因此本实验选取了30名赤峰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作为受试者,原因如下:(1)他们的母语都是汉语。(2)他们已经接受了两年的翻译课的学习。(3)30名受试者均已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拥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二)实验中所选取的两份材料均来自英语专业四级模拟试题,一份是关于介绍台湾的文章,是散文性质的材料。这段材料的主要特征是文中含有不少具有文化意义的词语,翻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第二份材料是比较独立的一段,说明性质的文章,不需要考虑上下文的影响。两篇文章难度适中,但足以包含翻译方面的诸多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翻译出学生在翻译过程处理问题的能力及使用的策略。

(三)本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1.准备阶段:笔者首先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以及查阅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实验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一一传达给了每一位受试学生,并对于有声思维方法进行了详解和举例说明。学生明白之后,要求每位学生翻译一小段文字,现场演练有声思维方法,并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了适当的调整。

2.实施阶段:本实验在具有录音设备的语音教室进行,同时给受试者提供了词典和参考书等辅助资料,实验不设时间限制。

(四)本实验收集的数据包括学生所翻译的译文和有声思维数据。

笔者将收集的译文依次编码,如,P1-T1表示受试者1对实验材料1的翻譯,以此类推。另外笔者在实验结束后,第一时间进行有声思维数据转写工作,内容包括对原文的阅读,停顿,重复,并对有异议的部分当场进行了复核。

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为了验证有声思维方法对完成翻译任务的影响并不大,作者首先以百分比的形式分析了受试者完成整个翻译任务所用的时间和当中停顿的时间(表2)。另外,作者还要求受试者在完成任务后立刻完成一份问卷调查,(表3)其中四道题如下:

1)翻译过程中,我记录下了多少翻译文本的思维过程?( )

A 90% B 70% C 50% D 30%

2)我认为有声思维方法对我的翻译有( )影响?

A 非常大 B 很大 C 有些 D 没有

3)在进行有声思维训练过程中,我的大脑状态( )。

A 非常好 B 相当好 C 还可以 D 不好

4)我认为实验环境( )。

A 相当好 B 很好 C 还可以 D 不好

从表2中的百分比分析看,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有学生的停顿时间都没有超过所用时间的10%,学生90%的注意力都集中的翻译文本上。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有声思维方法对学生在翻译文本时所花费的时间上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从学生记录下的翻译文本思维过程的百分比可以看出,有声思维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到脑状态甚至优于平时,同时实验环境几乎对他们的翻译过程没有产生任何副作用。

(二)数据编码

有声思维数据是本实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将这些数据编码是一件即耗时间又耗精力的工作。鉴于作者首次接触此项目,各方面的经验难免不足。因此,在本实验中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作者决定使用符号代替Kiraly所提出来的翻译策略指标,并从以下四个阶段分析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某些策略的频率:PhI准备阶段;PhII實施阶段;PhIII修改阶段;PhIV评价阶段。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除了使用Kiraly所提出的20个德国学生常用的翻译策略外还运用了其他七个翻译策略,分别是:S21首先通读原文;S22延缓策略;S23反复读原文中某句表达;S24逻辑推导;S25尝试对策;S26归纳,总结;S27自我纠正。

以上表格中的数据显示,学生更多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运用翻译策略。同时作者通过对比两篇翻译作品进一步发现,学生在遇到越难翻译的内容时,越容易运用翻译策略。翻译过程本身就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实验可以证明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翻译策略能够解决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讨论

本实验除了通过有声思维方法,分析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情况,以及起到的作用的同时作者对每个学生的翻译过程进行了横向对比发现,影响学生选择翻译策略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翻译经验

翻译不只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词与词之间的单纯转换,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将两种语言所承载的语义内容进行转换的过程,即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1]中文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逐字逐句的翻译绝对不符合翻译的标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使目标语与源语在意义以及形式上功能对等,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实验中作者发现,有部分学生翻译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的选择翻译策略从而影响翻译质量。

2.语言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暴漏出来的语言能力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平时的写作能力。在实验中作者发现,平时写作能力强的同学翻译的文本明显优于其他同学。语言能力差的同学即做不到语义连贯也做不到语际连贯,翻译出来的文本生硬难懂,不会巧妙地运用翻译策略。

3.自信心

翻译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影响他们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对学生翻译过程中的有声思维进行转写的过程中,作者发现有一部分同学非常自信,无论是遇到难翻译的词或者是句子,他们都能积极地想办法,转换各种翻译策略解决难题。然而还有一部分同学,遇到难翻译的内容,就开始唉声叹气。这种消极的态度不利于他们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解决其遇到的困难。

六、结语

有声思维翻译方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研究翻译过程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此方法发觉更多的翻译策略,翻译单位以及影响翻译的因素。众所周知,“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翻译技能占有相当的比重。听、说、读是基础,乃英语学习之根本,翻译与写作是重中之重,是英语学习的核心。”[2]首先,通过对学生的翻译过程的横向比较,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有声思维方法对翻译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教师可将有声思维翻译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疑问,并在课堂上大家一起解决。这样即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转换。

参考文献:

〔1〕吴晓明.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3).

〔2〕史建楠.论非英语专业翻译能力的提高[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