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6-05-30康耀
康耀
摘 要: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其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已经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逐渐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方式转变。在新媒体视野下,人们受到各种各样信息的冲击,因此应该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结合时代发展,运用现代化的新媒体宣教方式发展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人们的思想建设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需要我国科研人员集中力量,结合实际情况,以实践为基础,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媒体环境;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33-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文章的以下内容中简称为《决定》),该《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思想建设,加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逐渐形成全党的主导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界也加强了相关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了对相关领域的探讨,产生了诸多观点,比如“核心—关键—基础”的观点,“核心—动力—归宿”的观点,“关键—基础—目的”的观点,“前提—灵魂—目的”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主要是针对三者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虽然学者对于三者的内在关系看法不同,但是主要思想是一样的:首先,都认为三者中的核心是“中国化”,它处于“三化”的主导地位;其次,“三化”之间的关系紧密,不可以被单独分割开来。这些观点的形式不同,只是在这两个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各自研究的着力点不同,造成三者关系的认识和强调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而形成了不同观点。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一项综合性问题,不能单纯分析大众化,应该详细分析三者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是我党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我国的实际中,分析我国发展的实际问题,然后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理论。所以理论和相关的实践是息息相关的,理论不能离开实际环境,否则只能是呆板的理论知识,而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特色。所以,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时,应结合我国的特点。此后,我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相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应重视思想建设,加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然后以个体带动整体,逐渐形成全党的主导思想。这样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思想被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是我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伟大成果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意义
(一)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在我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党几代领导人非常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实际需求相联系,结合我国各个时段发展特点,产生了许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随着我国共产党人的不断实践,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表示马克思主义是大众化的理论,要和实际相结合,是和实际发展息息相关的理论,他们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呆板的教条。随时随地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符才可以真正应用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是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而不同。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将实际和理论相结合,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根据世界发展的大环境,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中国共产党不同发展时期的问题等进行不断创新。邓小平指出我们需要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而来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总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与时俱进,在各个时期结合当时的时代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探索,并且对马克思主义探索的成果进行总结。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和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要和人们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发展中国化的符合大众要求的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透露出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曲折而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是我国一代代的共产党员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根据世界发展的大环境,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中国共产党不同发展时期的问题等进行不断创新,所得到的理性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符合世情、国情、党情
在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都在不断调整发展方向,改变远远超出预期。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经济往来频繁,给国家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必须面临大量国外企业的竞争,我国企业必须抓住时机提升企业质量,改变我国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我国应该大力提升软实力。洞察发展机会,判断和预测未来发展,从新的角度分析我国在当今世界发展的问题。为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新的文明成果,拓展我国文化的包容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的快速发展,经历了许多磨难,同时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不仅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大部分人过上了小康生活,同时我国经济已经改变了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形式,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产业结构不合理,降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正在发展的现代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经济安全是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党的执政有两个同等重要的问题,一是要建设一个先进的党,及时发现党建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出现追求权力和腐败问题,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二是建设一个平稳、健康发展的国家。党的执政和发展是否健康和平稳,关系党是否最终走向灭亡,也关系国家是否能改旗易帜。深刻变化的世界形势、国家发展以及党的发展情况,是对每位共产党员的鞭策。新的形势下,为我国和党的发展带来大量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但中国共产党将始终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三、新媒体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弄清楚马克思主义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初期,还是发展到新媒体视角下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思想始终没有变化。学习是文明传承的方式,新媒体时代,我们选择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更多,但根本目的是不变的,那就是从学习中获取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传统书籍、移动互联设备等获得马克思主义知识,特别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的媒体来说,应该认清自己的职责,传统纸质媒体,由于发展时间较长,已经非常成熟,所以他们深知在传播新闻信息时,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为指导。而新媒体由于大多数依托移动互联网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所以作为新媒体更应积极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利用自身的优点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利用新媒体开展新型教育方式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方针,利用新媒体依托移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涉及人群数量大、信息量大等特点,传播一些大众可以快速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政府部门应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创造更加贴合实际生活的指导思想,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潮流,以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将获得的研究成果运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这样才能让大众认识到中国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利用新媒体方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形式,推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成果和实践现状,加强群众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63-70,86.
[2]石云霞,陈曙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133-139.
[3]韩庆祥,陈远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3):176-185.
[4]陈德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重关系探析[J].求实,2012(4):11-15.
[5]田克勤.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代特点应该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55-60.
[6]肖贵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5):4-9.
[7]郑德荣,牟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轨迹和宝贵经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