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藏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创建

2016-05-30完么本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

完么本

【摘要】: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藏族学生在在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学习,领悟学习中所蕴合的德育教育,然而藏族地区由于地域偏僻,经济发展缓慢,思想观念保守等原因,学生德育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德育显得尤为迫切.小学藏语文是藏族学生学习的启蒙学科,其地位不言而喻。由于现在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足,还有家长对子女的溺爱而忽视德育教育,使得当今社会的学生思想道德下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教授知识,还要教会小学生学会做人,应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注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 德育教育;藏族

青海是一个藏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才在培养中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要培养合格的 爱国的 政治可靠的藏族优秀人才首先是把德的作为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精彩的课堂感动心灵,课堂应该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其自身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根据其真实体验来引导,让孩子们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一、认识德育的教学中重要性    德育地位的特殊重要性,从其功能上看,它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法纪和道德素质,这些方面的优良品德,不论是对学生其他多种素质的发展,还是对于他们走上社会从事自己的生活来说,起着定向、驱动和监督作用。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德育实施的前提是要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和学生只有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才可能使得德育的教育内在化,而传统的教育过于注重单纯的说教,真正使学生内化的少之又少,一张试卷很难考核学生的道德水平的高低.道德的生命力主要在于道德主体的自律.所谓自律,是个体在无人知晓 无人监督下,从内心对道德规范自觉遵从.德育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学生将所学习的内容,内化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知行合一.而传统的教育很难做到这点.只有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德育的课程体系 教育计划 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重新组合并突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才能提高德育的效率

二、校本德育课程创建与实施:

所谓校本,应植根于学校的需要,本校学生的需要。着眼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学生团体的特性、学校附近社区的德育环境特点,拟定适应本校校情、生情的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的设定应有其一定的序列性。在校学生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的学生,认识事物与是非判断能力均由不同。学校德育工作应形成梯度、螺旋上升,形成序列、整体设计。 我国具有传统的道德文化,尽管当中有不少糟粕,然而,“孝悌与亲”、“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教育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该继承与发扬。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物质文明的提高,更需要年轻一代具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实干精神,因此把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人格的培养融合一起,构成具有本如特色、校本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是开拓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考。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過去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过份强调德育政治功能;德育作为一门科学,以知识性的学科教学形式进行德育工作,注重了“讲理”而忽略了情感的认同与体验;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德育视作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忙起来忘掉,没有把教育摆正位置并有足够的措施保证;观念滞后,信息滞后,方式方法不当,师生关系定位不当,缺乏沟通和了解等。此外,还与德育工作处于被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敲碎打也不无关系。  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除了提高认识、摆正德育位置外,应该采取主动应对方针、运用系统理论整体优化原理。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到课程计划的层面上来,纳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轨迹,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力求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管理人性化、德育途径多元化,德育方式方法多样化。要从内容上扩充、途径上扩展,方法上整合,措施上落实,开辟学校德育工作新天地。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任务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者身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包含行政、教师和职工,都是学校德育工作者,都是为落实日常教育方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学校应是实行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策略,学校班主任、班队干部、辅导员、思品课教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骨干力量。必须重视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选派有爱心的、童心、责任心、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给予充分肯定和给予表彰奖励。引导班主任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学习的导师,生活的朋友、心理的护士和家长的参谋。健全学校德育研究会,班主任研究会,充分发挥这些德育群众学术团體的作用,为我们德育工作提供经验和德育队伍发展的平台,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

(三)、健全德育工作组织,开展实践研究。

抓典型,树榜样,以点带面也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提高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把德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与课程改革同步。  与此同时,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版块功能研究,如班主任工作、品德学科教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学生社会活动实践、家长与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探索德育改革的路子,取得经验然后推广,创出德育特色,以此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四)、开发德育资源,整合德育途径  对过去的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反思中,德育内容的空泛与拔高,德育途径的狭窄和不协调,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不协调,各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多个管理环节之间不协调,各行各素,形不成合力,还会出现内耗情况。随着德育内容的扩充,学习资源的扩大,网络传播、网络文化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必须积极应对,努力开发德育资源,尤其是本土、本区、本校有利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师生前往参观、考察、实践面对家庭结构社区功能的变化,努力探索学校、探索家庭、社区教育这种“三结合”的新模式。探索在学校中品德教育课,班、团、队活动。各种的教学渗透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育人环境营造等多种德育途径、方式的整合,开展德育科研,发挥各个德育研究学术团体的作用,运用系统理论整体优化原理,形成合力,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五)、建立和完善德育保障和激励机制

为了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提高对新时期德育工作认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新的课题。必须克服“德育是软任务,智育是硬指标”的思想,排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德育工作真正摆正位置。学校有人抓,各层级有人管,有针对性的学校德育科研,进行案例的分析与掌握,有计划、有活动、有交流、有总结、有检查,克服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只知耕耘不计收获的做法。给学校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团队辅导的老师提供较为宽松的工作条件,对他们工作的辛劳,工作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成绩优异班主任、团、队辅导老师以及优秀的德育科研成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广大老师积极投入德育工作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以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人性的形成作出我们的努力。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