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2016-05-30单德刚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后置被动定语

单德刚

不少同学因缺少特殊句式意识而出现强行翻译的情况。因此,同学们最需要在翻译的“老君炉”中不断炼就准确判断特殊句式的“火眼金睛”,重点解决那些临场翻译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句式问题。

特殊句式这个小考点平时考试中涉及不多,同学们除对特别明显的句式能译出外,对其他稍复杂的句式往往会因忽略而丢分。原因多样,但一个主要原因是句式意识不强,尤其是不会通过语言标志词译准特殊句式。事实上,只要能辨识出特殊句式,译准不成问题。辨识特殊句式,除结合文意外,强化根据语言标志词辨识特殊句式这一方法意识也十分重要。

[判断句和被动句]

一般而言,特殊句式总有语言标志,这些标志就是我们判断的主要依据,包括判断句和被动句,但也有例外,就是不带任何标志的意念判断句和被动句。因为无标志,所以较隐蔽。要想译到位,全凭对文意的把握。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种类较多,用法复杂。除常见的类型外,特别要关注易忽略、易错的宾语前置句。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句,当“之”作代词宾语时,易被看做结构助词不译;其实,它是个人称代词,必须译出。

2. 非疑问句中“以”的宾语常前置,需引起注意。

3. 方位词、代词“自”作宾语时常常前置,需引起注意。

4. 辨析两种“之谓”形式的固定结构。下面例析之:

①……之谓

例句 其李将军之谓也?

解析 这种“之谓”形式,“之”是提宾标志,“谓”是谓语动词。其特点是“谓”无宾语,可译为“说的是……”。

答案 这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②(此、是)之谓……

例句 大而化之之谓圣。

解析 与上一种句型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宾语是在谓语动词后,“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可译为“这就叫做……”。

答案 道德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应变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定语后置句]

1. 定语后置句是同学们在翻译过程中最易忽略、最不能译到位的句式之一。虽说有标志,但实践中很难把握。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辅助判断:当要译成“……的人中有……的”时,它极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译出句式特点的译法:找一个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

按定语后置句来译: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2. 有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句,就是数词或数量短语作定语,有时置于中心词之后,中心词与定语之间无标志。

[状语后置句]

1. 位置相对灵活的用“于”字引领的介宾短语。

用“于”字引领的介宾短语通常放在谓语动词后,翻译时一般把它提前,放在动词之前;但它用法较灵活,有时也有例外。

2. 需要仔细区分用“以”字引领的介宾短语。

当“以”字引领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后,翻译时一般要提前,但要仔细区分“以”字是作介词还是作目的连词,作目的连词则不能提前。

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妙达钟律,遍工八音。造玉磬以献于齐。又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知乐,初为黄钟调。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将死也,取其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选自《隋书》)

(1)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

解析 “谐于丝竹”,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时提前;“为……所”,被动句。

答案 (万宝常)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五音配齐,敲击起来,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赞赏。

(2)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

解析 “不”,通“否”;“此亡国之音”,判断句。

答案 隋文帝叫万宝常来,询问他这首曲子可不可以,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难道是陛下您该听的音乐吗!”

(3)何用此为?

解析 “何……为”,固定句式。

答案 还用这些干什么?

译出特殊句式,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特殊句式为前提的。

1. 审题时要具备“语言标志意识”。特殊句式一般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作标志,被动句多以“为”“见”“于”等作标志。同学们应特别注意这些标志词。

2. 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省略句。

总之,平时要多积累,在审题时方能激活原有记忆,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辨别。

练习

1. 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 何厌之有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以其无礼于晋

2.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

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 悟已往之不谏

D. 莫之夭阏者

3.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相同的一项是( )

A. 请辞于军

B. 姜氏何厌之有

C. 大王来何操

D. 则告诉不许

[参考答案]

1~3 BCD

猜你喜欢

后置被动定语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被名字耽误的定语从句
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开发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沉淀后置生物处理组合工艺的工程应用
英语定语从句跟踪练习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of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后置式自动发卡机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