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教学目标预设的改进策略
2016-05-30杨娟
杨娟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关注并提倡动态生成,课堂教学难免会出现难预料的因素,这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去艺术性地应对。但我们必须明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前瞻性的预料和设计。所以,教师课前的“预设”反而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预设必须充分,只有充分“预设”教学中出现的因素,教师才能灵活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灵动点滴,并以此为契机调控“生成”,也只有充分“预设”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教师才能驾轻就熟地开展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预设要基于文本,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充分关注学生和文本,创设富有弹性的情境,并给教师“教”的活动预留弹性空间的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其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材的内容、学生已有的言语发展水平和教师自我的教学经验等因素为基础,用以指导师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尽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依据上面的相关因素设定,但它不是刚性规定,而是一个随着课堂言语实践活动的进程不断调适,不断由应然走向突然的动态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拟定力求具体
用模糊的语言撰写的教学目标必然使陈述的内容模糊不清。在阅读教学目标陈述中,使用“领会”、“认识”、“把握”等抽象而笼统的动词,将导致阅读教学目标陈述的含糊不清。因此,在教学目标预设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这一类动词。而“准确说出”、“准确写出”、“快速找出”、“合理解释”、“准确复述”、“朗读准确”、“准确默写”、“流利背诵”等行为动词,对学习结果能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很强,便于教师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和测量,像这类动词,我们在教学目标陈述中应多加使用。
当然,陈述教学目标时,语言要尽可能地简洁精练,但必要的限制性词语不能随便省去。如对行为方式、活动条件、学习程度与数量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的词语是必不可少的。
案例1:对《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预设的改进
以下为《荷塘月色》未改进的教学目标:
①通读全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
②通过学习第四段掌握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在写景散文中的运用;
③使学生能把文中出现的几种表现手法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④让学生感受到本文景物描写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笔者改进后的教学目标:
①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基础上(行为产生的条件),能依据文本的自然顺序列出作者抒发的感情(行为),其中可包含“沉醉美好之中”、“幻想超脱现实”、“无法超脱现实”等词语(合格行为的标准)。
②学生在熟练背诵第四段的基础上(行为产生的条件),能模仿本段再写一段话(行为),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合格行为的标准)。(这是对原教学目标第2、3两条的整合)
③学生通过朗读、默诵和仿写(行为产生的条件),能感受、体验到荷塘月色之美(行为),养成亲近自然美景的情愫(合格行为的标准)。
在改进的教学目标中,笔者使用了“列出”、“模仿”、“感受”、“体验”等能对学习结果做出明确具体规定,而又便于操作性、便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教学目标的措辞做到了明确具体。
二、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陈述为学习主体即学生
教学目标应陈述的内容是学生通过教学实施后在智育和情感方面发生的变化。但我国当前公开出版的许多教学参考书,尤其是“优秀教案”之类,都无一例外的用“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在陈述教学目标的时候,仍旧习惯于陈述教师该做什么。“教学要求”陈述的都是教师教的行为,而不是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心理、行为层面发生的变化。如“让学生感受到本文景物描写的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旧社会的憎恨和愤怒之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精神的情感”、“提高学生思想和道德水平”之类的教学目标,都是对教师教的行为的描述,即使教师真的这样去做了,学生基于文本阅读的言语实践能力能否切实发生变化,能否经得起我们直接或者间接的测量与检验,这些都是神秘的,不得而知的。
案例2:对《祝福》第二课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目标预设的改进
以下为《祝福》未改进的教学目标:
①分析文中人物祥林嫂及其他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通过鉴赏,学习本文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笔者改进后的教学目标:
①学生在默读文本的基础上(行为产生的条件),能依据文本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准确概括祥林嫂的形象特征(行为),答案应包含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两个层面的内容(合格行为的标准)。
②学生在默读文本的基础上(行为产生的条件),能依据文本中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准确概括鲁四老爷、柳妈和“我”的形象特征(行为),答案可以包含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两个层面的内容(合格行为的标准)。
③学生在对文本中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特征准确概括的基础上(行为产生的条件),运用塑造人物的方法,刻画一位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行为)。要求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这三种塑造人物的方法,语段字数控制在150字左右。
在这个案例中,教学目标的陈述基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从“学”的角度出发,陈述了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制定的教学目标便于操作,易于观测,并且行为主体是学生。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研组有效教研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批准号:GS犤2014犦GHB0216)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