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背影”都是新的
2016-05-30赵志德
赵志德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52-01
教学设计:
一、品题
1.导入:今天,我们来读一篇老课文《背影》。这篇散文,你在读,你的父亲也应当读过,你的父亲的父亲也可能读过……几代人同读,据我所知得到这样待遇的课文为数不多。好好读一读,回家后再和父亲们好好聊一聊,多有趣的事呵。
2.(播放PPT,指名读《背影》的创作背景)结合背景和读书的印象思考:父亲这个“背影”到底背负多少?(军阀混战、国事艰难;老母永别、自己失业、家道败落;爱子别离……)
二、品文
师:同学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散文的底色是灰暗的,父亲的背影是沉重的。但是文中有几个颜色鲜亮的词语,它们却是温暖的,与背影对比、对照或呼应着,发散出温情的微光。让我们一起细读品味。
(一)紫皮大衣
1.文中几次提到大衣?(两次)
2.历经多年还存留在记忆中,并被两次在文中提及。它是很能传达一些东西的。你能从这个词语读出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对比前文的“变卖典质”和寒酸的背影体会父爱。
3.我们感受到了“紫大衣”里深藏的父爱,那时的“我”呢?(品读第5节:有两个“我”,一个是写作此文时的愧悔者,一个是之前尚未觉察父爱的我,至少没有后来体会那么深。)
(二)朱红的橘子
1.不就是买个橘子吗,“我”怎么就落泪了呢?自由读第6节,与自己的经历作比较,把那些特别打动你的语句找出来,用心读一读,品一品。
重点:指导研读课文插图与文本,发现插图与课文不符之处——图上画的是父亲踮脚攀爬,显然不如文中两只脚离地来得艰难。体会“缩”“爬”等词的艰难。赏析白描的精准。
2.“家遭不幸,艰难买橘”中的爱是感天动地的,但平常生活中的父爱也同样温暖。那我们来细致读一读,品一品前文里平常琐屑中的爱吧。
重点:父亲临行的回望,不舍爱子。那习惯性的回头,是最感人的细节。
3.这时候的“我”感受到父爱了吗?找出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总结:小小的橘子,冬天里的火。它让父子心意相通,它让这个冬天特别温暖,它让凄凉的生活仍有温暖。
(三)“白色”的信
1.这封信是写作的缘起,读懂它就就读懂了老父亲的一颗心。
(PPT写作缘起: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2.品信。读最后一节,引导学生发现信中言语的矛盾之处。体会潜藏在文字中的父爱。
重点:研读关于父亲的“不好”的词句。发现哪怕父亲的不好之处,也有父爱之暖。
3.儿子懂得父爱了吗?(引导扣住“自然……自然”等词体会儿子已完全理解了父爱。)
4.(播放PPT:朱自清传记中有关父子不快的根源的记载)引导学生认识到:儿子不仅理解了,甚至是宽容了父亲。
总结:紫色大衣那儿,作者还没有完全感受到父爱;望父买橘子时,作者理解了父爱;多年以后,当作者也成为一个父亲的时候,他理解了父亲,更重要的是谅解了父亲。
三、品诗
这一对父子……我们从“大衣、橘子和信”读出了很多,但是这并不是全部。因为想要读懂这篇文章,我们可能还要用很多年。最后,老师把自己的阅读体悟,写成了一段文字,和大家分享:
背影
大衣——紫色
灰色的是父亲的背影
紫色是他的魂灵
我们的父亲也会这样……
橘子——朱红
冷的日子里你是生活的微光
我于是永远充满希望
我们的父亲也会这样……
信——白色
是褪去坚强,“不好”的老父亲
有一天,我们的父亲……
教学随想:
前一段时间,有关《背影》的教学争议颇多,学习了名师、专家的观点,觉得对自己启发很大。在一次研讨课上我也教了《背影》,虽是级别不高的一次活动,但想教出“新”的“背影”是自己灵魂的渴望。
和别人读的不一样,是读者的天然权力。这不是刻意的追求,而是发生在自然的阅读状态中。“年轻的时候,我读罗密欧和朱丽叶,我感动于这对年青人的爱情;年老的时候,我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同情是他们的老父母。”每一次阅读都是全新发现之旅,很难想像没有教师自身阅读经验参与的阅读对话会真正鲜活,没有师生共同发现的惊喜的教学会真正精彩。教师的职业倦怠始于课堂的倦怠,课堂的倦怠始于重复低效乏味的劳动。因此,我们的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我们的文本要常读常新。教师带着新的视角来解读文本,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勇气,这种全新的经验丰富了师生的学习经历,确证了教师的自我效能,也必然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驱动教师进入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中。这些对学生来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和别人教的不一样,是教师在教学中确证自我的重要方式。有人说,教师所能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某一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他的观念、视野和思维方法,我深以为然。诚然每一种解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但只有教师带着发现的喜悦与学生在文本中相遇,教学才对师生产生个人意义。“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作为先行组织者,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点开展对话,以自己的视角切入文本,带领学生进入新的阅读天地,学生发展了自己,教师实现了自我。
我教背影,尝试从词语色彩角度切入这篇散文。朱自清是一个长于着色绘文的作家,他的很多写景散文色彩浓艳之极。但我们把《背影》当作一幅画来看,看到是灰色的世界。但凄凉的灰暗之中也有温暖的色彩:大衣(紫毛)、橘子(朱红),是很闪亮的存在,“信”(白色),是全文难点,是隐含的色彩。即使是作为一篇纪实散文,也并不是生活的复制。那些历经多年还留存于记忆中的东西,都是有特别意义的,有些东西甚至作者本人并不完全知晓,譬如这些色彩。从“大衣·橘子·信”的色彩角度去读解全篇,可能有些牵强的理解,但是这种新鲜的视角还是让我激动。一年过去了,还有学生还能清楚记得这样的一堂课和课上的一些对话,我想这是对本课最好的肯定。在评价韩军老师的课时我没听到学生的声音,如果让学生来说,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