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研究

2016-05-30木尼拉木阿不力米提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实施交流

木尼拉木?阿不力米提

摘 要:双语教学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特有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新疆教育发展的表现之一。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对师资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还有对母语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双语教学;双语现象;民汉兼通;实施;母语的作用;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78-02

一、双语与双语现象

(一)双语

双语是人类使用语言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语言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人至少会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现象叫单语。一个人因与操其它语言的人际之需,尔学习掌握第一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这种现象叫双语。比如说,少数民族学生除了母语以外学习汉语,这叫做双语。双语是人类使用语言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双语现象

自从有了语言,自从有了操不同语言的人们相互接触,就有了双语现象。语言的发展由内部、外部这两种动力推动着。内部动力是指单一语言内部运动的规律,外部动力是接受其他语言的影响,其条件是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可以引起语言借用、语言兼用、语言转用。可以说,现在世界上6000多种语言,都是在内外这两种驱力的影响下发展演变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双语现象始终伴随着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世界上没有那种语言与双语无关。无论从人类历史的时间长河看,还是从世界各国、双语都是人类社会普遍的语言现象。

二、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

我国疆土辽阔,自古以来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之外,还会学其他民族的语言,这说明双语现象自古以来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有了一定的交往,因此就会有不同民族之间语言的接触,这就存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问题。身为一位预备的教师,我自从在我县开了双语培训班之后,对于双语教学的困难我感触良多,就拿我这段时间的经历来说有好多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特别差,汉语表达能力有限,汉语语法结构根本不懂而产生学校的教师听不懂孩子的意愿这样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双语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种交流障碍,时代在发展,我国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双语教育放在首位,而教育中,语言交流是重中之重,因此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家庭教育抓起。

(一)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指学习者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教学。一般能灵活运用两种语言的人,他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同步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中。当然,他的母语知识能力精通于第二语言。所谓的双语人才就是指能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工作、学习的人。双语教学要求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而双语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各学生之间学习中存在的语言障碍,以及各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的态度,最终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的双语人才。

(二)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是由英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但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两种: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学科内容的教育。

双语教育是语言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在语言学中它更多的被理解为语言学、语言教学的延伸。在双语学体系中,双语教育被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双语教育把语言与社会、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所以,在双语学理论体系中更多使用的是双语教育概念。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通过加强培训、互相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双语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员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在进行双语教育的学校当中,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语言不同,就不能交际,也不能沟通。为了加强学习和交流,各个民族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汉族汉语老师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老师也要学习汉语言,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语,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配得上“双语教师”称号。国家要发展,新疆要发展,民族要发展,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和具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人才,而需要这些人才是从小培养,如果只培养懂得本民族语言,而不通晓汉语和外语的人是不可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双语人才。因此在双语学校里,每个教师都懂得两种以上的语言,学校里的学生也不会在语言上遇到那么多的困难。

四、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实施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立足于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效调控,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让课堂45分钟要有效益,使学生在课堂内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交流,“动手动脑、低耗费、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获得成功的果实,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1.融洽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环境。不但熟悉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家庭状态、思想动态等情况,课余时要朋友般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所遇到的困难。这样学生容易听从教师的每一句话,愿意听老师的教学内容。

2.创设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追求。追求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但的确是学好教学的必要条件。一个孩子对某个课程没有感兴趣,你再怎么教他,他也不愿意学习。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这点我在开培训班的时候了解的比较浓厚,收获也不少。为了打动孩子的兴趣,我们在教学当中给他们鼓励,相互比赛,分别颁奖打动了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3.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应从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号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淡的理智活动,老师应该要有幽默感,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把学生进入教学中,偶尔给他们讲一些课外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无聊。这是我在教英语过程中收获的经历。

总之,教学中有很多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但我们无法确定哪个方法是最适合我们去应用,最重要的是,我们用的方法有一定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与方法。无论教师是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都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摸索和总结,互相学习,不断改进。

五、不能忽略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母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而且母语在学习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过程中占主导作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交流工具,母语思维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忽略。我们想学好第二语言就必须先学好自己的母语,连自己的母语都搞不懂的学生不可能学好第二语言,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这种现象在我们少数民族同学之间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要造一个句子,我们首先在脑海里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思考,然后转换为第二语言。有些学生连用母语都不会思考,而造出来的句子都是病句,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然而产生对语言学习没有动力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在学校里很容易发现。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母语学好,然后再学习第二语言,这样才能变成一名合格双语人才。

六、结束语

中华几千年的文化,要使历史得以升华,抽象为文化的现实方式。我们必须承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要克服双语教育中重重困难,实施和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及文化教育,加强师资资源,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质量,为新疆的双语教育做出一份贡献,提高双语教学知识质量,培养新一代的双语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卫国.双语学纲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11.

[2]李儒忠.双语教育十论.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3.

[3]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李儒忠.莎车调查.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2.

[5]方晓华,付东明.双语教师教育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实施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